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285)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花香……是女子?

“瑜弟,这个程飞也太谨慎了吧?这里头光的跟个蛋似的,什么都没有!”

赵庆阳甚至举着蜡烛,连床底下都给翻了个遍,那熟练的模样,看的武安侯都嘀咕:

“镇国公这是培养世子呢,还是培养贼呢?连人家床底下的地都想翻!”

赵庆阳有些不服气道:

“侯爷说的这是什么话,我这叫认真!我们家老头说了,干什么事儿都得认真,认真才有好结果!”

“认真?那要不我给你取个铁锹来,你挖来看看?”

“也不是不行!”

“……”

等徐瑾瑜回过神来,两人那叫一个吹胡子瞪眼,武安侯看到徐瑾瑜终于抬头了,直接“告状”:

“徐小郎,你看看这赵家小子,一点儿也不知道尊老!”

“那您损人的时候也没留情啊!再说,您又不是我老赵家正牌祖宗,我尊哪门子老?”

“好了好了,两位先别吵了。”

徐瑾瑜颇有几分头疼,随后请二人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通,徐瑾瑜不由无奈道:

“庆阳兄倒不必去挖开地面看,这帐子并不如何隔音,且营中一直有将士巡逻,程飞若要在地下藏物风险性太大并不划算。但,庆阳兄认真做事的态度确实值得称赞的。”

徐瑾瑜这话一出,赵庆阳面上的表情立刻由阴转晴,看着武安侯哼了一声:

“还得是我瑜弟好!”

武安侯正要说什么,徐瑾瑜忙道:

“当然,侯爷怕庆阳兄受累,故而提点一二,是您有心了。不过,您下次若是可以换一种方式,便可以皆大欢喜了。”

徐瑾瑜这话不轻不重,武安侯心里也舒坦了,这才点了点头:

“还是徐小郎会说话,我知道了。”

徐瑾瑜这才轻轻松了一口气,这端水大师可真难当!

等两人终于消停了,徐瑾瑜这才重又看着自己掌心的那红色香粉,缓声道:

“或许,我知道程飞想要掩饰的是什么了。”

武安侯和赵庆阳齐齐看向徐瑾瑜,眸子里的情绪出奇的一致。

徐小郎/瑜弟怎么又知道了?

他们看的真的是一个屋子吗?!

徐瑾瑜随后又拿过信封来,在自己掌心轻拍了几下,一些细小的红色粉末便落入徐瑾瑜的掌心。

“这是……”

赵庆阳有些犹豫,武安侯却撇了撇嘴:

“啧,毛都……这是香粉,等你以后取了媳妇就认识了!等等,程飞那小子有媳妇了?”

武安侯懵了一下,倘若程飞一直和女娘来信,但他能一直按耐不发,这得又多能忍?!

徐瑾瑜随后将剩下的几张信封也收集起来,慢悠悠道:

“这一回,还得请侯爷的人沿途为我搜寻各地的香粉了,这是银子。”

徐瑾瑜直接取出了一沓银票出来,银票面额不大,但若是采购香粉范本应是够了。

武安侯有些犹豫:

“怎么好?”

“这件事是我要查的,多出来的银子,便当是给您的人的劳碌费了。”

徐瑾瑜含笑说着,脑中却是武安侯那句连五两银子也要凑的话。

武安侯最终还是一咬牙,接了过来,半晌,才声若蚊呐道:

“那……等军费找回了,本侯就还你!”

徐瑾瑜并未纠缠,只随意点了点头,便转移了话题:

“对了,程飞是哪里人?”

“锦州,他是锦州人。”

武安侯这话一出,徐瑾瑜看向赵庆阳,赵庆阳顿时会意。

看来,接下来他的任务不光只是去调查运粮船的踪迹了!

不过,这繁重的任务不能让他退却,反而更让他跃跃欲试!

瑜弟已经为推算好一切,自己只需要按照他若指的方向去办就够了!

随后,徐瑾瑜收好信封:

“好了,现在再去问问那些和程飞相熟之人吧。”

因为程飞是叛徒的缘故,徐瑾瑜甚至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问一句谁平日与程飞交好,那些人便被直接推了出来。

他们有些是小兵,有些是将领,可在这事儿上都颇为忌讳,将领还好,有些小兵心惊胆颤之下,徐瑾瑜只起了一个头,他们便一股脑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倒了个一干二净。

武安侯头一次亲眼看到徐瑾瑜是怎么查案,心里那叫一个啧啧称奇。

这场询问,因为程飞一路摸爬滚打着爬上来,涉及人员过多,一直持续到了晚饭时才结束。

……

所有的事宜都如同转动的齿轮,缓慢的运转着。

第二日,赵庆阳收拾妥当后,从带出来的队伍中,点了五十人出来,离开了军营。

而这五十人中,李寻赫然在列。

也就在宁州边境的驿站时,一直自北方而来的鹰重又展翅南飞。

然而,夜色朦胧中,那只鹰飞了一里地后,一支离弦的箭便正中其身!

不知过了多久,一只手捡起了那只缩在树下的鹰。

第143章

时间如流水, 一晃已是半月。

“徐小大人,这是您的午饭。”

自赵庆阳走后,随着宁州气候的森冷, 徐瑾瑜能不出帐子就不出帐子。

赵庆阳对此也直接安排了人来照看徐瑾瑜的饮食起居,卢千便是镇国公府给赵庆阳准备的人之一,也是赵庆阳特意留给徐瑾瑜的。

“有劳了。”

徐瑾瑜放下了手中的书,起身道谢,卢千看着徐瑾瑜眼睛都有些红血丝了,不由道:

“徐小大人,您别怪小人多嘴, 这书啊, 总有能看完的时候, 可这眼睛却只有一对儿, 您可要仔细眼睛!”

徐瑾瑜闻言笑了笑:

“多谢记挂,下午我便不看了, 正好去主帐听听消息。庆阳兄这人是走了, 可这魂儿还留了一半在这儿呢。”

卢千听了徐瑾瑜的打趣,不由红着脸挠了挠头:

“小人怎么能跟世子比, 就是, 就是世子千叮咛万嘱咐, 让小人照看好了您,小人可不敢懈怠。”

徐瑾瑜不由摇头失笑:

“你这可不是不敢懈怠,这是太尽职了些。罢了, 今日午饭吃什么?”

“是萝卜汤泡饭。”

卢千说着, 打开食盒, 将一碗简陋的饭食拿了出来,徐瑾瑜看了一眼, 果然米又少了。

而且,这半月以来,大多都是汤泡饭,最起码可以让兵将们在用饭时混个水饱。

据武安侯所言,这些糙米也是由宁州的百姓在三月前集体捐赠给军中的。

可宁州百姓这么些年,也都过的十分艰难,两方同样艰难,却也只能在这等艰苦条件之下,相互扶持。

他们都清楚,唇若亡,齿必寒。

他们都在艰难的撑过,这个无比难以度过的冬日。

徐瑾瑜没有多言,只是安静的用完了一碗饭,漱了口,这边起身准备去主帐。

卢千忙拿来斗篷给徐瑾瑜披上,轻声道:

“徐小大人慢些,外头正落雪,小心路滑。”

“好。”

徐瑾瑜点了点头,随后拿着一把伞走出了帐子。

对于卫家军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经常在军中走过的孱弱身影。

那程飞在卫家军密藏多年,这少年来了的第二日,就直接把人给揪了出来。

这等手段,足以让他们谨慎对待,尤其是还有武安侯的敬重。

“徐小大人,您来了?快请进,侯爷吩咐了,您来了不必在外头等候。”

随着温度降低,人体对于阳气的消耗,还阳丸的功效也随之减弱,徐瑾瑜的面色也变得苍白透明起来。

武安侯前两日和几个下属商议事情时,下面人不知事,让徐瑾瑜在外略等了一刻,等武安侯结束请人进去时,差点儿没吓出个好歹。

那赵家小子走时跟个老妈子一样唧唧歪歪,啰啰嗦嗦了一大堆,张口闭口都是他瑜弟身子不好,让他多照顾。

可是武安侯也没想到人身子能差成这样!

“有劳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