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30)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此前,我大盛便是如此,怎么如今到了殿下您身上,您便执迷不悟起来呢?”

三皇子沉默许久,这才哑声道:

“徐大人的教诲,本殿定当铭记在心。”

朱阿赞昏迷不醒,三皇子从他身上翻出了印信,在和谈文书上盖上了双方的印信。

自此,四皇子终于重新恢复了自由之身。

边关的落日美的格外的动人心魄,赤红如血的余晖洒落在三皇子等人的身上,可惜他们此刻无人欣赏这等壮丽的美景。

朱阿赞气势汹汹的来,却被躺着抬走,而他们原本的大本营原城这会儿彻底落入了盛军的手中。

三皇子途径原城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盛军并未对原城的百姓烧杀抢掠。

可这些都与他无关了。

三皇子沉默了一路,而四皇子也在回程的途中看到这一幕时,忍不住抱怨道:

“三皇子,我听说原城时被盛军打下来的?你们怎么能把原城丢了?真的太没用了!”

三皇子脚步一顿,他定定的看着四皇子,一字一顿道:

“那也总比被你拱手让人的好。”

“三皇兄,你这是什么意思?”

四皇子勃然色变,三皇子冷冷的看着他:

“你写过什么,你不记得了吗?你不记得,你的笔迹也不会作假。”

“你怎么知道?还有谁知道?!!”

四皇子急急的追问着,三皇子却只是扯了扯嘴角,不语。

不多时,朱阿赞终于幽幽转醒,等他看到只是头顶少了一撮头发的四皇子时,二人忍不住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殿下您受苦了!”

“多亏仪官救我!三皇兄前去盛军军营也不想着搭救本殿,若不是仪官您,本殿就要回不来了!”

“胡说!殿下放心,王上惦记着您,您自然能安然归来。”

四皇子这才破泣为笑。

乌军的万人大军并未被直接放出来,这会儿一行人一面防备着野外的野兽,一面一步也不敢停,一直等到天亮,这才走到了原城之后的显城。

又经过一番折腾后,三皇子连休息否来不及,便招来了退居显城的剩余兵将,询问此番战役。

“回殿下,那些盛军的箭上也带了落雷,那些箭甚至都不用射到城门上,顷刻间便将城门炸的四分五裂,原城四门尽数被破,属下等不得不借机突围啊!”

三皇子闻言,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他不由疲倦的揉了揉,他来原城这些年所有的基业都已经毁于一旦了!

但即使如此,他还不能停。

两万兵将又损失了五千,他们走得急,粮草也尽数便宜了盛军,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调度。

除此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件事——互市。

“仪官,本殿以为,而今最重要的一件事,应当是与盛国商议互市之事。”

“我大乌才元气大伤,三殿下这般是想要绝了我大乌的气数啊!”

朱阿赞看着三皇子的眼神冷漠了起来,三皇子却不由皱眉道:

“仪官以为本殿所为是为了什么?若不开互市,不与盛国签订盟约,那他日显城岂不也是盛军想来就来之地?他们有落雷在手,何处去不得?”

朱阿赞不由一顿,但还是不由道:

“我大乌本就金银矿匮乏,此时若开互市,只怕……”

“如今的盛国皇帝并不好战,互市若开,对我们利大于弊。”

三皇子认真与朱阿赞分析利弊,朱阿赞听后片刻,却让人请来了四皇子,笑着问:

“四殿下以为互市当不当开?”

四皇子一听要与盛国共同构建互市,直接炸了:

“那徐瑾瑜就是黑心肝的,与他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可若不如此,显城只怕也将危矣!为长远计,与我大乌也当颇有助益!”

三皇子据理力争,四皇子闻言却不由撇了撇嘴:

“三皇兄以为这一次重开互市,那徐瑾瑜便会轻易松口不成?”

“是,他是不曾轻易松口,但他亦有开设互市之意。”

三皇子抿唇说着,四皇子不屑的笑了笑:

“那他的要求是什么?”

“他要……当初杀害大盛押粮官一干人的罪魁祸首。”

三皇子这话一出,朱阿赞直接便指责道:

“殿下说这话也不怕寒了我大乌勇士之心?若无这些勇士,如何滋养我大乌这十余年?”

“他们会理解的!这些日子我与那徐瑾瑜打交道多次,此人看似温良,实则心狠手辣,市侩非常。

此前与之和谈乃是为四弟之事,如若互市真等他提出,只怕又会重新上演原城之事呐!”

三皇子语重心长的说着,朱阿赞想要反驳些什么,可是此番确实是因为他一时冲动,让大乌损失惨重。

“且,这些日子,盛军已经开始占据原城,待到他们整军结束,只怕就来不及了!”

四皇子听到这里,脸上也不由闪过一丝畏惧,但即使如此,他还是嘴硬道:

“罢了,我说不过三皇兄,既然三皇兄执意如此,那便全权交给三皇兄处理吧……左右我这辈子都不愿意再看到徐瑾瑜那张脸了!”

美则美矣,可却是个玉面修罗,看一眼要人命呐!

朱阿赞看四皇子这般,犹豫了一下,也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辛苦三殿下操持此事。”

随后,二人一前一后的离开了。

四皇子一回到自己的屋子,直接让人招来了当初屠杀大盛押粮官的主犯:

“你这两日找机会去外面躲着,三皇兄可能会对你下手。”

“什么?三殿下他……”

“这是盛国人的要求,不过若是寻不到你,三皇兄自有解决的法子。”

“是,多谢殿下救命之恩。”

那人离开后,四皇子又寻来心腹,他面色阴沉,扶着腰坐在了垫了软垫的椅子上:

“本殿落马之事查的如何了?”

“回殿下,已经有眉目了。”

……

而另一边,这些日子,郑家军一面陆陆续续的迁移至原城,一面开始接收整顿乌国人送来的东西。

这里头光银两便已经有百万两,至于牛羊更是数不胜数,不过因为牛羊数量太多的缘故,即使要原城本地的百姓去照料也照料不过来。

所以,这些日子郑家军里杀牛宰羊,好不热闹。

乌国的牛非耕牛,倒是让兵将们过了一把牛肉瘾。

这日,徐瑾瑜吃着自来到这里的第一口牛肉面,心情颇为愉悦。

听说因为盛军并未对当地百姓施以恶行,所以这一次牛羊过多亦有当地百姓自告奋勇帮忙饲养照料。

最起码,之后在原城这片区域,可以品尝到牛肉的滋味了,如若以后互市开放,两国关系平稳的话,在京城品尝到牛肉也不是梦。

“哎呦,我的徐大人呐,您还坐的住啊!这一次,乌国人应该恨死咱们了,虽然说有火弹震慑着他们,可若是他们之后来阴的,骚扰屠杀百姓可如何是好?”

“由恨生畏,郑将军,该急的不会是我们。”

徐瑾瑜请郑齐坐下,让小兵也给郑齐端了一碗牛肉面过来:

“郑将军这是刚操练完吧?边吃边说。”

郑齐点了点头,灌了一杯凉透了的茶水:

“多亏了徐大人,我倒是没想到,这原城竟是个练兵的好地方!难怪那乌国三皇子舍不得呢!什么母家祖地,我看是舍不得这么好的地盘!”

“秋日渐凉,将军还是不要喝凉茶了。”

徐瑾瑜示意小兵换了茶水,随后微微一笑道:

“舍不舍得的,现在也是咱们得了。况且,三皇子不是那等驽钝之人,想必也不会恨错了人。”

徐瑾瑜说完,慢悠悠的咬了一口牛肉,军营的大锅灶自然没有徐母的私家小炒美味,可是肉食丰腴多汁的口感仍让徐瑾瑜不由享受的眯起了眼睛。

“恨错了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