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现代后,我成了学神(125)

作者:江雨声 阅读记录

“你就吃这个?”拜姆林嫌弃地看了几眼,一边脱斗篷,一边问,“吃这些玩意儿,你的脑子还转的动吗雅科夫。”

雅科夫列维奇冷笑一声:“比你这个不到五十岁就放弃数学的人要好得多。”

“别这样,老同学。”拜姆林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帮我审个稿子,我这几天帮你做饭怎么样?”

雅科夫列维奇,拜姆林能想到的最可靠的审稿者。他的老同学,几何领域的不败神话,阿利铎唯一活着的数学传奇。

数学三大奖——麦田奖、德沃克奖与马缇契卡奖——他都被提名并且成功夺得奖杯。但是,这三大数学家他只去了德沃克奖的颁奖现场。

因为那一年的德沃克奖在阿利铎他的家门口举办。

更早一点的麦田奖,因为选择了在热带国家举行,雅科夫先生拒绝从寒冷走向炎热,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拒绝出席。最后是麦田奖那届的组委会亲自上门送的麦穗与奖金。

而后晚一些的马缇契卡奖,则更要倒霉一些。

雅科夫列维奇提名的前一届,马缇契卡放弃了一个第三世界诞生的成果,照例选择了他们的盟友。这在那年的组委会看来,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过去的几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结果下一届雅科夫列维奇提名,他直接选择了拒奖。他不需要、更不喜欢这样一个怀抱偏见的奖项为自己加冕。

这一举动引起了数学界的轩然大波,但很显然,马缇契卡奖并没有选择改变。

数学家里多怪胎,而雅科夫列维奇是其中最怪的那一个。看看,麦田奖没得罪他,不也因为路途太远而差点被拒吗?

大家就这么混着混着,也把日子过了下来。

只是雅科夫列维奇从此变得更加的离群索居。要不是拜姆林和他有幼时的交情,真未必能寻到他。

“哦老天,为什么沙发里会有泡面盒子。”拜姆林皱着眉拎起那个空荡荡的泡面盒,“你迟早有一天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死去。”

“论文呢?”雅科夫列维奇问。

“我就知道你会答应。”拜姆林哈哈大笑,从大衣的内口袋里掏出了早就打印好的论文本,“雅科夫,你要相信我。我会找你,肯定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论题。”

雅科夫列维奇根本不想听他废话,拿过论文就说:“你可以走了。”

说完,他翻开了论文。论文上的大字让他双眼一厉。

雪白的打印纸上,正印刷着《关于BSD猜想的证明》几个大字。

“现在居然还有人敢直接发这样的论文。”

拜姆林哈哈一笑,整理着乱糟糟的沙发说:“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所以这篇论文必须你来审。”

雅科夫列维奇却沉默了下来。

他看完了论文前言,才开口道:“你们觉得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他只是有这个能力。”

他说完这话,走到拜姆林刚整理好的地方坐下,埋头认真看了起来。

BSD猜想是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后的产物。它是一个数论里的世界之名难题,其本质是不定方程的有理解问题。自它诞生起,无数的数学家就对它报以了复杂的目光。

从最初疑惑的诞生,到引入L函数后的探讨,甚至费马大定理也是因此而被证实。到后来BSD最终版本的诞生,以及在L函数里对黎曼假设的运用……BSD带来的难题被不断突破,乃至于在L函数域里证明了它的弱猜想形式。

然而BSD猜想是一个不定方程的有理解问题。在有理数方面,它却一直没有得到突破。

眨眼几十年过去,遗留问题依然遗留。即便解开它的赏金已经达到了一百万布伊戈币,它在数学界里留下的疑难,却依然是那么多。

但现在,或许答案就在这一本薄薄的文件里了。

雅科夫列维奇一坐下去,就是整整六个小时的一动不动。

拜姆林早已习惯这位公认怪胎的老同学的种种坏习惯。趁着雅科夫看论文的时刻,他把这间不大的公寓粗粗打扫了一遍,甚至又套上了自己的大斗篷,哆哆嗦嗦的出去买食物。

雅科夫可以吃那些速成食品,拜姆林却绝不会委屈自己的味觉。

他买好了一周的食物,大包小包拎上楼时,雅科夫列维奇却依然是他出门时那样。拜姆林见怪不怪地钻进餐厅,当他做出了今天的第一顿饭,雅科夫列维奇才有了动作。

他抬起头,看着端着咖喱饭出来的拜姆林,问他:“他为什么突然转向了数论方向?”

拜姆林一愣:“你知道这是谁的论文?”

“wujiu的,我知道。”雅科夫列维奇说。

拜姆林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你怎么会知道?他这个问题如果提前找过你,我可就不能让你审稿了。”

“他的风格很好认。他的算式总是简洁优美。”雅科夫列维奇语带赞赏,“他发表的论文我都能背。不会认错。”

拜姆林简直被他惊呆了,他反应了好半天,才问:“那你说说,这篇论文到底怎么样?”

雅科夫列维奇安静下来,他低头看着手里的论文许久,突然起身大步走进房间,用力把门关了起来。

“砰!”

震耳的关门声震得窗边的积雪都落下一块,拜姆林端着饭走到门边:“你不吃饭啊?”

雅科夫列维奇毫无回应。

拜姆林无奈地耸了耸肩,端着自己的咖喱饭乐滋滋地坐了下来。

……

景长嘉还不知道,一篇论文让拜姆林飞向了地球另一边的阿利铎。

他写完论文后,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办。

比如回国的选择。

高校是个不错的主意。他在顿涅瑟斯已经见过最合适的培养学生的方法,也去生命泉见过了布伊戈最顶尖的实验室。

如果去高校的话,他相信自己能成为一个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老师。

但研究所也是他想去的地方。他想做的事,不管是新型空天发动机,还是模拟AI芯片,都只有背景深厚的研究所才可以达成。

他相信自己如果愿意回玉大,学校肯定愿意给他提供数学系能提供的顶级实验室。

可众所周知,纯数方面没什么实验可做。应用数学的落地,则大多依靠与物理系的合作。

而且经费……

钱这个东西说起来俗,却是每一个科研人员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

他想把记忆图书馆里的那些东西带给祖国,高校或许连科研经费都承担不起。像空天发动机这种划时代的东西,景长嘉估计每年烧掉一个玉大的全部经费都实属平常。

可如果选择研究所,他就根本没必要来顿涅瑟斯一趟。估计短时间里就没办法培养学生了。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世界性的科研中心,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龙夏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更改,他或许能与学校商量专门开一个班,合作一个研究室……

可这样做的话,就无法更深入的顾及到研发。

景长嘉坐在书桌前,想来想去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选择。

“唉……”

他慢悠悠地叹了口气,这口气刚好叹进回家的封照野耳朵里。

“怎么了?”封照野一边将带回来的书往书柜上放,一边问他。

“我在想,回去之后到底做什么。”景长嘉慢慢地把自己的考量讲给他听。

封照野放回了书就走到书桌前,半倚着书桌眉眼含笑地看着他。等他说完,封照野抬起手撩了撩他的刘海:“嘉嘉,小朋友才做选择题。你是数学家了,你可以全选。”

景长嘉挑着眉抬头看他。

封照野提醒他:“写一封信吧,把你的顾虑、考量、想法、建议还有对未来科技建设的方向,你想要的学术布局都写进去。不要怕啰嗦,越细越好。然后……”

“我让人把这封信,带给它的收件人。”

作者有话要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