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889)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山林不向四季起誓,枯荣随缘。”萧彦出生尊贵,虽说是懒,架不住棍棒教育也算饱读诗书。

问题是萧奕也读啊!

但是他不懂,还朝柏骄看了一眼。

柏骄看了眼萧奕,看了眼萧彦,埋头继续挑子。

萧奕没求到援,转尔看回萧彦,“皇叔公的意思是……”

“多管闲事多吃屁,少管闲事少拉稀。”萧彦这个解释就很通俗易懂了。

见萧奕不说话,萧彦似有深意又说了一句,“身上有银子吗?”

萧奕瞬间脑补‘行贿’二字,“温宛有,要多少有多少。”

萧彦,“……本王想用银子把摇椅左前面那个椅腿垫高一些,还要去找温宛?”

萧奕这才发现,摇椅前面左腿还真短了一截。

此一行,萧奕非但没打探到任何有用的消息,还搭了十个苌楚跟一个银锭子……

再有不到十二个时辰,温御案就要开审。

午正,温宛赴寒棋约到金禧楼。

天字一号雅间,寒棋已经坐在那里恭侯。

温宛进来时看到寒棋穿着惯常轻粉华锦,素白纱衣披在外面,简单挽了一个飞仙髻,简约雅致,如她性子一般,沉稳大气。

“县主坐。”

温宛与寒棋相熟,彼此无须多礼,“公主殿下找我是为温玉粮行的事?”

“算是。”时间宝贵,寒棋也没客套。

她叫落汐到外面守门,而后自袖兜里取出折叠整齐的银票,搁到桌面,“虽然不多,万勿推辞。”

温宛看着桌面那叠银票,粗略估算有万两。

“公主殿下……”

“钱不多,也未必能派上用场,可这是本公主一点心意。”寒棋面色肃然看向温宛,“义丰粮行在于阗的进货渠道皆被母后以强硬手段折的一干二净,虽然不能解决县主当务之急,但我跟于阗已是尽了最大努力。”

寒棋很清楚不管是钱还是于阗的作法对于现在的局势来说杯水车薪,毕竟义丰粮行主要进货渠道并不是于阗,但在这件事上,她必须要表明态度。

温宛何尝不知寒棋此举用意,事实上她从玉布衣那会儿拿的五百万两足以拖垮义丰粮行,但寒棋送来的银票,她得拿。

于寒棋而言,帮助是一种选择,于温宛而言,选择被帮助何尝不是一种态度。

“这钱我若拿了,公主殿下就不怕有来无回?”温宛笑着收起银票。

寒棋跟着一笑,“我以身家押你赢,要是输了,有憾无悔。”

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于个人能力高低,而在于当你落难时会有多少人帮你,比起上一世墙倒众人推,温宛这辈子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

整顿饭下来,玉布衣明知温宛就在金禧楼,愣是没敢露面,而是叫殷荀主动到雅间里免了饭钱,讲明是金禧楼请‘二位’吃饭。

温宛有多了解玉布衣,他这是在用文字试探自己底线。

事情太多,温宛无暇理会玉布衣,且等案子结束,她得找这位玉食神好好交交心……

温宛随徐福马车离开后,寒棋正要登车,余光忽然闪过一人。

“公主殿下?”

眼见寒棋足尖落地转向车尾,落汐亦跟过去。

寒棋鲜少会在人前失态,此刻她却盯着喧嚣繁乱的朱雀大街,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不停搜索脑海里经久未见的身影。

奈何人影重叠,她徘徊在原地,光芒如星子的眼睛渐渐恢复平静。

那个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呵!

寒棋回身,眼中落寞忽闪而逝。

“公主殿下……”

“没事。”寒棋转身坐回马车,苦涩溢上心头。

她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无数个孤独寂寥的日日夜夜,他的身影成为她生活中唯一一点波澜。

他仿佛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又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

第六百七十四章 雪玉佛

时间向前走,该发生的总会发生,该结束的也会结束。

温御案终于迎来开审,鉴于老皇叔‘身体不适’,公堂设在贤王府,周帝圣旨公审,也就意味着整个审案过程任何人都可围观。

大清早,主审官跟原被告还没出现,贤王府外就已经被瞧热闹的围个水泄不通,墙头都齐齐整整坐满了人。

刑部那里,郁玺良押温御赶来贤王府,战幕自太子府出发,宋相言乘坐大理寺马车带着戚枫亦在来的路上。

宣化十年至今,还没有一件案子能让朝廷搞出这么大动静,显得这样与众不同,这都要归功于老皇叔,奉旨私设公堂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除了主审跟原被告,温宛带着温少行跟温君庭亦早早离开御南侯府过来观审。

马车停在拐角处。

别问徐福为何不朝里驾一驾,得说他们来的晚了,整条巷子都被马车堵着,将将的只有人能往里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