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36)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殿下,这般是否会有些冒险?如若盛军攻打显城,只怕我们会腹背受敌!”

“那位徐大人市侩非常,若利益不够,可不能让他出手!”

三皇子哼笑一声,这几日他卸去了所有心理枷锁,整个人意外的轻省。

他亦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一个人的市侩,能让他放心将后背交给他。

三皇子眼前闪过那个少年的身影,虽然二人相处的过程并不如何顺利,可若非是他,自己也无法走到今日这一步。

他不悔,甚至感谢少年的督促,让他看清了许多本就应该看清之事,做出一个早该做出的决定。

“阿娘那边可曾派人接她出来?”

三皇子驻守边疆,至今未娶,他唯一的牵挂,便是他的阿娘。

心腹闻言,不由低下了头:

“殿下,妃主不愿随属下离开王上。”

“什么?阿娘她……”

三皇子没有想到,自己的阿娘竟然选择了那个苛待他,忽视他,打压他多年的父皇!

三皇子痛心疾首,当下直接开始督促军队全速前进,因三皇子动身快,且近来调兵频繁,多数城池都还未反应过来便直接被三皇子占据。

而三皇子也不曾想过,自己竟然会直接长驱直入,直达王都!

原来是当初三皇子特意让人送回来的两个密匣,其中的互市文书让乌国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又开始祈祷自己的四子和仪官此行顺利。

而后,他看着那个有些奇怪的大匣子,顺手一打开,正好与四皇子那死不瞑目的双眼对了个正着,直接吓得丢了匣子,任由人头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丝毫没有记起那就是他最疼爱的儿子。

之后,其更是整个人受惊昏厥了过去,等他醒来,竟然直接口不能言,嘴巴歪斜,原是被那四皇子的头颅惊的中了风。

就这样,在御医的诊治之下,乌国王耗时半个月这才能开口说话。

与此同时,三皇子已经兵临城下!

“将,将宪妃,带,带到城墙之上!吾,吾倒要,倒要看看,他敢不敢,敢不敢对着自己的亲娘动手!”

一场昏厥,仿佛透支了乌国王所有的精力,他的声音如同破了风箱一般,漏着风。

随后,乌国王僵着半边儿身子让人将他抬上了城墙,乌国王早就已经没有了一月以前的深不可测,整个人瘦的很快,如同一张人皮包着骨头一般,颤颤巍巍的指着宪妃:

“你看看,你看看你的好儿子!这是,这是要逼,逼宫啊!”

乌国王吃力的说着,而宪妃却顺着城墙,有些吃力的朝外看去,只不过城墙太高,三皇子又不曾靠近,宪妃只能远远的看着那鲜红飘扬的纛旗正在步步逼近,她笑了起来:

“好孩子。”

乌国王没想到,宪妃竟然能笑的出来,当下又气又怒,直接挥手道:

“来人,将这个贱妇压至前来,告诉那个孽障,他若再敢向前一步,吾便用这贱妇祭旗!”

随后,宪妃直接被两个内侍架着,半边身子探出了城墙。

与此同时,乌国王的话已经传至三皇子,那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的军队,竟然真的停下了。

乌国王见状,哈哈直笑,那嘶哑难听的笑声在城墙之上回荡:

“哈哈哈哈!吾,吾便知道,那孽障是,是做不得帝王的!凡为帝者,妇人之仁,必,必将功败垂成!

告诉那孽障,吾,吾要他退兵百丽,否则,否则便将那贱妇悬至城墙外示众!”

乌国王这会儿看着下面的大纛旗,眼中仿佛有火焰燃烧一般,他恨极了这个儿子!

这会儿,他甚至不惜用一介妇人性命要挟,自今日过后,他的名声也算是彻底完了!

他即使如此,他也要那孽障不好过!

而三皇子在听到乌国王的要求后,眸色一沉,他看着那半悬在城墙之上的身影,抿了抿唇。

阿娘,这是儿子为你最后一次让步了!

“退兵!”

三皇子高呼一声,大军竟是真的如潮水般退去,而城墙上的宪妃拼命的寻找着儿子的身影,可却遍寻不得。

但最后,她释然一笑,直接用尽全身的力气,挣脱太监的钳制,直接踏上了城墙:

“王上,你用妾身性命屡次逼迫我儿退兵,可还记得当初正是你逼着尚未娶妻的他远赴边关?

从始至终,你从未想过我儿的生前身后事!后又派四皇子前往边疆,妾身虽是一介妇人,却也知您用意!

而今,我儿不堪受辱,您竟如此手段下作!我儿,是阿娘对不起你,让你生在这无情帝王家,你且做你想做的吧!”

随后,宪妃纵身一跃。

三皇子恰回头一看,登时目眦欲裂:

“娘!”

他以为,是娘不愿意离开父皇,却没想到……娘是为了让他反的名正言顺!

第222章

那一日, 乌国宪妃跳了城墙。

那一日,乌国三皇子血洗乌国王都皇宫。

杀父称帝,号金谟王。

自此, 金谟王用了不足一月,成功将半个乌国收入囊中,然而乌国王已逝,其余诸城若不臣服也迟早会被攻下,在加之这些年金谟王在边疆的种种功绩,大多百姓都欣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是以,之后陆陆续续一直有城池城主投诚。

而金谟王却先将这些事留中不发, 反而开始调度整个乌国的牛羊、马匹一类。

“王上, 您才登基, 何故先要处理这些琐事?”

曾经的心腹, 如今的近臣如是说着,金谟王闻言只是看了他一眼, 随即道:

“秋天快要过了, 冬天也将来临,与盛国的第一场互市交易吾必须重视, 否则日后恐留隐患。”

除此之外, 金谟王没有说的是, 看在盛国此番能这般守住两国邦交之谊的份上,他也不会轻乎了此事。

“这第一次互市交易,吾欲亲去。”

金谟王这话一出, 近臣立刻脸色巨变, 就差抱着金谟王的腿哭天抢地了:

“王上, 盛国有句话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您如今身份非比寻常, 何故,怎能以身犯险?!”

“以身犯险?”

金谟王笑了一下,随后他缓声道:

“若说惊险,此前一路奔袭王都之时惊不惊险?那时盛国与吾所在的显城相距不过百余里,可其说能谨守盟约,今日吾亲去一趟又何妨?”

如若当初盛国也派兵攻打显城,以显城的兵力、盛国那落雷神器,自不会有他今日。

当日盛国尚且未曾背后小人,今日他为王自不必怕他们耍什么阴招。

当然,金谟王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情绪,那少年的身影在他脑海缓缓凝实。

他应该亲自谢他一遭。

近臣听了金谟王的话,便知其去意已决,只能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办此事起来。

边关,原城。

这些日子,徐瑾瑜也并未闲着,自从互市重建之约正式签订,大盛这边也开始精心准备起本次互市的一应物资。

徐瑾瑜曾于成帝取信一封,两人密谈过本次互市的细则,最终成帝交给了徐瑾瑜一道密旨,准许徐瑾瑜在互市之事上便宜行事,各个州府必须全力配合。

是以等互市之约签订的第二日,徐瑾瑜便去信给附近几州的知府,请他们告知本州商会原城互市之事。

可是,大多数商人一听到原城二字,就被吓得连连摆手:

“大人恕罪,这原城可是乌国人的地界,小人,小人害怕此去不回啊!”

“正是啊大人,凉州当初差一点儿丢了,现在这互市签订,只怕是要堵乌国人的嘴,小人等皆是要养家糊口的,实在无能为力。”

“求大人高抬贵手,饶小人一命吧……”

商户们因为消息闭塞,纷纷叫苦不迭,无一人愿往,与此同时,附近几州的知府虽然知道大盛赢了,可心里也起了嘀咕:

“本官听说,这位徐节度使尚未及冠,可却一去乌国便连连获胜,如今更是要重建互市,也不知真假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