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307)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徐瑾瑜何尝不知两位友人的良苦用心,这会儿他也放松了下来,思武兄说的对:

幕后之人再如何图谋颇深,那不是还有圣上撑着嘛?

天塌下来,还有一个高个儿的顶着!

自从来了边疆后,便一直没有歇过的徐瑾瑜开始咸鱼起来。

因为有“中毒未解”的名头在身,徐瑾瑜咸鱼的心安理得,就连对于两方领头人的审问也直接交付给武安侯和魏思武。

武安侯对于守关人是恨的咬牙切齿,差一点儿,十万兄弟就要和自己以身殉国!

就算是凌迟也不足以让他消除心中的怒火,要不是为了守关人口中的信息,武安侯都想直接给他来一套十大酷刑!

而在武安侯的严刑逼供之下,那人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儿都一五一十的吐露出来:

“我,我们的任务,便是负责摇,摇光与开阳大人的联络,与,与拦住所有宁州至外界的所有军中消息。

宁州青田郡的都尉、锦州知州、锦州……这些都是我们的人,我知道的就是这些,求侯爷给我一个痛快吧!”

那人自诩聪慧,可却第一个卖了自己的主上。

武安侯随后又厉声问道:

“开阳是什么人?”

“我,我也没有见过开阳大人,就连信鸽,也是开阳大人调教好交给我们的。”

“狡诈如狐!简直狡诈如狐!”

武安侯恨声说着,随后看着卑躬屈膝,一脸哀求的守关人,冷声下令:

“不许让他死!他需得尝尽所有酷刑,才能抵消一二将士们此前所忍受的种种苦难!”

而守关人在供述中,还说出了一件,足以让程飞目眦欲裂,心如刀绞之事——

“阿月姑娘早就在送到主上安排的地方将养之时,不过数月便郁郁寡欢而亡。

阿月姑娘的信件啊?那应该是当时伺候的婢女代写罢了。”

短短两句话,让这段日子,一直浑浑噩噩的程飞如遭雷击!

所谓剜心之痛,不外如是!

“她怎么,怎么会不在呢?侯爷,这是你惩罚我的对不对?这些都是假的,对不对?对不对?!”

程飞彻底疯了,每天睁开眼睛,抱着柱子,便喃喃的说着:

“阿月,阿月,我们再也不分开,再也不分开了……”

但程飞有时候也有清醒的时候,而在清醒的程飞口中,武安侯竟然得知了关于开阳的线索!

“程飞说,开阳是一个女子。”

武安侯说这话的时候,只觉得匪夷所思,程飞如此,也不过为七星之末,而他的上线,竟然会是一个女子!

徐瑾瑜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没有表现出惊讶,女子与男子本就不差什么。

“程飞,也算是尽了他最后一点儿用了。”

三日后,程飞死了。

军医说是心脉寸断而亡,武安侯吩咐人,一卷草席,随意在玉郡城外寻了一个地方埋了。

他本不该葬在大盛的国土之上,现在,即便是他的魂灵,也该好好看着:

他之所求,终不得见!

至于由魏思武申的黑衣人,嘴倒是比守关人硬的多,可魏思武在刑狱司浸淫这么久,手里不缺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手段。

如此酷刑下来,那人也终于吐口,他乃是主上为了防止摇光得知阿月死讯后反叛的后手。

“……一旦摇光心生反意,我便可杀了他,借机上位,只可惜,咳咳,只可惜军中竟有徐瑾瑜那等人物!

不过,纵使他殚谋戮力,令尔等续上一时气数又如何,盛国,气数将尽了——”

第152章

除夕的到来, 将军营之中所笼罩的血色消除殆尽,将士们都一片欢欣,火头军营更是一大早起来就忙的脚不沾地。

军营不比它处, 可难得能过这样一个舒心年,将士们一早起来都在自己的帐子外披红挂彩。

就连一直咸鱼的徐瑾瑜出去遛弯的时候,都被胆子大的将士们拉住,红着脸,像是生怕吓着他似的小声说些话。

等到最后,徐瑾瑜才明白原来他们是想要自己写副对联出来。

“吾等能有今日之喜,全赖徐公, 不知徐公可方便赐下墨宝, 吾等定悬挂帐前, 日日观摩景仰!”

说话的是军中最会说话的一个人, 而徐瑾瑜也思及自己这段时间似乎在学业之上有些过于倦怠,这可不好, 遂一口应下。

“自无不可, 只要诸君不嫌弃,我便献丑了。”

徐瑾瑜这话刚一出口, 下一刻将士们直接就围了过来:

“徐公!还有我们!”

“还有我们!”

“我们也想要!”

徐瑾瑜突然体会了捡了一只猫后, 收获了一整窝的感觉, 但最后将士们还是在你争我夺之下,决定请徐瑾瑜写十副对联就好,分别挂在这些年中功劳最大之人的门口。

军中讲究强者为尊, 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众认可, 而徐瑾瑜对于这个安排也欣然接受。

不多时, 将士们直接抬来了一个长条案,红纸铺好, 黑墨磨好,那架势让徐瑾瑜一时都有些不好意思。

随后,他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之中,提笔饱蘸浓墨,深吸一口气,一挥而就——

“十载磨枪砺剑,护山河无恙!

一朝业铸玉书,展凌云壮志!

横批:丹心卫国。”

不知是谁轻轻念了出来,周围的将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忍不住红了眼。

是啊,这一次他们胜得太快,让他们已经都差点儿忘记了曾经十年的苦守。

可他们忘了,徐公却没有!

徐瑾瑜并未停笔,之后又连书九副对联,字字句句皆是对于边疆将士们十年苦守边疆的赞美之情,一时让将士们又激动又动容。

等到徐瑾瑜好容易写完了十副对联,忙趁着大家都在比一比谁的对联更有气魄,更显豪迈之气时,悄悄溜走了。

此战之胜,在他看来,功不在他,而在一直苦守的将士们。

他们,是该好好欢庆的。

等到除夕大宴之时,武安侯将徐瑾瑜等人请入上座,他一脸喜色的看着众人,长长吐出一口气,意气风发道:

“今夜是除夕之夜,也是本侯与诸君度过的最痛快、最自在的一个除夕!这个除夕,我们不必担心越贼的窥探,不必忧心城外百姓的安危!

今日,吾与诸君同贺与此,请诸君举杯,一敬圣上圣心通明,挂心支持——”

“敬!”

“二敬宁州七郡百姓捐粮赤诚之心!”

没有宁州百姓的支持,他们也无法撑到徐小郎他们的到来,是以武安侯认为他们很该在此刻感谢宁州所有百姓。

承蒙不弃,同守山河。

“敬!”

将士们声音也变得低沉起来,显然是想到了当初的种种。

“最后这第三敬,敬徐小郎智计双绝,力挽狂澜之功!”

武安侯站起身,举杯郑重的看向徐瑾瑜,却微微躬身。

若无徐小郎,便无卫家军!

徐瑾瑜惊了一下,随后忙起身避过,他端着手中的酒杯,抬眸看向武安侯与一旁的众将士,朗声道:

“可吾以为,此战之胜,离不开在场所有人的努力,若要敬,便该敬在场的诸君,敬当初不曾放弃的诸位,敬当初以血肉之躯守卫山河的……英魂!”

“英雄不朽!吾请诸君同饮此杯!”

徐瑾瑜这边话落,眸子晶灿的看着众人,下一刻,所有人举起酒杯,一气喝下,端的是气势恢宏,彰英雄气概!

武安侯说罢开宴词,众人立刻自在热闹起来,徐瑾瑜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以茶代酒,可将士们还是都纷纷想要敬他一杯。

等到最后,徐瑾瑜的膀胱实在承受不住压力,连忙告饶,众人善意一笑,消停了下来。

武安侯在一旁喝着酒,眼神朦胧的看向身旁终于清静下来的徐瑾瑜,酸溜溜道:

“徐小郎啊徐小郎,枉我与你共事这么久,你给那群小子写对联,怎么也不给我写一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