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06)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方才徐瑾瑜用的那顿饭,不管是做工还是用料都极其讲究,而姜兴脸军中都可以给他养一个这样的厨子,足以想象其平常生活有多么奢靡。

这会儿,万籁俱寂。

赵庆阳也将用过的碗筷送了回去,帐中只有徐瑾瑜沉静的呼吸声,以及间或的书页翻动的声音。

不知何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徐瑾瑜动作微微一顿,随后外面便传来了一声轻之又轻的声音:

“徐大人,末将可能进来?”

声音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徐瑾瑜怔了怔,随后道:

“请进。”

下一刻,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那张黝黑的面庞之上满是风霜,唯独那双沉静的双眼里,不知何时已经染上了几分晶莹的泪花:

“徐大人……”

“徐……”

“大郎啊!”

徐远山克制着自己的声音,即便是这会儿的几句话斗因为他的克制,带上了几分哑然,若非是徐瑾瑜耳力后,只怕他都要听不见。

此刻,徐瑾瑜那双漂亮的桃花眼中,虽然看似平静,可却不知何时,已经微红了眼眶。

“爹。”

“终于找到你了。”

徐瑾瑜的声音虽然带着几分激动,可也仅限于这座帐子。

父子二人久久的凝视着彼此,帐外巡逻的脚步声还在耳中,帐内的二人用掉了平生所有的自制力,这才堪堪未曾让自己失态。

徐远山只激动了一会儿,随后,他便冷静下来:

“大郎,你快带人离开这里。姜兴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那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他还与乌国勾结,不是可以深交之人!”

徐远山飞快的说着,出门在外七载,他已经磨练出了一双好眼力,只可惜当初的自己还是有些太过年轻,这才……

徐远山用力的抿紧了唇,几乎抿成了一条线:

“走吧,大郎。”

徐瑾瑜听了徐远山的话,也平复下激动的心情,父子二人都不是感情用事的人,这会儿徐瑾瑜请徐远山坐下:

“爹,我们坐下来慢慢说。”

“这,姜兴……”

徐瑾瑜垂下眼帘,淡淡一笑:

“爹尽管放心,我虽然带的人不多,可他若想偷听,也只会听到我想让他听到的。”

徐远山闻言一顿,随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过来时,似乎确实是有些太过顺利了。

想到这里,徐远山这才心中一定,看着徐瑾瑜的眼神里满是欣慰:

“大郎长大了。不过……爹离家七载,你怎么便入朝为官了?”

“爹不在家,娘她们都惦记的厉害,我寻思做官指不定能找到爹。”

徐瑾瑜玩笑的说着,徐远山却立刻皱眉道:

“胡闹!官场水深,大郎你要是有个差池,爹还不如就死在战场上!”

“爹!”

徐瑾瑜声音落下,徐远山闷闷的低下了头,徐瑾瑜这才道:

“方才只是一部分原因,至于其余原因……”

徐瑾瑜三言两语将自己选择科举的原因简单说了一下:

“……事情便是如此,临安侯府势大,当时我不能与之硬碰硬,可若是我随他们回了侯府,您又不在家,家中没有男丁,娘她们只怕要为人鱼肉了。

爹若是心里记挂弟弟,待回京后,我会想办法让爹你们,一家团聚。”

徐瑾瑜顿了一下,如是说着,可是下一刻,便被徐远山直接抱住,抱的紧紧的,蒲扇大的手掌在他背后一拍:

“大郎,你说什么?!你是我徐家的儿郎!这辈子都是!”

这是自己当初顶风冒雪,用尽全力,豁出命来留下来的孩子!

徐瑾瑜随后,也抬起手,轻轻的拥住了徐远山,他低低道:

“爹,我好想你。”

他记忆中,那个在暴风雪中,打熊归来的伟岸的身影,终于在这一刻重叠。

原来,这就是有爹的感觉。

父子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现在还有姜兴这个心腹大患未除,二人只是克制的表达了一下思念,又话了几句家常,随后徐瑾瑜这才正色道:

“爹,方才您说姜兴有问题,您,是不是知道什么?”

徐瑾瑜本是不报什么希望,但没想到,徐远山还真的点头了。

“我见过姜兴给乌国人送东西。”

徐远山这话一出,徐瑾瑜立刻抬眼看去,徐远山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道:

“六年前,盛乌之间有一场大战,当时我还在郑家军中,因为一次战役失利,同袍战死,我被围困在一座孤山中十日。

十日后,晋州军援驰,我被姜兴救了出来,当时便力竭晕倒了。许是因为见我晕倒的原因,姜兴与乌国人的交谈并未避着我……”

徐远山缓声说起当年之事,这件事乃是这六年间一直悬在他头顶上的利剑。

“我也曾想要传信回京,可是……所有经过青州的信件都会被查阅。”

他又哪里敢轻举妄动?

甚至,他生怕哪一日姜兴知道了此事,会给家人招惹麻烦,他连一封家书也不敢送去!

多少次,他在劝慰军中将士之时,又未尝不是在安慰自己?

只要坚持,终有一日他会与家人团聚。

第202章

徐远山的言语十分质朴, 很多话他都压在心底未曾流露,只是偶尔定定的看着徐瑾瑜出神。

他在从徐瑾瑜的身上,想象远在京城的其他家人们。

徐远山说完了自己知道的信息之后, 他旋即认真的看着徐瑾瑜,声音带着几分沉重。

“大郎,你的来意……爹都已经听说了。圣上他如何做想爹不敢揣度,但平重此地不宜久留。

凉州虽险,可郑将军作风有度,此刻与姜兴一处,才无异于与虎谋皮啊!”

徐远山也不曾预料到, 自己有朝一日与家人团聚之时, 要说的不是什么倾诉思念的话语, 而是不得不催人离开。

这会儿, 徐远山一番话说完,却忍不住哽咽住, 此一别, 不知再聚又是何年。

可下一刻,徐瑾瑜伸手握住徐远山的手, 少年的手细白瘦长, 但也一时无法握住徐远山那饱经风霜, 裂纹密布的黝黑大手。

徐瑾瑜的目光在徐远山的手上停顿了一刻,随后他方才开口:

“爹,既然已经知道姜兴手握晋州军却不老实, 他是凉州后最后一道屏障, 我岂能容他?

圣上命我为凉州节度使, 掌二州调兵之权,姜兴不除, 则失一州稳固!”

徐远山心头一震,他嘴唇嚅了嚅:

“傻孩子,你……”

凉州将失,迫在眉睫,圣上或许只是把你当了一颗马前之卒,否则……又怎会让你去闯这必输的战局?

按大郎所言,他今年也才堪堪入仕,圣上何至于将这样的“重任”交给他?

徐远山犹豫再三,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徐瑾瑜这会儿理智回笼,看到徐远山这幅模样,便知道他的顾及,不由微微一笑:

“爹,放心吧,我既然敢来,便有万全之策。只不过,这两日还请爹依照原样行动,莫要打草惊蛇。”

徐远山是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他看着孱弱,可若是决定了什么,那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当下徐远山叹了一口气:

“好,有用得着爹的地方,你让人来说一声。”

徐远山随后,站起身,眷恋的看了一眼徐瑾瑜,他练兵之时的无意一瞥,竟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人,让他早就心都飞了。

这会儿看到真人,这才终于安定下来。

徐瑾瑜看着徐远山,忽而一笑:

“爹,你练兵的模样真俊,娘看到都会认不出呢!”

方才还镇定自持的汉子,那黝黑的面庞已经泛起了红光,随后忙不迭的走出了帐子。

大郎这孩子,多年不见,嘴也忒甜了!

徐瑾瑜见状,不由莞尔。

等徐远山离开后,徐瑾瑜这才靠回椅子,未使用的茶碗在他的指尖下,滴溜溜的转着圈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