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重生黑化后,被团宠小公主萌翻了!(141)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这会儿三大殿的事情已经传开,大皇子正在禁足中,今天都没能放出来。

摊上如此严重又敏感的事儿,主要是还没查出幕后主使,朝臣们那边气氛明显紧张,见了四皇子各自施礼,也不敢凑上来说话,生怕被人误会在打听这事。

三皇子同样如此,这事儿本来就是他负责查办,平时八面玲珑的人,愣是没敢跟人多聊,正端正坐在案前,见了他们过来,启唇一笑:“四郎,珠珠。”

四皇子叫了声三哥,便搂着珠珠坐下了。

小团子都顾不上说话,小脑袋转来转去地看人。

朝臣们一朝这边看,她就觉得是在看她,他们拱手,她赶紧有样学样,小手儿拱拱,他们笑,她赶紧也笑,还要点头,还要挥手……忙得不得了。

好在他们来的晚,也没几个人了,门口不进人了,珠珠又朝别处看,就看到了哥哥,珠珠站到四皇子腿上,朝他笑,盛明麟笑着,无声张手,珠珠也张手……

正比量着,外头礼乐奏起,明熙帝大步进来,四皇子也起身准备行礼。

小团子只觉得领儿一紧,已经被明熙帝提溜了过去。

珠珠吓了一跳,但也知道这种场合不能大声,小短手努力朝上伸,根本够不到,只能徒劳地晃呀晃,好在明熙帝很快就把她一转,抱在了怀里。

团子还没来的及生气,就瞧见了皇伯伯的神情,咦了一声,双手抱住他的胡子脸,小声:“皇伯伯,你不开心吗?”

明熙帝点了点头。

团子小嘴凑过来,亲了一下他的脸,看效果不大,又抬抬小手:“给你吸肚肚。”

明熙帝摇了摇头:“是亲亲和吸肚肚都治不好的不开心。”

团子呆住,眼儿大睁,想不到别的招儿,于是喃喃地道:“那,那系行么样的不开心呀?”

明熙帝冷哼了一声,扫了下头一眼。

就从他坐在这儿,下头就没人敢吱声了,一老一小开始说话,更是所有人都屏声息气。

明熙帝淡淡地道:“皇伯伯很伤心,很寒心!朕登基以来,从未薄待过任何一个兄弟,亦从未薄待过任何一个有功之臣,朕做燕王时的臣僚,朕更是视之为旧友,多番照拂。朕从未有负尔等,朕仁至义尽!”

“朕从未想过,竟有人丧心病狂,竟欲假借上天之名,毁太祖基业,毁我大盛江山!若非上天垂怜,令朕提早得知此事……真令这些人的算计得逞了,那朕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又有谁知,朕实负千古奇冤?”

下头诸臣噤若寒蝉。

三皇子第一个站出来,无声跪下,四皇子及朝臣们也跟着出列下跪,因为皇爷表面上是在跟珠珠说话么,所以大家也不好插言。

团子可不知道这话不是跟她说的。

她一动不动,盯着皇伯伯的脸,用尽了三岁宝宝的所有脑容量,努力听,努力想……但还是没听懂,简直急得不行。

尤其看一直凶凶的皇伯伯,眼中含泪,更是急得都快要陪他哭了。

于是,紧张肃 穆的气氛中,小奶团子带着哽咽的小奶音响起,充满了愧疚:“对,对不起,皇伯伯,珠珠听不懂,珠珠回家好好念书……”

明熙帝满腔愤怒都为之一窒,脸上浮起了一个笑:“无事的,珠珠……那珠珠儿,你说皇伯伯迁都,错了吗?”

团子毫不犹豫地道:“没戳!”

“哦?”明熙帝笑道:“你知道迁都是何意吗?”

“不几道!”团子回答地脆生生:“但系!皇伯伯做行么都没戳!皇伯伯超棒!皇伯伯,永远不会戳!”

明熙帝不由大笑。

下头众人缓缓地放松了肩膀,以为这一茬儿终于过去了。

但明熙帝这个生辰就没打算好生过!

他含笑问道:“这话,是谁教珠珠的?”

团子道:“珠珠本来就几道呀!”她小手挥挥:“大家全都几道的!”

呵,全都知道?

要真全都知道那倒好了!

明熙帝扫了下头一眼,你们听见了吗!

连三岁宝宝都知道,朕永远不会错!

珠珠还在超努力超努力的想,不知道从哪个记忆角落扒拉出来一句:“太宗迁都,系大破力什么……极具甜蘸性,战了性,什么什么的…… ”

明熙帝眼神一凝。

太宗什么的,这是庙号!

好在团子声音奶呼呼的,又是边想边说,更加含糊,不熟悉的人也听不懂,远一点的人也听不到。

明熙帝怕人注意到,迅速找了一个显眼包:“珠珠儿,你天天说你四哥哥有大聪明,不如叫你四哥哥出来说几句?”

团子心思被带走,点头儿:“四锅锅,好看!冲明!四哥哥说!”

四皇子应声站起身。

此事,已经议了不知道多少次,车轱辘话来回的说,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尤其在这种场合上,大家都以为四皇子会随便说几句场面话就算了,赶紧圆过去好吃饭。

没想到,四皇子张口就道:“近日这几桩事,儿臣确实不吐不快。三大殿之事,幕后之人固然丧心病狂,但,他最大的问题是短视!正因为短视,所以他才会处心积虑设下此局……因为他自以为,抓到了父皇最大的‘错处’,正是迁都!他认为,迁都之事可以大做文章!可悲哀的是,这朝上与他一样短视之人,何其多!”

众人微惊。

四皇子并不是爱出风头的人,他们没想到,他今儿居然这么敢说。

短暂的寂静中,三皇子却有些走神,心头惊讶……太宗迁都?

小小孩儿,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的?如果后头没说迁都,他还有可能觉得是别的太宗,可“太宗迁都”?

第164章 怨祖宗太能干

四皇子续道:“敢问诸位,若三大殿真的出事,诸位会不会以为是迁都之过?可是诸位,迁都,真的是错吗?迁都确实耗费巨大,可国若不存,还谈什么国库财政?

漠北本就有诸多暴元政权的残余势力,以及诸多的马上民族,谁不垂涎我大盛河山?他们对我等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这本就是我大盛的心腹大患!

父皇未及弱冠时便镇守北方,亲历数次大战,对此极为了解!父皇深知,如不全力守卫边疆,弱宋时半壁江山沦入外族之手的情形,极有可能重演!太祖皇帝定鼎中原之后还曾十余次北征,你们凭什么认为如今我们可以安枕无忧?

而,迁都之后,天子守国门,赋税粮草兵马人才尽集于此,一声令下,万军齐发,正所谓兵贵神速,如此,才能将外敌挡于国门之外,避免践踏我大盛国土,欺辱我大盛百姓。

不然呢?

如若不迁都,父皇仍旧是九五至尊,且父皇除了是帝王还是神将,我说一句不当说的话,哪怕北地失陷了,以父皇的本事,仍旧能保住南京,保住偏安一隅之势!

父皇无甚损失,诸位无甚损失,照样锦衣玉食……可北地便活该尸横遍野?北地百姓便活该沦为两脚羊?你我都知,我绝非危言耸听,我等只稍一松懈,此事便在眼前!!

太祖皇帝以布衣之身,收复失地,推翻暴元,铁骨铮铮!尔等如此,死后可敢见太祖皇帝英灵?莫非北地被外族人占得久了,诸位便不再当它是大盛国土?可有可无?大盛从不缺大好男儿,靖康之耻断了的脊梁,怎能断到如今?”

四皇子向来寡言,难得一次说这么多话,句句铿锵,句句犀利,最后一句更是剥皮见骨。

诸臣愕然。

不少人心有触动,但也有人,暗暗多看了他一眼,觉得这位四皇子,这是有想法了啊,句句往皇爷心坎上说啊!

四皇子并不在意他们的神情,又道:“且迁都,也不止是为了戎边。江南自来富足,北方则逊之,不只是生活天差地别,文化上亦是天差地别。故太祖皇帝一直是多收南方税粮来养北方,科举上又设南北分榜,平衡两方举子。但此法只能用于一时,不可长久。

上一篇:穿到权臣年少时 下一篇:农家小福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