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夫夫(192)

作者:杨舒予 阅读记录

“好,不过,有些事咱们可以问问多宝,他在宫里这么多年,很多事情比我们知道的全。”木白在旁边提醒道。

“对啊,等了他这么多天,可以先听听他的意见。”李向抬手拽了两下铃,门口传来多宝的敲门声,“进来吧。”

多宝推开门进来,“王爷有何吩咐?”

“咱们正在商量要了解京城的事儿,这些事情还是要听听你的意见。来,多宝你坐下说。”周全招唿着多宝。

“小的不敢……”多宝退后半步直晃手。

木白往多宝那边挪了两下,他一抬手拉住多宝的胳膊,“咱们都坐着,就你站着回话,我们看的脖子疼。”出门在外哪那么多讲究啊,还是商量正事儿要紧。

多宝无奈,他告了声罪脱下鞋坐过来,“这京里啊主要的就是那么几家,其他的都是小家族依附而的。就比如这个方侍郎的方家……”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宋清平像送清贫

日子就像被潮水冲洗过的沙滩,总会有海浪抹平发生过的一切。只有当事人才知道,那被时间掩盖过的痕迹下,再也回不到从前。

李向他们离开皇陵以后,李哲的家人被贬为庶人囚禁在皇陵附近的村子里生活。在这里没有什么皇子妃,没有什么侧妃,所有人都一样都需要做事。

而他们家原来的奴仆早就由官府发卖出去,李向由此进账一笔不小的钱,“没事儿养这么多仆人干嘛,有几个不背着主子贪的?”李向翻看陈风审出来的口供,这些仆人贪的比小官都多。

周全在旁边汇总钱数,“怪不得两个弟弟总说要高薪养廉,还要精简人数竞争上岗。咱们王府这类事情就很少,以后啊,这宫里还要减少一些人员用度。”

李向继续看着手里的口供,“宫里的人和外面的人不一样,宫女还好说,太监怎么办?以后谁给他们养老?我觉得就不应该有太监这类人,太害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周全写下一个总数,他放下毛笔看着李向,“怎么,你要改改这规矩?这事儿可不小啊?”

李向放下手里的口供,他拉着周全站起来往外走,“去院子里散散步,成天坐着人都木了。”院子里的阳光正好,远处的宫女太监正在打扫着各处的卫生。

多宝和小圆子不远不近的跟在李向和周全身后,以多宝的耳力,他还是能听清李向和周全的谈话内容的。多宝两手搭在一起,手里的拂尘随着走动而微晃,就像多宝此刻的心情。

“要不是被拐或者日子过不下去,谁家孩子愿意往宫里送啊。”李向背着手慢步在阳光里,“这只能说我们上位者的无能,才让百姓遇到这样的事,可怜这些孩子从小就入宫,他们连这辈子的幸福都体验不到。”

“咱们两个这情况怎么都好说,可弟弟以后要是娶了弟妹,还有其他侧妃怎么办?多少代帝王后宫都是如此,我们真能改变得了现状吗?”周全不是不同意李向的想法,但他更实际。

李向抬头看着天空,他随手揪了片叶子在手上,“总会有办法的,我就不相信了,要是夫妻恩爱,还能有别的事不成?

或许可以让李询研究出一种药,在宫里当值的时候服用下去如太监一样,不动情不动身。等在宫里工作几年以后服下解药,还可以当个正常的男人。”李向一拍手,“我觉得这个可以。”

周全惊讶地看着李向,“这样的办法你也想得出来?”周全挠了挠头发,“不过,我觉得这个还真可行。如此的话,他们不必困在宫里,以后也能有自己的生活。”

李向和周全举手击掌,“有些事不怕想,总是会有解决的办法的。”李向心情大好的笑出声来,“就算现在宫里这批人也不要紧,大不了以后宫里给他们养老。

想在宫里的就留在宫里,不想在宫里的就在外面给他们盖个养老院,让他们能安度晚年。生而为人都不容易,都好好走完这一生吧。”李向看着周全,“还好我们能一直在一起。”

多宝不知道晴朗的天为什么会有雨滴落在他的手上,他没想到穆王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是把他们这些宦官当成人看的,不是什么有缺陷的残疾人,是把他们当个正常人。

此时的多宝,他的心里特别庆幸,他很庆幸继承皇位的是穆王。多宝看着不明真相的小圆子,这个孩子赶上了好时候,真好。

京城里空了三座王府,王府昔日的繁华现在却门可罗雀,大门上贴着封条。短短几天,原本精致的屋舍院落灰尘杂草丛生。

那没来得及关上的门窗唿扇唿扇的摆动着,像是在招唤主人归来。偶有散落在地被摔碎的珠翠,在急风中滚落不知何处。

萧墨和木白拿着多宝提供的三家王府的产业清单,两个人一路走走停停,他们边看边熟悉京城里的情况,“这三家的东西不少啊。”木白看完一个当铺,他在单子上勾了一下。

萧墨站在当铺门口四下看了看,“这个位置真不错,要是接手的话还可以继续干着。”这边属于小康之家聚居地,距离高官们的住宅也不算远。那些大宅门里的奴仆想要典当些什么东西,到这里来还是很方便的。

“我记得以前看新闻的时候,就有人专门去典当行淘东西,不管是珠宝还是车子,要远远低于市场价的。”木白对这些事不懂,他能对这则新闻有印象还是因为好奇。

“那当然了,他们做抵押的时候价钱也低啊。你要是想看,回头咱们两个来点点库存,看看这里有什么好东西。”萧墨觉得这个可以有,到时候把这里交给新来的人接手正好接着干。

他们两个说的正热闹呢,旁边来了个书生想要当东西,“恩人,原来是你们啊。”年轻人看到他们,就上前一躬到地,“上次多亏了您两位的支助。”他站起来说道。

萧墨和木白定睛一看,原来是药店遇到的那个年轻人。只不过,他现在看起来落魄许多,就是精神头看着还不错。

“原来是你啊,令堂身体好些了吗?”木白问道,自从上次一别,这也有一周时间了吧。

“好多了好多了,我现在带着我娘出来了,我们就住在这附近。”书生往旁边不远处的胡同指了指,“您两位稍等一下,我去当了东西还您钱。”书生说的很坦荡。

“看来你也是没搬来几天,这个当铺已经封了,你要是为了还钱才想要典当东西大可不必。”萧墨说道,然后他看了眼木白,木白心领神会地掏袖袋,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拿出玉佩。

书生急得两手直摇,“没还钱呢,我不能收。实话和您说了吧,我这次带我娘出来单过,家里也没分给我什么钱。我娘的身体还需要养,我只能先典当些东西维持生计。

等我娘身体好一些,我会带着她离开京城。”书生的眼神有些落莫,他坦然地对萧墨和木白说道,“还请恩公告知我一声,如何能找到两位还钱。”

木白不是很明白书生的意思,“难道不能找活干赚钱吗?给人抄书补课都可以啊。”靠典当度日总归不是长久之计啊。

书生面露羞色,“实在惭愧,我以前在家里只会读书不通俗事,现在出来做什么都要重新学。所以干什么都慢,还要照顾娘亲。若是想靠抄书赚钱实在有些慢,只能先备些钱防身。”

“原来是这样,我们是城西镖局的亲戚,是来这里游玩儿的。那半钱银子你不用还,若是你觉得不妥,那我们也有一事相求。”萧墨想了想说道。

“恩人但说无妨,在下宋清平定会全力以付。”宋清平拱手说道。

木白听着书生的名字,他那个爹有多不走心啊。本来就是送的还清平,一不小心就送清贫了。前世的谐音梗太深入人心,木白听到名字或什么词儿,就容易跑偏。

萧墨拐了下木白,两个人拱手回礼,“宋兄不必客气,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们初来乍到,对京城里的书院不太了解,还请宋兄得空时,帮我们写下来介绍一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