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团宠,九千岁小祖宗软又甜+番外(210)

作者:月下雪 阅读记录

早上虽然没能吃上肉,但大家却吃上了苏老太做的韭菜鸡蛋馅的烙饼。

鸡蛋打散小火炒熟后铲成碎碎的小块,和切碎的韭菜一起拌了,再用和好的面包起来放在锅里小火烙……

烙饼外面烙得金黄金黄,一口咬下去,淡淡的面粉香味混着浓烈的韭菜鸡蛋的味道……

又香又酥,大家吃得满脸陶醉。

“奶,这韭菜鸡蛋饼太好吃了,全国都找不出比奶做的还好吃的!”唐启武一边吃着嘴里的烙饼,一边对着苏老太不吝夸赞。

他奶绝对是全天下最会做饭的老太太。

奶做的饭最是合他口味!

就是简简单单的炒青菜,也比别人炒的好吃。

自从回了老苏家,他整个就跟掉进米缸里的老鼠似的,每天开心得不行。

“好吃就多吃点,管饱!”苏老太豪气地说道。

白面老苏家不缺,韭菜菜地里随便割,割完两三天就长起来了。

鸡蛋更是不少,虽然家里只有三只鸡,一只公鸡两只母鸡,可不影响坛子里的鸡蛋一天比一天多……

至于油,家里的豆油还有不少。

至少短期内不用担心。

除了韭菜鸡蛋烙饼,苏老太还煮了一大锅番薯粥,吃一口饼子,再喝一口番薯粥,那滋味,别提有多舒坦。

苏子礼几人吃了早饭就去上学了。

他们的学校在隔壁村,走路都得半小时,几乎每天吃完早饭就匆匆往学校赶。

苏子礼几人前脚刚离开,苏老爹他们就放工回来了。

苏老爹昨天在老唐家喝了点酒早早就睡下了,后半夜醒来就睡不着,便提前回来了,因此并没有耽误早上的上工。

第158章 孩子不见了

吃了韭菜鸡蛋烙饼,喝了番薯粥,苏老爹感觉一早上消耗的气力瞬间就回来了。

他这才来得及和大家说叨昨天去老唐家的事。

“唐老弟听说咱们要将老宅让给他,高兴得不行,说再过上两年就回来和咱们一样种地。”苏老爹道。

要不是顾念着一家几口的吃穿用住,唐老爹恨不得立刻就辞了扫大街的工作。

那个工作好歹每个月能领点钱票,贴补一下家用。

真辞了,他还真舍不得。

“随他高兴,想什么时候回来都行!”苏老太满脸淡定。

放在头两年,她真不赞成他们回来。

毕竟外面工作有钱赚,每个月工资稳定,有了钱也就等同于有了粮。

现在就不一样了,光是自留地的那点东西就能把地窖塞满。

老苏家如今啥也不缺。

要不是怕被人抓小辫子,地里种的菜卖出去,能换不少钱,比镇上工作都赚钱。

自留地里种一点,再加上队里每年分粮,别说一个地窖了,老苏家两个地窖都塞得满满的。

粮食是真不缺了。

每过一段时间,他们还会给镇上老唐家送去一些粮食。

不过干农活确实累,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顶着日头晒。

特别是秋收双抢的那段时间,所有人都忙得够呛……

除开秋收双抢,别的时间都还好,而且村里冬闲的时间也长,算起来,比唐老弟每天起五更去扫大街还是舒服一些。

大冬天起早床可不容易。

唐老弟大冬天也是如此,就算是刮风下雨也一样。

不过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她觉得回乡种地好,唐老弟可不一定这么想。

“对,随他高兴!”苏老爹点点头。

总之他们老宅不会再让外人惦记了。

苏老爹几人吃了早饭又去上工了。

剩下九儿和锦玉在家陪苏老太。

几人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苏老太舀了一瓢绿豆,准备用来发豆芽。

初春自留地里只有青菜,栽下的蔬菜秧子也只是半大,离那些蔬菜长大结果还得一段时间。

九儿和锦玉蹲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玩,苏老太坐在矮凳上挑拣绿豆,准备将里面坏的、长虫的都捡出来喂鸡。

绿豆也是自留地里种的。

几乎颗颗饱满,苏老太随意看了下,发现没什么要挑选的,便去拿清水冲洗干净了,再浸泡起来。

见九儿和锦玉在院子里玩得开心,苏老太又回屋舀了一瓢黄豆,同样洗干净浸泡起来。

绿豆用来发豆芽,黄豆则用来做纳豆。

等到苏老太浸泡好这些豆子,转身回了灶屋,发灶台上摆着一排水灵灵的蔬菜。

茄子、黄瓜、豆角、洋柿子……

还有细长细长的青红椒。

苏老太眼皮子一跳,赶紧将这些蔬菜放进篮子里装好,又盖上盖子,藏在斗柜里。

这些东西不是这个季节出的,可不能让外人见到。

鸡汤熬上两个小时差不多就好了。

中午,苏老太炒了个茄子,再用鸡蛋炒了个洋柿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