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从摆摊开始+番外(12)

“姜利海,你妹妹跟你说啥了?”

……

姜利海被这些人围着,涨红了一张脸,又气又急。

冯易站在姜利海身边,低着头不说话。

姜丽云突然来找他,还给他带了炒鸡蛋,是不是想跟他打听谢祖根?

他突然觉得嘴里的炒鸡蛋不香了,倒是有点苦。

第8章 打算

姜丽云见过冯易,一颗心就安定下来。

现在她重视的人都好好的,真好!

她没有急着让冯易辞职。

她跟什么都想买什么都想要的姜丽萍不同,平日里几乎是不花钱的,在沙发厂上班的时候,连中午都回家吃饭。

再加上她逮着机会就想办法赚钱……现在她手上,大概有一百多的私房钱。

一百多对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来说不算少,至少姜丽萍绝对拿不出来,但也不算多,稍微花一花就花完了。

她还没有想好自己接下来要做点什么,这时候让冯易辞职,太草率了。

冯易突然辞职,冯家肯定会不满,到时候冯易去哪里吃饭,去哪里睡觉?

现在的她,还养不起自己和冯易。

姜丽云打算先想办法挣钱,等挣到了钱,再让冯易辞职,跟自己一起干。

至于怎么赚钱……

她上辈子很早就接触网络,也愿意去学习各种新知识,也就知道这个时代有很多赚钱方法。

比如说可以当倒爷。

但她知道的那些挣钱方法,都是不适合她的。

她农村出生没有任何关系,想在这个时候靠着倒买倒卖赚钱基本不可能。

她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也不多。

她只能去赚自己认知里的钱。

至于什么算自己认知里的钱……她上辈子离婚后,靠着去县城摆摊卖早餐养家糊口,她一开始在街边摆摊,后来自己开了铺子……

这赚的,就是她认知里的钱。

后来她开网店,也不过就是将店铺搬到了网上。

摆摊是一条适合她的,稳妥的路子。

不过现在是八十年代末,去镇上摆摊卖早餐挣不到太多钱。

没别的原因,主要是镇上人太少,这些人手上的钱也少。

九十年代,她的早餐店越开越好,是因为那会儿她们镇上开了很多厂,还有很多小作坊,大搞轻工业。

那时不只本地人手上的钱多了,还有很多外地人来这边打工。

客人多了,她的早餐店的生意自然也就好了。

但现在不同。

她从小就对赚钱充满兴趣,上辈子,大概是明年年初,因为沙发厂效益愈发差,整天放假,她曾经去镇上摆摊。

她在镇上卖自家地里种的蔬菜,也会批发了鱼、竹笋来卖,摆摊一天大概能挣四五元。

如果能维持住,一个月下来可以挣一百多,不算少了,可关键是不管她卖什么,卖不了几天就会有人跟着卖……

这年头没工作的闲散人员很多,看到有人摆个小摊子就挣到钱,不得跟着试试?

偏偏市场又没有那么大……

她那时候也就零零碎碎挣了点私房钱。

哪怕她后来摆摊卖早饭,其实挣得也是辛苦钱,收入也就只是比上班的稍微高一点。

在小地方摆个普通的摊子,是挣不到大钱的。

她要摆摊的话,需要卖点不一样的东西。

上辈子她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身在南方的她,在结婚前连饺子都没有吃过,摆摊卖的东西自然也很普通,是周围人都能拿来卖的东西,但现在的她不一样。

从信息爆炸的时代回来,她知道太多她们镇上没有的东西了!

接下来几天,她打算去镇上看看,研究一下卖什么比较好。

人都是愿意尝鲜的,如果她卖镇上的人没见过又好吃的东西,大家都会愿意买来尝一尝。

而她到时候,也就可以靠着摆摊,赚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了。

姜丽云一边琢磨一边往回走,回村之后,她来到一户人家门口:“玉仙婶,我要买一只鸡。”

八十年代,经济逐渐放开之后,老百姓的需求就开始激增。

砖瓦厂效益好,就是因为附近的城市乃至他们公社有无数人要盖房子。

当然也有一些厂像沙发厂一样效益越来越差,那多半是因为生产的东西过于老旧跟不上时代,生产成本又高,以至于被一些新发展起来的工厂抢走了客户。

总之,这年头市面上,很多东西供不应求,比如他们这儿,在八十年代中期,鸡鸭的价格就很高。

1980年,他们国家引进了白羽鸡,而在八十年代中期,他们这里有人开始饲养白羽鸡,还靠着养殖白羽鸡挣到了很多钱,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随之而来的就是跟风了,这两年光他们村,就有好几家人买了小鸡回来养。

他们这里的人,自古就喜欢做生意。

六七十年代管得严不让做,大家伙儿只能憋着,但现在让做生意了,还有一个接一个的万元户涌现,大家自然会眼热,会想尽办法去挣钱。

然而他们都是普通人,想要琢磨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挣钱方法,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跟风。

比如有人养鸡挣到了钱,那大家就都买小鸡回来养。

又比如有人养鸭挣到了钱,那就都去买鸭子回来养。

还有诸如种榨菜、种草莓、养猪、摆摊……反正看到什么挣钱,他们就会去干什么。

这样自然挣不到什么钱,不说别的,就说养白羽鸡。

这时候的市场远没有后世那么大,饲料什么的还不便宜。

一开始养鸡的人少的时候,那些人挣得盆满钵满,但后来养鸡的人多了,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鸡养大之后卖不出去的情况。

好在基本上都是家庭养殖,养的不多,而且养了不赚钱大家就不养了,大家亏得不多。

“是丽云啊,我家今天没有生病的鸡。”姜玉仙看到姜丽云,带着歉意开口。

姜丽云一愣,然后才想起来一件事。

吴小春和姜丽雨身体都不好,时常生病,而她们每次去医院看病,医生都让她们吃点好的补充营养。

他们家不怎么吃肉,但每回从医院回来,姜瘸子都会去买一只鸡回来杀了吃。

鸡的价格各不相同,相比于他们农家自己养的土鸡,白羽鸡的价格要便宜很多,而比白羽鸡更便宜的,是生病的白羽鸡。

他们村的人养白羽鸡的时候,时常会有白羽鸡生病乃至病死,这样的鸡,养殖户要么自己吃了,要么就拿来卖给村民。

他们家买鸡,基本上都买病鸡死鸡,幸好他们这里的鸡没生过什么严重的流行病,他们吃了病鸡之后,也就没有生病。

姜丽云想到从前,心下叹息,随即笑着对姜玉仙道:“玉仙婶,我今天想买一只没病的鸡。”

“正好有长大了的,你来挑吧。”姜玉仙道。

姜丽云跟着姜玉仙进了院子,就见院子里搭了一个简单的棚子,里面挤着百来只白羽鸡,看大小,已经可以往外卖了。

姜丽云挑了一只看着肥硕精神的鸡,让姜玉仙帮忙称一下。

“四斤多点,三块钱。”姜玉仙用稻草捆住鸡脚,称了分量。

姜丽云拿出纸币付钱,这才拎着这鸡回家。

她到家的时候,姜瘸子正在晒桑叶。

他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桑树地,会养蚕。

他们家地方小,人手也不够,就没有养蚕,但姜瘸子会摘了自家的桑叶卖给养蚕的人家,亦或者帮人采桑叶,挣个几毛一块。

而到了这时节,如果桑叶没有卖完,姜瘸子会将之采摘回来晒干。

桑叶是一种药材,会有人来收,因为人家只收购晒干的桑叶,他们这里的人将卖桑叶这事儿称之为“卖枯叶”。

不仅是桑叶,吃了桔子之后,桔子皮他们也不会扔掉,同样会晒干了去卖钱,这就是陈皮了。

决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