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团宠,九千岁小祖宗软又甜+番外(434)

作者:月下雪 阅读记录

以前大家学习只为混个高中毕业证。

如今不一样,学得好,考出好成绩,就可以跃出农门,考进自己理想的大学。

大学生和高中生是完全不一样的待遇。

比起一群更加奋发图强的同学,苏九和锦玉还是和往常一样学习。

没几天学校放寒假了。

一放寒假,苏锦玉也加入了几个哥哥卖货的行列。

苏九则整日待在家,和奶在一起。

她知道自己待在这个家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

剩下半年上学,到了下半年和苏锦玉一起参加高考,考完之后,势必会去大城市上大学。

因此,她格外珍惜在家的日子。

随着连续多日的大雪停下,大队长又带着村里的壮汉进山打猎了。

苏子礼一群小子早出晚归。

早上在家吃一顿,然后随便带点干粮,中午凑合一顿,一直到晚上才回来。

孩子们都大了,苏老太并没有管着他们,而是叮嘱了几个小子注意安全。

苏老爹依旧热衷冬钓。

每天吃完早饭,就去河边一直坐到回家吃午饭。

只有苏老太、章氏、苏老爹和九儿在家,中午饭就弄得简单些。

在所有人惦记着高考的成绩,日日煎熬等待时。

苏子礼一群人却一心投入到赚钱当中,倒是将高考的成绩抛之脑后。

今年苏向北他们依旧不能回来过年。

老苏家的年夜饭,除了四叔一家,其他的都很圆满。

正月初八这天,高考成绩新鲜出炉。

一大早,镇上公告栏附近围满了人。

苏向南没去厂里上班,一大早就蹲在告示栏外,直到高考成绩榜贴上去,鲜艳的红纸上,黑色的毛笔字格外醒目。

苏向南盯着榜单上的名字一路往下,心脏恨不得蹦出了嗓子眼。

“第一名苏子礼,第二名唐启文,第三名苏锦衍,第四名苏子义,第五名唐启武……”

“怎么这么多姓苏的,还有这唐启文、唐启武,一看就是一家的,谁家的孩子这么争气,竟然都考上了,而且成绩这么靠前!”

……

苏向南站在人群中,浑身血液沸腾……

激动、亢奋、雀跃……

榜单前八,不是别人,全是自家的孩子。

苏向南从人群里退了出来,迫不及待回家告诉了唐老太和唐老爹孩子们的考试成绩。

随后他又去了镇供销社,把这个好消息也告诉了妻子唐美云。

正在上班的唐美云高兴坏了。

当即掏钱掏票,称了几斤大白兔奶糖。

每个同事抓上一把,剩下的全给苏向南带回村里去。

孩子考学是大事。

她万万没想到家里的孩子这么争气。

竟然考出了这么好的成绩。

苏向南前脚回梨花村报信,后脚,镇领导带着一群人,敲着锣打着鼓,举着高考状元的横幅抵达了梨花村。

接着是县领导也坐着小车到了。

和领导一起下车的还有同行的记者!

梨花村霎时热闹了起来。

老苏家出了高考状元的消息就这样传遍了整个村子。

大队长孙长青听到这事的时候,激动得比自家孩子考上还高兴……

老苏家的孩子争气。

苏子礼、唐启文、苏锦衍占据全省前三名额。

高考分数接近满分的成绩。

苏子义、唐启武他们,虽然比苏子礼他们差点,但分数也不错了,距离一本线还高出许多。

老苏家八名子孙参加高考,八人全部榜上有名,而且成绩还居于榜首,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大家都说老苏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只有苏老太知道家里的孩子有多努力。

在别人都在玩耍的时候,老苏家的孩子们一个个捧着书本舍不得放手。

在别人已经上床睡觉的时候,老苏家的孩子们还在灯下夜读。

还有高中毕业这几年。

孩子们虽然拿了毕业证,闲在家里,但其实每天都有学习。

他们甚至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都有学不完的内容。

苏老太知道,今天的这份成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这是孩子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学习就像耕耘,只要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镇里和县里的领导都来老苏家祝贺。

而作为当事人的苏子礼他们却不在家……

他们这会儿正在县里忙着赚钱。

苏子礼、唐启文、苏锦衍高考成绩全省前三,县领导分别对三人进行了物质奖励。

苏子礼作为省状元,直接奖励了两百块,唐启文和苏锦衍一人一百,另外每人还奖励一百斤的全国粮票。

这个奖励一出,围观的乡亲们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老苏家的小子可真能干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