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702)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凭你可以让夏侯沛平安度过这次危机,免于南朝跟大周同时向高昌发难,凭高昌主明面上册封夏侯沛的女儿为皇贵妃,实则默许皇后暗中朝她女儿下毒,你且与他提一个人的名字,他回去之后自会查证,查证属实,夏侯沛自然就会倾向阙荣。”

“据本小王所知,阙荣部下五位副将反了三个,他实力如何本小王不知,但看人的眼光真的很有问题。”

“他看人的眼光没有问题,他只是太重情。”

“这件事本小王有什么好处?”

“你现在救的,是未来高昌主。”

孤千城,“……萧奕会听你的?”

“他知不知道你是谁?”

“知道了。”孤千城耸耸肩膀,“这可不能怪我,我什么都没说他就猜到了!”

“意料之中。”

倘若孤千城行军速度没有那么跳脱,此事尚能隐瞒,萧臣庆幸萧奕即便在知道孤千城身份情况下还愿意按照他的计划走下去。

他亦庆幸自己由始至终,没把萧奕当敌人。

孤千城欲走时忽然想到一件事,“你早知道高昌会派兵,统军主帅是夏侯沛?”

“本王不确定高昌会不会派兵,但主帅夏侯沛是一定的。”

“为什么?”

“回来告诉你。”

已经耽搁太久,萧臣想尽快解决掉成翱岭的事。

佐愈已死,皇城东方隐得到消息后会有什么样的动向尚未可知,郁玺良早入朔城,没来找他怕是因为太子府跟四皇子手底下的人还没有任何行动。

还有温初然……

第五百三十一章 强人锁男

成翱岭三方对峙的确已经太久,不管萧奕还是夏侯沛,哪怕郭浩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区别是萧奕跟郭浩占理。

于萧奕,入我境者杀无赦。

于郭浩,背后偷袭是小人。

唯独夏侯沛,终日惶惶,跟谁讲理都讲不通,更何况前后夹击的两方根本不给他讲理的机会。

孤千城的出现仿佛是给夏侯沛打开希望之门。

如萧臣交代,孤千城鼓动夏侯沛回高昌暗中助厉王阙荣称帝,更将其女已经中毒的事实如实相告,关键证人孤千城也是毫无保留。

夏侯沛并没有立即答应孤千城,承诺若高昌主当真默许皇后害他女儿,他自不会坐以待毙,孤千城亦给出承诺,若然厉王阙荣在称帝的道路上有阻碍,凡南朝摄政王府能做的,决不推辞。

至此,孤千城便是替祖父与阙荣建立良好的不正当关系。

夏侯沛点头之后,孤千城随即找了郭浩,萧臣救郭浩时露过脸,孤千城自然不会瞒藏,但他与郭浩说的话并非萧臣是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而是他在知道郭浩欲攻春秋寨时,依祖父之意入大周找到萧臣,希望萧臣能助其一臂之力。

孤千城这翻骚操作,直接将原本在朝中持中立态度的郭浩收入嚢中。

至于萧奕,万分想念他的好七弟了……

成翱岭一役,四方干预,五方得利。

正午时分,朔城南门迎回萧奕率领的三万三千兵,去时多少人回来就是多少人,一个都没少。

南街正道肃清,萧奕骑高头大马,一身铠甲腰沛战剑,威风凛凛。

两侧百姓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闹。

茶馆二楼,老者端起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未喝落回原处。

“此局与老夫预设,有些出入。”

对面凌白顺着老者的视线看过去,三万兵,整整齐齐,意气风发。

“郭浩没死。”

“郭浩死,南朝摄政王便不会再相信萧臣,斩断萧臣与南朝的关系,郭浩死便不会围剿夏侯沛,致夏侯沛腹背受敌,如今三方撤兵必是达成某种约定,而这种约定应该与阙荣有关。”老者叹息,“功亏一篑。”

“尊者想锤死阙荣?”

“谈何容易。”

老者冷笑,“当日老夫就是冲着万劫不复朝阙荣下的死手,阙荣尚能凭一己之力只叫高昌主将其软禁在皇城,如今夏侯沛回去只怕高昌要翻天,老夫也不是圣人,高昌朝局老夫若再插手,恐遭反噬。”

设一局,环环相扣,扣不住就是破局。

想再设局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

“于阗传来消息,温初然被南宫煜救走了。”凌白低声道。

“意料之中。”

一局两线,萧臣破郭浩那条线却没揪住佐愈这条线。

佐愈之死既完成他对于阗南后的承诺,又让萧臣死无对证,至于温初然本也不是一步死棋。

“接下来?”

“郁玺良不是发现千面佛了,接下来看戏罢。”

老者重新端起茶杯,细细品尝。

凌白见状不语,视线落向外面步伐齐整的士兵身上……

行馆,温宛起床时有下人禀报,说是萧臣久唤不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