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55)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人与人的差距呦……”

“肃静。”

林浓熙安抚了一下众学子,随后给师信和宋真也奖励了五颗星星,一时间教学斋内气氛一片和乐。

等终于分完星星,已经是两刻钟后,林浓熙收起那温和的笑:

“好,接下来请诸君拿出《礼》来,我今日要学的是……”

林浓熙那颇有韵律感的声音响起,作为师者,他需要从一开始便正确的引导学生。

而作为科举必考的书籍,在所有的书籍都没有标注标点符号的情况下,需要由先生带领学生明句读。

以往科举之时,未尝没有学子未能拜得良师,反而被其误导,导致科举失利的例子在。

所以,即便此番有多名学子表示自己已经可以熟读四书五经,林浓熙还是要引着他们重新通读一遍。

而徐瑾瑜对于这个过程也是颇为喜欢的。他不同于别的学子,在这个过程中,他既是读,也是核实自己的标点符号标注有无问题。

很快,早课毕,正要下课的时候,林浓熙招徐瑾瑜来说话:

“吾观你在吟诵之时,与其余学子皆不一样,不知是何故?”

一个月了,林浓熙忍了一个月,终于问了出来。

他本以为是徐瑾瑜此前的先生或是教授不当导致的,可是这一个月下来,也该让徐瑾瑜学会吟诵的肢体表达了。

“先生是说……”

徐瑾瑜随便吟了一句《礼》中的话语权做摇头晃脑状,林浓熙随后抚须颔首:

“然也。”

“可是……这样会晕。”

徐瑾瑜多年的现代经验让他实在是无法改变,语气中不由带了一丝委屈。

林浓熙:“……”

林浓熙颇有些心累的挥了挥手,让徐瑾瑜离开。

此子确实惊才绝艳,可是这小毛病也忒多了!

徐瑾瑜有些莫名其妙的离开,等他到了膳堂的时候,师信和宋真早就已经占好了一张桌子。

“瑾瑜,这里。”

宋真招手示意,徐瑾瑜笑着上前,而正巧师信这会儿端了两碗汤过来:

“汤来了,瑾瑜今日想吃什么?”

“噢,信兄今日莫不是要请客?”

徐瑾瑜笑眯眯的说着,师信微微一顿,点了点头,直接随手拿了几颗星星放到徐瑾瑜的掌心:

“请瑾瑜吃。”

徐瑾瑜惊了一下:

“哪里能要这么多?再说,我不过是与信兄开开玩笑罢了。”

徐瑾瑜说着,摇摇头就准备将师信的星星还回去,可是师信却一脸坚定:

“送出去的东西,我不会再要。”

时隔这么久,这些日子彻夜苦读时瑾瑜的相助,早就不是他欠瑾瑜一道荤菜的事儿了。

宋真见状,也是抓了几颗星星一股脑塞进徐瑾瑜的怀里:

“信兄说的对,倘若没有瑾瑜相助,我二人也不会取得如此骄绩,瑾瑜就收下吧,不然以后我都无颜上门了。”

徐瑾瑜:“……”

有那么一瞬间,他是真的想直接把星星给宋真塞回去的。

“罢了,你们真是的!”

徐瑾瑜懒得和他们再掰扯,大不了以后三人一道用饭的时候他点两个荤菜就是了。

书院的一道荤菜就是一道大菜,在外面的酒楼都能卖一二两的那种!

一个人吃刚好可以吃完一整道,要是再来碗汤溜溜缝那就更完美了。

到时候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可由不得他们不动筷!

徐瑾瑜弯了弯眉,在荤菜前看了一圈,最后选了一道新上的糖醋里脊。

时下的猪都是未经过阉割的,所以猪肉特有的骚味很难去除,唯独这猪里脊吃着酸甜可口,外酥里嫩,也尝不到丁点异味,乃是近来学子们纷纷追捧的。

“小瑜,小瑜快来,这是婆婆特意给你新做的!”

花婆婆笑眯眯的说着,她在这儿盛饭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才入学没多久,就快把书院的荤菜尝个遍的少年郎哩。

尤其是这少年郎生的又俊,嘴又甜:

“那可真是谢谢婆婆了!还是婆婆懂我,今日下学和先生多说了两句,还以为要没有糖醋里脊了呢。

对了,婆婆,这回我让我奶特意多带了点儿寒瓜酱,又辣又好吃,完了给您送一瓶!”

“你这孩子!”

花婆婆笑眯眯的说着,却没有拒绝。

等徐瑾瑜端着那盘糖醋里脊回去的时候,宋真愣在了原地,师信也是不由抿唇:

“盛饭婆婆不是说没有了吗?”

他一早知道瑾瑜喜欢糖醋口,特意过来抢这道新菜都没有抢到。

徐瑾瑜眨了眨眼:

“是没有了,可是这是花婆婆重新的做的!”

师信/宋真:“……”

“瑾瑜还真是走哪儿都不会吃亏啊!”

“一道尝尝吧,这新出锅的糖醋里脊可和那些放了一段时间的糖醋里脊不一样!”

徐瑾瑜说着,便尝了一口,顿时惬意的眯起了眼睛。

师信和宋真也犹豫着尝了尝,最后三人索性直接将菜拼到一起混着吃。

三个半大少年,没一会儿便将桌子上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又收拾好餐具,回教学斋的路上,宋真不由好奇的问道:

“瑾瑜,方才林先生为何叫住你?”

师信闻言,也看向徐瑾瑜,眼中藏着一分担忧。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

徐瑾瑜慢吞吞的讲述了一下原因,听的二人一默,宋真也忍不住道:

“说起来,我亦很好奇为何瑾瑜可以做到吟诵之时,身挺不动,气清中直。”

第33章

“说起来, 我也很好奇,你们那样吟诵,真的不会头晕目眩吗?”

徐瑾瑜诚恳发问, 师信,宋真具是沉默了一下,然后慢吞吞道:

“古往今来,素来如此。”

“若无吟诵之姿,吾等何以明句读?”

徐瑾瑜悟了,原来,大家之所以摇头晃脑, 只是为了在合适的停顿处加深记忆罢了。

不过, 观师信和宋真所言, 好像……他们也并不是不晕的哎。

“话说, 瑾瑜诵读之时,难道不会因为句读问题读不下去吗?”

宋真如是问着, 心里却是有些苦恼的, 他亦觉得吟诵使人头晕,可若不吟诵, 句读不明, 才是读书大忌!

说话间, 三人已然回到了教学斋,徐瑾瑜直接抽出了《易》经,那上面的标点符号具都已经尽数完善妥当。

“信兄, 真兄, 打开看看。”

师信和宋真有些不解其意, 随后二人一同翻开了首页,然后便下意识的睁大的眼睛:

“瑾瑜的书为何与我等不同?”

“这上面奇怪的墨点又是什么?”

徐瑾瑜听了后, 只是笑:

“信兄,真兄,不妨再看看?”

师信起初以为是徐瑾瑜的书是瑕疵品,可是随着一页一页的翻过去,每一页都有墨点的存在,让他一时心中奇怪。

再加上这本书在三人的努力之下,基本上已经滚瓜烂熟,这会儿师信几页翻下来,面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倘若他没有看错的话,这些奇怪的墨点停留的地方,正是每句该停顿之处!

师信对于自己这个猜测,只觉得大脑一阵轰鸣,心脏擂跳,他下意识抬眼看了徐瑾瑜一眼。

少年依旧是那抹风轻云淡的笑,师信却艰难的咽了咽口水。

瑾瑜,他到底知不知道他给他们看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科举兴起至今不过数百载,而这数百载间,无人敢对于圣人言做以改动。

一个小小的墨点,却意义重大!

师信直接将书放在桌子上,低声道:

“瑾瑜对我二人信任至此,但此事事关重大,我……”

师信的未尽之言,徐瑾瑜已经悉数明了,反观宋真还有些迷迷糊糊:

“信兄在说什么?这不过是一些被墨点染了的书籍罢了。瑾瑜为何……等等,这墨点的位置是否有些太巧合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