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夫夫(222)

作者:杨舒予 阅读记录

多福探头看了眼地图上面的标号,他打开手里的册子,“这个是先皇那一辈的一个重臣的府邸,他们家因为告老还乡把这宅子又还给朝廷了。平时有人简单打理,要是想住还得收拾。”

多福对这个老臣有些了解,“他们家后来是看不惯先皇宠信大师才走的,阁老只有原配一人,家里儿女众多却很和睦。他们家走的时候没有留下一人,说是以后回乡教书不再当官。”

萧墨和木白互相看着对方,“还有这样的好人啊,那咱们去他家看看吧。”这妥妥的就是吉宅出售啊,虽说他们两个不迷信,但有这样好底子的宅子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他们两个人说走就走,也没换什么符合身份的衣服。出门在外,萧墨和木白还是以舒服自在为主,他们带着多福和两个侍卫就离开皇宫。

这所宅子确实近,走路也就一刻钟那样,他们几个熘达着就过去了。宅子坐北朝南,门口有两座大石狮子,拾级而上就是铜丁包的双开大门,旁边还有小门留着出入。

多福带着人上前打开大门,萧墨和木白携手同进,“这里正房十一间,工字型布局带有十个跨院儿,每个院子里都有小花园,后面还有一个大花园和一座避暑的湖中楼。”

实际上这座府邸圈起来的面积要比图纸上的还要大,那些边边角角的空地,压根儿都没算在其中。毕竟,这图纸上的面积都是装修过的地方,能正经八百的用上。

多福不远不近的跟着他们两个,不时地介绍着这里的情况。虽然没有专人照顾,可还是能看得出来,当初这家人没有搬走前的热闹。

房子不奢华,都是按照生活习惯来布置的。就连厨房的用品都是实用而非装饰,最重要的是,这里好几个院子里都有给孩子们布置的游乐场所。

木白看着秋千和摇摇马笑了起来,“这些小花和宝宝们一定会喜欢的。”木白跑到秋千前面用手拉了拉绳子,他扭头对萧墨说道,“秋千还很结实呐,要不要一起来试试?”

萧墨走到木白身边,他弯下腰用手帕擦了擦座椅,“我来试就好。”没经过他确认的东西,萧墨怎么可能让木白去冒险。萧墨刚要坐下却被木白拉住胳膊,“那我们都不要试了。”

你的担心我懂,我又怎么可能让你去冒险。木白脸上的笑容让萧墨无法拒绝,“好,那我们再去里面看看。”两个人就这样进了主院,这里是他们喜欢的二层小楼的设计。

除了窗纸有些破损,其他的都还好。门窗都关得严实,里面的灰尘并不太多。多福带着人打开门窗通风以后,萧墨和木白直接上了二楼,他们两个站在窗前看着整所宅子。

“绿树成荫花草繁多,远处还有湖水可以游玩,这里看着挺不错的。就算是不出门,在家也不会无聊。”萧墨和木白沿着四面的窗户在各个房间看着风景。

“你喜欢咱们就定下这里,按我们的品级来说,这里还是有些小了。不过,只要我们喜欢就成,反正家里的人也不多。”萧墨拂开飘过来的灰吊子,他护着木白往楼下走。

“好,那就要这里吧,回头跟大哥他们说一声。这里的下水什么的还是要改一下,要不然生活不方便。”木白边说边和萧墨往外走。

楼外的多福他们迎上来,萧墨招唿多福,“你们回去跟我哥他们说一声就要这里了,我们家人口少就不要那么多的地方了,省的还得花钱雇人打理。”

“那主子您不回去啊?”多福小心地问道,他得知道这两个人去哪里啊,总不能皇上问起来他什么都不知道啊。

“我们两个随便逛逛,晚上的时候再回去。”萧墨刚想走又想起来,“对了,这里先别动手收拾,回头把这里的建筑图纸给我送过去,我要看一下改动几处地方。”

“明白明白,主子,让他们哪个跟着你们吧,省的有事儿的话您两位不知道找谁。”在多福看来,他们家的主子太单纯,这样的人在京城里容易被不长眼的人欺负。

萧墨看着多福担心的样子不忍心,他随手指着其中一个侍卫道,“就他了,你们先回宫吧。”说完,萧墨和木白带着侍卫先行离开。

这个侍卫是东七派过来的人,萧墨和木白对他不熟悉,“怎么称唿啊?”

侍卫今天穿的也是便装,“小的于九,是东统领手的校尉。”

萧墨和木白顺着胡同往外走,这宅子大占地广,总共也没几家人。不过能住在这里的,也都是当朝的一品大员或者是皇亲国戚。

像萧墨和木白他们只带着于九一个手下的,穿的还都很普通的特别少见。不过,萧墨和木白并不在乎这些,除非重要的日子,平时他们还是喜欢穿的随意一些的好。

“跟着我们两个可惜了,等我们回老家以后,你要是想去军营我们就和东哥说一声。”萧墨知道,那些有本事的人是不愿在他们这些人身边当侍卫的。

于九一听,这两位年轻的侯爷果然与众不同,他两手抱拳,“多谢侯爷体恤,我们家子孙单薄,不想让我投身军营。”于九的话里有着无奈。

萧墨和木白对视一眼,“那你就在这里好好当差,到时候你也不会闲着。虽说浴血杀敌是男儿的目标,可现在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是不一样的战场。”萧墨目光坚定地说道。

别人不知道,在宫里当差的于九能不知道萧墨的意思吗?在别人眼里,他于九和永寿宫里其他的侍卫都是新皇一派。从新皇还是穆王的时候,在宫里经历过了多少事?

这四九城里的人都过着怎样的日子,于九这样的人看得最清楚了。他能被东七或者说是镇国公挑出来送到永寿宫当差,就证明他是个有良心的人。

有良心的人在乱世里活得最辛苦,既要在浊世中挣扎生存,又要保持一份良知备受折磨。于九期待着新皇开创新的局面,能让这四九城的百姓活出气度来。而不是任那些高高在上的皇亲权贵横行霸道,让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旦凭侯爷驱遣,于九愿尽一份绵力。”于九抱拳行礼,他的目光里有着对未来的期待。

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以后才看到了希望。桃源村的土地越开越多,村民们对土地的热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孙青拿着账册从他的办公室出来,远处的学校那边,孩子们正是课间休息的时候,操场上都是他们欢快的身影,清脆的笑声隐约传来。

河边归来的渔船满载而归,村已们正在卸船。地里已经开始了第二次播种,这是萧墨和木白提醒他们的。桃源村这里温度适宜,完全可以一年两播收获两次。

路两边花开不断,引来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路灯下偶尔出现的蜂箱收集着最醇正的蜂蜜。孙青沿着青石路往山上走,他要去找沈济商量些事情。

沈济正帮着李询在晒药材,这里不止粮食能收两茬,就连药材也比别的地方长得好长得快。李询这段时间正准备冬天用的冻伤膏,边关的将士穿的再暖也免不了会被冻伤,这药是必需品。

“村长来了,里面坐。”李询放下手里的药材,他扬声招唿着孙青。沈济也放下手里的笸箩,“怎么这个时间过来了?”

孙青晃了晃手里的账册,“前两天收上来的东西统计出来了,我想和你商量一下要往边关送多少东西。”这不光是送东西的事,还牵扯到人员的调动问题。

沈济在廊下的水盆里洗了下手,“走吧,咱们屋里说去。”李询也洗干净手跟着走进去,他们三个坐在窗下的圆桌旁边,“正好有批药做好了,你们可以一起送过去。”

李询给孙青倒了杯茶,“入冬前还要送一批物资吧?”

孙青点了点头,“嗯,那个时候会把冬装送过去,去年准备的匆忙东西不足,今年会都补齐。”孙青接过茶杯解释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