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团宠,九千岁小祖宗软又甜+番外(288)

作者:月下雪 阅读记录

被她浇灌过灵泉水的苹果味道极好。

苏九一边吃着苹果,一边惦记着千里之外的四叔。

也不知道他任务什么时候完成……

午饭过后,苏向东、苏向西都去睡觉了。

苏老太和章氏都没闲着。

秋天到了,又该给孩子们准备冬衣了。

苏九去年的冬衣勉强还能穿得下,不过苏老太坚持要给她再做两套新的。

家里的布料不缺,棉花也有,添两身新衣服,无非就是废点工夫的事。

为了她的乖囡,她乐意!

苏九无奈,只得乖乖站在苏老太跟前,任她量了一遍尺寸。

苏锦玉和九儿是龙凤胎,家里最小的两个娃娃。

自从冯秋莲离开这个家以后,或许是出于补偿心理,苏老太对小家伙越发上心。

只要是九儿有的,就一定会给他一份。

事实上,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娘。

没有冯秋莲那个搅屎棍在家,她的锦玉乖巧又懂事,和九儿黏得很,事事以九儿为中心,干啥都惦记着他的姐姐。

对此,苏老太喜闻乐见,也越发疼爱这小子。

苏老太给苏九量完尺寸又接着给苏锦玉量……

虽然两人是龙凤胎,但锦玉却比九儿高不少……

记下尺寸以后苏老太便打发两个小家伙各自去玩了。

章氏昨晚便给苏子礼一群小子量过了尺寸。

还有唐美云家的三小子。

布料是苏向南他们拿回来的,棉花是婆婆准备的,她真的只是动动手而已。

而且婆婆还特意叮嘱了,让她给她爹娘每人也准备一套冬衣……

还有厚棉被,也准备一床送去,算作年礼的一部分。

自从她爹娘搬来梨花村,老苏家对他们的照料只多不少。

章婉宁无比感动,只恨不得干更多的活来回报婆婆,回报老苏家……

老苏家的两个地窖被粮食塞得满满当当,再也放不下多余的。

新屋和老宅中间打通了,粮食依旧放在老宅的地窖里。

他在考虑着,要不要在新屋的后院也挖上一个地窖。

老宅那边已经考虑过给老唐家,虽然还没急着办手续,但这是迟早的事。

将老宅低价转卖给老唐家,不但老唐家在乡下能有一处落脚点,而且他的老二也间接性搬了回来,一举两得,对于他们两家而言都是双赢。

苏老爹巡视完地窖,从里面退了出来。

来到新屋院子,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老伴。

“早就该再打一个地窖了!最近天气好,明天你们爷三个就开始动工吧!”苏老太一锤定音,直接给他们安排好活。

苏老爹爷三个都是能吃苦肯下力的人。

打个地窖最多几天的功夫。

“行,我先去选好位置,明天就开工!”苏老爹点点头,转身就去了后院。

傍晚的时候,苏向东两兄弟从炕上起来了。

睡了一觉,他们感觉精神好多了。

这时,村里的一户人家提着一篮子稻子敲响了老苏家的院门。

“婶子,你们在家吗?”妇人敲了敲门,朝着里面喊道。

苏老太放下手里的剪刀,从里屋走了出来。

苏向东已经开了门,妇人站在大门外,有些局促和不安。

“建国他媳妇,咋了,你来找我们有事吗?”苏老太看着门外的妇人,不由好奇。

记忆里,建国他媳妇孙晓芳胆子很小,人也内向,嫁来梨花村这么多年,平时都不太敢跟村里人打交道。

今天却破天荒,竟然主动来敲他们老苏家的门。

“婶子,我想用这一篮子稻子跟你换两个苹果给孩子们尝尝鲜,你看行吗?”妇人说完,一张脸红了大半。

第216章 苏锦玉立志搞钱

乡里的娃娃,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零嘴。

他们家大娃二娃都懂事,从不会在她面前闹着要吃。

今年村里大丰收,分到的口粮比往年都多,因此她便自作主张,装了些稻子想来老苏家给两个孩子换个苹果尝尝。

“要,要是不够的话,换一个也行!”见苏老太没说话,孙晓芳立马改口。

“够的,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换。”苏老太接过那一篮子稻子,提进了屋。

过了一会儿,她提着自家摘的果子走了出来。

不光有两苹果,里面还放了几个软透了的柿子以及一把枣子。

这孙晓芳为人老实,平时话少,却勤劳能干,不像村里那些长舌妇,到处在背后说人不是。

苏老太对她印象还不错,便给她多拿了几个柿子和枣子。

“这,这使不得,老婶,您给我换两个苹果就够了,剩下的我不能要!”

孙晓芳看见篮子里的东西,受宠若惊,连连摆手拒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