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983)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他怕自己贸然与秦熙离开,万一梁帝自顾不暇,十五万兵将很难一搏。

其二他不甘心,若然离城他就只有造反一条出路,留在皇城尚有机会可言,届时他与秦熙里应外合,不失为上上策。

然而此刻,父皇在逼他!

他要怎么戴罪立功?

他唯一筹码就是秦熙!

周帝并没有着急,他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

等待是人生常态。

“儿臣……从母嫔那里得知秦熙会走北城门,一路往北入晋国,再从晋国转到梁国,回周。”萧昀别无选择。

周帝看着眼前依旧跪在地上的四子,心中百感交集。

他没有再说话,只摆摆手,示意萧昀退下去。

萧昀犹豫,“父皇……”

周帝闭上眼睛,再次摆手。

萧昀不得已,退出金銮殿。

待萧昀走,李公公怀抱拂尘自外面恭敬走进来,“皇上,皇后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证据确凿,还请皇上定夺。”

周帝缓缓睁开眼睛,龙目深幽,微微眯起。

“既是证据确凿,那就法办。”

李公公弓身,“是。”

就在李公公欲走时,周帝突然开口,“在你心里,朕是无情无义的人吗?”

李公公惶恐,“皇上仁德!”

“呵!”

周帝苦笑,“也罢,龙生九子,九子不成龙……”

“皇上,秦熙在逃怕是隐患。”李公公恭敬道。

周帝瞄了眼李公公,似笑非笑,“你也忒小看温御跟战幕了,但凡对手,能从他们眼皮子底下逃走的人朕还没听说过。”

“老奴听说温御去了地牢,战幕回了太子府,那……谁会去截秦熙?”李公公好奇道。

周帝眼中同样闪出一抹好奇,“朕也很想知道,秦熙最终会栽在谁手里。”

话说的太多容易出错,李公公弓了弓身,退出御书房。

殿内寂静,周帝无声坐在龙椅上,他有很多话憋在心里一时不知该找谁说,思来想去就只有他了!

机关动,密室暗门开启……

皇城,距离北门不远处有一片密林,林中有一小筑。

小筑荒废已久,周围杂草丛生。

远处骏马疾驰,马蹄踢踏。

小筑里,闭目养神的秦熙缓缓睁开眼睛,右手握住剑柄。

他知道,谁来了……

第七百四十六章 打起来了

马蹄声停在小筑前,外面踢踏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秦熙,这不是一场梦。

外面那人没有催促,秦熙双手扯平胸前衣襟,黑目炯炯,起身时握起桌案上宝剑。

筑门启,秦熙看向马背那人,冷冷一笑,“孔威为何没来?”

“将军如何确定,此处是孔威将军告诉本王的?”

来者,萧臣!

秦熙看起来胸有成竹,“魏王可以否认。”

“四皇子萧昀申时一刻入宫,申时一刻未过,将军藏处从皇宫传至兵部,本王自兵部得到消息,特来请将军回城。”萧臣身形挺直,单手提缰。

秦熙冷笑,“孔威麾下北衙四军驻守西、北二门,老夫就算能从北门潜出,若不与他打个招呼未必能逃得过北衙四军的巡查,加之孔威与魏王及御南侯府有过节,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老夫开出的条件可是大手笔,原以为孔威不会拒绝,毕竟北衙四军因为官道暴动前去支援,就算日后查出老夫是从北门出逃,孔威也只是失察之罪,没想到……他竟被你收了?”

萧臣稳坐在马背上,沉默不语。

“知道老夫为何笃定是孔威将这藏处告诉你的?”秦熙手握利剑,缓步走出小筑。

骏马在原地踢踏,萧臣稳坐在马背上,“愿闻其详。”

“昨夜大雨,北门外面有一段路是黄土,黄土成泥,若然魏王是得到兵部消息后自兵部出北门再到这里,马蹄上必然会有黄土痕迹,且未干。”

秦熙瞄了眼萧臣坐骑,“魏王这匹马四蹄确有黄土,可黄土早干,说明魏王早早自北城到这里,只是潜藏一处静待时机。”

萧臣没有反驳,的确如此。

“老夫倒是想问,倘若四皇子未将老夫藏处告知皇上,魏王打算何时出现在老夫面前?”

“萧昀何时出现,本王何时出现。”萧臣承认,秦熙猜测属实。

他的确早在孔威那里得到消息,早早侯在暗处守株待兔,“如果萧昀与秦将军是一条心,他必然赴约,本王随萧昀行动轨迹找到这里,无可厚非,如果……不是如果,萧昀选择弃车保帅,兵部自然会得到消息,本王得兵部消息按时出现,亦无可厚非。”

萧臣说的明明白白,秦熙听的清清楚楚,“奇怪,魏王殿下为何不敢直接来抓老夫?”

这是反问句,萧臣跟秦熙心里都知道答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