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875)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那半个月,温御跟战幕,喝酒、喝酒、喝酒。

他,哄娃、哄娃、哄娃!

后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战幕实在喝不动了,才与他商量从御南侯府离开,离开的时候战幕胖十斤,他瘦了十斤!

现在想想,当年楚歆肯定知道内幕!

“贫僧不想知道第三位主审是谁,就想知道皇上让战幕主审的用意,莫不是怀疑战幕也是密令者?”一经淡然出声,看向站在对面眼中略显好奇的周帝。

周帝想了想,“以太子府在朝中地位而言,战幕应当不是密令者,大师为何不问朕,对温御这件案子是否大张旗鼓了些?或者大师心虚,因为温御就是密令者。”

“温御是不是密令者对皇上来说重要么?”一经漫不经心看过去,“在皇上心里,温御一直都是想要拔除的对象,这跟密令没有关系吧?”

“有。”

周帝面容突然凝肃,“这里有五把座椅,朕要那五个人全都活着坐到这里。”

“包括向皇上投诚的那一个?”一经冷不妨问出口。

周帝瞬间变脸,“第三位主审,朕选中老皇叔萧彦,因为他与秦熙关系远比你们想象中深远!温御定然会在此案中获罪,大师说的很对,不管他是不是密令者,朕都看他不顺眼。”

眼见周帝转身,一经突然开口,“温御获罪,战幕必因自责全力对抗秦熙,太子府与萧昀两败俱伤,皇上想要成全的是谁?二皇子,还是六皇子?”

周帝身形微顿,自台阶上缓慢转身,沉默许久后幽幽看向一经,“大师所言不错,太子府只是朕手里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朕要用它,为朕的皇儿扫清一切障碍,大师猜猜,朕口中的皇儿,会是谁?”

密室房门开阖间,一经眼底闪过忧虑。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在周帝心里密令者可恨,不是密令者的战幕亦可恨。

所有只忠心于先帝而非周帝的人,都是对他最大的亵渎!

贤王萧彦?

一经想到刚刚周帝的话,心里总觉得还有转机。

在他印象中萧彦是一个很懒的人。

哪怕秦熙于他有救命之恩,他应该也懒得报恩……

春日午后,阳光正暖,微风不燥。

一辆牛车自皇城正东门缓缓驶入。

沿前驾车的是头老黄牛,黄牛慢悠悠朝前挪步,周围车马快,显得这头老黄牛有些格格不入。

随着老黄牛驾车穿行在朱雀大街上,一些记性好的店家忽然想起来。

整个大周皇城,唯一人用黄牛,而且是老黄牛驾车。

那就是大周贤王,萧彦。

第六百六十三章 玉布衣啊!

御翡堂三楼,玉布衣正在与万春枝商讨如何与温宛划清界限的时候,窗户被万春枝打开。

隔墙尚且有耳,更何况是打开窗户!

就在玉布衣伸手想要阖起窗棂时,万春枝惊叹出声,“老皇叔怎么回来了?”

玉布衣愣住,瞅向万春枝,“谁?”

“先帝的亲弟弟,大周贤王萧彦……今年可是宣化十一年?”万春枝好奇看向玉布衣。

玉布衣摆了摆手指,“没错。”

“那不对啊!按道理老皇叔应该明年才回来,这怎么早了一年?”

眼见万春枝探头瞧向窗外,玉布衣也顺着那个方向瞧,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中,一辆牛车极为显眼,行的比人还慢,确实也是显眼。

“这是一个人物吗?”玉布衣才来皇城一年多,对萧彦知之甚少。

直到那辆牛车被人群淹没,万春枝这才坐回来,玉布衣紧接着阖紧窗户。

“或许在夺嫡这盘棋局里老皇叔不是一个人物,但在大周萧氏皇族里论资排辈,老皇叔首屈一指,他不管事,但地位尊崇,这样说,景王宁林能长长久久活下去是因为手里有免罪金牌,那么这位老皇叔能长长久久活下去,是因为他就是一张行走的免罪金牌,毕竟他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但凡不是逆天叛国的大罪,皇上也不想背负弑杀亲叔的罪名。”

玉布衣恍然似的点点头,“那你刚刚说早了一年是什么意思?”

“这位老皇叔出奇的懒,据谣言,当年老皇叔生下来的时候都懒得哭,总之他这一生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懒,两个字就是很懒,三个字……”

“非常懒。”玉布衣领会到精髓。

“大周皇族一年一次皇陵祭祖,自先帝死后他便常居碧水苑,五年回来祭一次祖,老皇叔上次回皇城是宣化八年,按道理应该明年才会回来,突然出现,只怕另有隐情。”即便是这样,万春枝都没想到案子主审上,审案那种又操心又辛苦的事,老皇叔怎么会做。

玉布衣也就听一热闹,听完之后言归正传,“御南侯府遭逢大难,万当家有没有想过后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