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931)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温御没说话,他看着堂上无理取闹的郑钧,刚刚闪过的一念重新闪回,心绪变得焦躁不安。

百里放那是多迷信的人,他想回谁都没别想阻,“郑帅既是舍不得本院令,那就一并抬走罢!”

堂上混乱,出奇的是温御跟秦熙都没有开口。

萧彦以惊堂木拍案,“来人,把郑钧拉开,这像什么话!”

右侧,宋相言立时起身,“相言以为郑帅所言乃破案关键,原图是否被改直接决定本案性质!”

萧彦瞅了眼宋相言,“那也不能耽误百里院令躲凶,万一出事,那是我大周朝莫大损失!”

战幕没说话,他一直在看温御。

以温御对这件案子的执着,他若怀疑地图原本,与郑钧一起抱百里放大腿的事儿能干出来,他若不怀疑,上去把郑钧拉走也就完了,愣在那里是几个意思?

“贤王殿下!百里院令乃我大周朝瑰宝,躲凶是大事,那就让百里院令回去!”宋相言突然高喝,“待百里院令一走,相言即刻去往翰林院请宋真走一趟,宋真的鉴定结果想必大家也是相信的吧?”

宋相言音落,堂上堂下又是一片寂静无声。

南真北放,大周皇城就这两个大能,要是宋真能来,那百里放走了也行!

主审位置,萧彦似是无意瞥了眼站在角落里的柏骄,柏骄心领神会,悄悄从后门离开。

公堂上,郑钧依旧抱着百里放脚踝,“百里院令,此案关乎丁展池清白,关乎长平一役真相!郑钧求百里院令再验原图!”

“百里院令,战某也觉得此案既是您沾手,再由宋院令接过去怕是不妥,真真假假堂上堂下自有分晓,但若传出去会变成什么样,可难说。”战幕亦起身,好言相劝。

一个能将無逸斋与朝廷彻底割裂的人,怎么会在乎那些凡尘世俗的看法,百里放完全不为所动,就要走。

偏在这时,府门处爬进来两条双指宽的小青蛇。

众人惊慌之际百里放瞬间拖着郑钧,转身坐到自己椅子上,“要验什么?”

出门遇蛇才是大凶,他没出门就不算。

阴屋招蛇。

这地方也不能久呆,“快点!”

第七百零六章 本侯使唤不动你们了?

堂上,郑钧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末将怀疑原本行兵图上面关于路线的指向是有人故意篡改,还请百里院令验明!”

百里放闻声,视线落向两张原图时抬手命小厮将木箱重新打开,顺便叫人准备两盆清水。

众人无声,战幕缓身落座,宋相言亦退到自己位置,唯有温御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郑钧是什么样的人他会不知道?

像是驰靖跟顾铮,到刑部救他还知道找黑衣人,郑钧直接就去了,吹个迷烟能把自己迷倒,藏私房钱的地方还是跟他学的,位置都不差。

这种脑子转的比别人慢半拍的人,如何能想到连他都不曾怀疑过的事!

角落里,柏骄从后门回来默默站回原处。

鉴定开始,百里放将两张原图分别平浮在铜盆的清水里,虽然郑钧只求验明行兵图,但对百里放来说步骤一致他干脆两张都验了,毕竟再过一刻钟是吉时,他还是要赶回無逸斋做场法事转运。

另外就是对比之用,这样更有说服力。

百里放除了迷信这一个软肋,智商跟学识完全有资格鄙视在座每一位。

随着两张原图平铺下去,百里放开始不停朝两个盆里倒各种各样的粉末及药水,一通操作看的人眼花缭乱。

“想要判断一张纸上字迹落笔的先后顺序也不是难事。”

百里放看着眼前两盆清水,细致解释,“只须将字与纸分离,那很简单,眼前虽是两张鹿皮,方法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本院令最先加入清水里的是盐粉,先使清水变成盐汤,之后那瓶绿色之物是韭菜汁,旨在让鹿皮变得柔软,再然后往里倒的是黄豆粉加皂角粉,之后是生菖蒲的汁液跟一杯女儿红。”

堂上众人皆看向两盆清水,出乎意料的是,百里放朝盆里倒那么多带颜色的东西,两盆水居然还能清澈见底,且两张鹿皮已经沉到最下面。

“这种分离方法可以将同一张纸上超过十日的字迹分出层次,后写的字会先浮到水面,先写的字会后浮上来,鉴于字迹超过三十年,所以时间较长,各位稍等。”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秦熙垂在两侧的手慢慢攥紧,脸上再无初时义愤填膺之态,原图的确有过更改,当年他从梁帝手里要回两张原图时,行兵图上三条路线,唯独从冀州经鲁县那一条上划着一个对勾,剩下两条并无标注。

那时长平一役已经过去半个月,他自然知道温御援军走的是濮阳那条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