风华鉴(657)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干嘛,赚钱不好么,肤浅又快乐!”温宛翻着宋相言给她的卷宗,里面非但有大理寺卷宗,还有刑部一些密卷。

别问宋相言为什么会有刑部密卷,只要他想要,不需要理由。

看到温宛埋头在卷宗里,萧臣借口走出车厢。

车前卓幽带着遮雨的蓑衣,手摇长鞭,悠闲自在。

萧臣出来时瞧他一眼。

卓幽意会,脱下蓑衣递给萧臣。

马车停下来,卓幽习惯性朝车厢哼哼两声,意思是小解。

见车厢里没有动静,萧臣与卓幽一并走向不远处兀突出来的矮坡,小解这种事得找背人地方。

“孤千城行军到哪里了?”萧臣算计那日得到消息的时间,想着消息也该传回来。

卓幽闻声低下头,欲解腰带。

萧臣恍然,抬手解其哑穴。

卓幽依旧没有抬头,哗哗哗-

萧臣等到卓幽把裤子提好,系紧。

这时卓幽方才扭头看向萧臣,没有说话。

“说啊。”

卓幽憋了半天,“求王爷封穴。”

萧臣,“……”

本王看着你脱裤子,又看着你把裤子穿上,你就与本王说这个?

“看在与你相交数载,本王不怪你说话不懂事,给你一个机会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打从与温宛离开皇城这一路,萧臣心情很好。

卓幽勉强组织一下,“那晚王爷吃的信鸽来自孤千城。”

“不是朔城?”

“朔城那只属下才放走王爷就来了。”卓幽表示孤千城行军到哪里他虽然不知道,但他知道朔城郭浩一万兵与春秋寨对敌险胜。

如今郭浩已经亲率两万兵入成翱岭春秋寨地界,准备大规模围剿。

萧臣在乎这个?

他还有三日即达朔城,战势他自己会问。

现在的问题是帅印在孤千城手里,他若不到自己就算想帮郭浩,已达朔城的三万兵不见帅印岂会听他的!

再者他能顶着九离的身份统领三军?

哪怕这件事细追究萧臣难辞其咎,可萧臣还是打了卓幽,狠狠敲打!

除了与主同生死,干什么事能行!

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女归位

入夜,皇城。

一经出现在锦堂时温御正在看成翱岭接连四国的地形图。

他十五年前曾借道成翱岭与于阗大干一仗,起因是于阗有意入这块四不管地带管上一管。

那一役他正对佐愈,佐愈少年得志,十五岁即为先锋,二十岁便成副将,二十五岁因青峰山一役扬名,擅长阵法。

秦秋寨寨主解元君乃道门俗家弟子,精通阴阳五行,八卦天干。

当年他能赢佐愈那还是得了解元君一点助力,否则那一仗可能会打的十分辛苦。

“皇上只是派兵固守,只要佐愈跟郭浩不把战火引到朔城,魏王应该不会出兵。”一经盘膝坐到矮炕上,难得桌上不见咸鸭蛋。

温御没有抬头,“此番领兵朔城是魏王求来的,他入朔城若只是固守,本侯把脑袋揪下来给你。”

一经也想过这个问题,“贫僧查过寒棋,查过佐愈,发现他们可能是一伙的。”

温御百忙之中抬头看了一眼过去,“查这个做什么?”

“贫僧总要清楚魏王去朔城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奔着佐愈,他对温县主怕是不死心。”一经试探道。

“呵!”

温御终在地形图上画完最后一个圈圈,搁笔,“他想娶就娶,他想弃就弃?他想得美!”

一经言归正传,“这段时间贫僧查过贤妃。”

这是温御感兴趣的。

“贤妃父亲原是礼部司务,从五品,母亲为江南闺秀霍氏一族的嫡女,两人初见江南,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于旧年历天武七年在皇城喜结连理,次年,也就是天武八年生得一女……”

“为什么略掉洞房花烛?”温御提出质疑。

一经双目微睁,“温侯竟然有这种癖好?这叫九泉之下的夫人如何瞑目。”

“你夫人才在九泉之下,歆儿那叫神女归位!”温御瞪眼一经,“再说本侯话外音你没听出来,本侯叫你说重点!”

“重点是次年,旧年历天武八年贤妃降世。”一经重复道。

温御摊手,“然后呢?”

“然后贤妃慢慢长大,偶遇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于……”

“于次年诞下七皇子萧臣。”温御眼睛眯成一条缝儿,“本侯很忙。”

一经不管他,“自此贤妃父亲五年后患恶疾,有御医记录在册,是肺痨,遂辞官与其母回江南葵郡,三年后其母忧思成疾病逝,随着二老相继逝去,程氏一族在皇城的亲戚五年内皆搬离皇城,无一留下来。”

“这有什么稀奇,朝中无人,贤妃又不受宠,留下来让人穿小鞋?”温御实在不明白一经的重点在哪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