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241)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是不是狡辩,您心中应当有数。据小人所知,明明您先识得这位徐郎君,可如今徐郎君亲近魏世子胜过您,且魏世子年纪轻轻已经位居四品,倒是您……”

“魏思武乃是皇亲国戚,我和他比什么?”

“那堂堂四公之首的镇国公世子又差什么?不过是圣上如今对勋贵讳莫如深,国公一直未能为您寻到合适的荫补之缺。”

府医认真的对赵庆阳道:

“世子,国公府如今也不过是外强中干之象,下一代的重任在您肩上。

您有友如此,国公和小人都为您庆幸,可是,若能让您二位的关系更加紧密,您……何乐而不为呢?”

府医说完这话,渐渐远去。

而赵庆阳却僵立在原地。

何乐而不为呢?

何乐……而不为啊。

……

翌日,依旧是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之时,徐瑾瑜便醒了过来。

那府医送来的还阳丸确实好用,徐瑾瑜还是头一次醒来时手心脚心都是暖洋洋的。

等他洗漱过后,走出房门,徐母早已经在明堂忙的转圈圈了。

“秋日多雨,油纸布带了,火折子也带了,还有什么?”

徐母左看右看,等看到徐瑾瑜时,才一拍脑门:

“大郎,等等,这是娘提前做好的秋衣一穿上试试。”

徐瑾瑜接过秋衣刚一上身,没走两步就出了汗,徐母这才道:

“娘在里头絮了一层薄棉花,又放宽了一寸,等晚上冷了可以当被盖。

人家大夫给你的药,你也记得带上,进去了仔细身子,水若是凉了在嘴里含一含再咽,这天气说热不热,说冷不冷的真是糟糕透了,炭都点不得……”

徐母殷殷的叮嘱着,和徐瑾瑜到了大门口,赵庆阳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别院和贡院相距并不远,徐母一出门就一句话也不说了,只紧张的提着考篮跟在徐瑾瑜身后,生怕扰了徐瑾瑜的心态。

而一旁的赵庆阳也难得的沉默着,徐瑾瑜看了赵庆阳一眼,这才发现其似乎一直想事情。

“庆阳兄,该转弯了。”

赵庆阳一顿,这才发现自己差一点走错了路。

他们缓步而行,徐瑾瑜看着不远处的灯火点点,轻声道:

“庆阳兄在想什么?”

赵庆阳一时不知还如何作答,而徐瑾瑜也似乎并未想等赵庆阳回答,随后温声道:

“庆阳兄的药很好用,昨夜服食一剂后,现在手还是热的,庆阳兄摸摸?”

赵庆阳伸手握了握徐瑾瑜的手,发现还真是热乎的,这才眉头微微展开:

“好用就行,后面我让府医多备几瓶!”

徐瑾瑜轻笑一声,赵庆阳不知他在笑什么,随后便听徐瑾瑜道:

“几瓶吗?那可要吃几个月了呢。可是,丸药放久了可是会减了药效的。”

“那我去问府医讨药方……”

赵庆阳话还没有说完,徐瑾瑜便步子一顿,他偏头看向赵庆阳,奇怪道:

“庆阳兄,我怎么觉得,你并不想我与贵府之人联系紧密?”

“哪有?你是我兄弟,他们应该敬着你的。”

赵庆阳立刻道,徐瑾瑜随即眸中划过了一抹笑意:

“既然如此,那这药方在哪里,并不重要。”

赵庆阳闻言,瞠目结舌,总觉得……瑜弟好像知道了什么。

赵庆阳抬眼看去,这会儿天色依旧黑蒙蒙的,唯有远处的烛火,映的少年眸中光芒点点。

那淡淡的光晕勾勒少年半边面容,晨风吹开少年的额发,露出他光洁的额头。

“庆阳兄,别瞎想了,好好练剑,等我考完。”

徐瑾瑜踮起脚,拍了拍赵庆阳的肩膀,随后从徐母手中取过考篮朝前而去。

赵庆阳愣在原地,只觉得方才那股晨风,吹开的,还有他心间的阴云。

不过,方才瑜弟是踮脚了吧?

啧,还是小孩儿一个,整天想这么多,也不怕自己长不高!

赵庆阳摇了摇头,与徐母站在一旁,看着徐瑾瑜进去了,这才转身离去。

只是,这一次,赵庆阳的脚步显而易见的轻快了起来。

徐瑾瑜这边很快便找到了与自己互结的五位学子,宋真看到徐瑾瑜时,顿时眼前一亮:

“瑾瑜,这里!”

宋真回了一趟家,才知道原来家里在贡院附近一直有一套屋子的,本来他还想要邀请徐瑾瑜同住,可是徐瑾瑜已经先被魏思武安排明白了,他便只能作罢。

这会儿,宋真等四位东辰学子,具是喜气洋洋:

“怎么办,还没有开始考试,我都觉得充满自信,他日定能榜上有名?”

“哈哈,谁说不是呢?毕竟咱们可是刷过几千道乡试题目的人了。”

“当初吾等熬干灯油,夙兴夜寐,今日,也该是吾等收获之日了!”

“正是,这数月以来,吾等一腔心血,不就是为了今日?”

徐瑾瑜看着同窗们斗志昂扬的模样,也是不由一笑,低低道:

“数月寒窗苦读,今朝且试锋芒!”

话落,五人相视一笑,面上一派自信昂扬。

随着远方传来一声“进——”,队伍开始动了起来。

与此前考试不同的是,大盛乡试的搜查比之此前三场考试还要宽松,甚至搜子都不敢对秀才公上下其手,只是要求考生宽衣后在原地转了几个圈,便可入内。

仅是宽衣而不是去衣,徐瑾瑜自然欢喜,他方才走来时,身上还有些许薄汗,稍不注意染上小恙也不好。

而等徐瑾瑜去拿自己的考篮之时,才发现自己带着的丸药都被搜子拿了出来,等徐瑾瑜说明用途之后,搜子直接取了一张纸,让他包着,原本的瓷瓶是不能用了。

徐瑾瑜倒是接受良好,并未与搜子起冲突,反而在徐瑾瑜走后没多久,另有一考生带着的罐子装的姜糖被搜子单独取出来后,和搜子争执起来。

搜子给他一张白纸包裹他亦不愿,于是二人情绪激烈之下,直接掀翻了桌子,那罐子碎开后,才发现那罐子的底部夹着一沓写着字的纸。

搜子顿时脸色一变,这会儿可不再给秀才公脸面:

“有人作弊!上枷!”

大盛律规定,凡有夹带着,需上枷后在考场外罚跪,以儆效尤。

九天六夜,不饮不食。

随后,那考生如丧考批的被拖了下去。

或许,他方才不争不抢,还会安全入内。

然而此时后悔也无济于事。

徐瑾瑜并不知身后发生的风波,等他寻到了自己的座号入座之后,不由一愣。

嚯,难怪人家不会查的那么仔细,原来一旁一直会有一个兵将一直盯着考生的。

要知道,前面的考试时,也至多是一名兵将盯四个学子,哪里有此刻这位“贴身保镖”盯得严呢?

不过,徐瑾瑜对此倒是无所谓,他与自己面前的兵将对视一眼后,缓缓挪开了目光,打量着考棚的周围。

嗯,这里有两处适合挂上油纸布,下雨也不怕了。

徐瑾瑜想着,便直接动起手来,左右这会儿还未开考。

等到天彻底放亮之时,那熟悉“龙门关”又响了起来,徐瑾瑜终于目不斜视,正襟危坐起来。

乡试,开始了。

本次乡试由翰林院掌院主考,试题也是经过翰林院剩余数十名官员汇总而成。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杂!

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书五经的考核,就已经被这些一路披荆斩棘考上去的翰林大人们玩出了花儿。

第125章

比如本场次题, 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唯性。

就短短两个字,可是却让多少考生都没有一定点头绪。

唯性,唯者, 单也;性者,生性也。

只单单从这两个字眼来辨,只会单纯的以为出题人要考生以人之生性为题,从人性善恶入手。

而这,就是考题的第一个坑,当然幸运的是,因为其太过明显, 出了一些学问实在不扎实的会掉坑外, 但大部分考生都不会被其干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