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1002)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唐时锦提前就从空间里雕了模子,一大早,就带着几个儿子在宫里做月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模子,包括太子都挽袖子下了手。

叫唐时锦奇怪又欣慰的是,小儿子居然没捣蛋,虽然仍旧很皮,拿着馅料儿乱包,但起码没去折腾别人,要搁以前,他不去按别人的月饼胚子才怪。

大家嘻嘻哈哈,做出来的月饼奇形怪状,做了很多,然后交给厨房去烤。

几个孩子都无心吃饭,一心只等着吃月饼。

倒是很快就烤好端了上来,还烫着呢天佑就一伸手,炎柏葳让他碰到月饼烫了一下,才给他拽回来,问他:“烫不烫?说让你等等为什么不肯听?”

天佑撅着小嘴儿不说话,大眼睛还瞅着月饼。

然后太子就叫了一个太监过来,拿扇子在上头扇。

没多大会儿,天佑又想伸手,炎柏葳估摸着烫的不厉害了,就由着他去摸……本来想着再叫他吃个教训的,没想到小屁孩儿抓起来,烫的小嫩手都红了,却捧到唐时锦面前,眼晴亮亮的,“阿娘吃月饼!”

唐时锦一愣。

然后就感动的无以复加。

她儿子肿么这么棒啊!!

说真的,哪怕他平时再调皮捣蛋,这小样儿也会叫人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这还是她最皮的儿子呢!

自己不吃,先奉父母,就问在现代,有几个孩子能做到这一点……超级骄傲的好吗!

她赶紧接了过来,摸了摸他的小手手:“谢谢天佑,我的宝贝儿真棒。”

小家伙又抢着拿了一个给炎柏葳,然后第三个才自己吃了……

气氛实在太好了,太温馨了,炎柏葳也没舍得给他上课,比如应该先让太子拿啊,比如给的时候也该给太子啊……这些暂时就忘了吧。

太子几个人也都把自己的月饼分了一半给爹娘尝尝,虽然要不就面多,要不就露馅儿,肯定比不上御厨做的,但大家还是开开心心的全吃光了。

吃完饭一大伙人坐在院子里,赏月吃葡萄,一边东拉西扯的闲聊,特别有那种“家”的感觉。

第二天炎柏葳还向阁老们发了发感慨,于是大家就知道,没开宫宴,结果圣上带着孩子做月饼去了。

哪怕是世家公子,也不会做这种事情,可堂堂的皇子,却做这些厨下之事……

不少人一肚子槽不敢吐,只隐晦的表示“不是君子远庖厨吗?”“圣上什么都好,就是教养孩子上随兴了些。”“太子殿下可是做大事的人啊……”

结果这些话,就传到了太子的耳朵里。

是的,小家伙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势力,自己的消息渠道。

总之小少年当时就不高兴了,于是他再不藏着掖着,直接把差不多写完的海上见闻录,拿去给桃大郎帮忙审阅。

桃大郎平时也给他们上课,知道他们在做这件事儿,但是并不知道做成什么样子了。

结果乍然一接过来,图文并茂,文字上虽然还有些许稚嫩,却是妙趣横生,宛似身临其境,做为一个童书来说,这何止是合格,这是优秀的不得了的优秀好么!!

桃大郎赞了几句,请示过了太子,就拿去给这些大员们看。

其实就算写的不好,这些人也铁定会赞出花儿来的,可是真的看下来,确实是做的好,细致严谨,又毫不枯燥,储君如此有才能……对,不是才华,而是才能……这真的是盛世之兆。

大家自然是好一番夸赞。

太子谦虚了几句,又认真的道:“孤若真有几分才华,也是父亲、母亲和诸位少师教导有方。母亲虽不从诗书上教我,却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纵是就地取材亦是用心良苦,且衣食住行乃民生国本,本就是重中之重,母亲能以之教我,以微知著,乃大智慧。在孤心中,纵三迁孟母,亦远不及母亲也。”

第1219章 唐时锦的徒弟不值钱

少年笔直昂扬,双目清亮,神情认真极了。

孩子他爹直听的嘴角带笑,也不阻止。

几位大员有知道前情的,也有不知道的,但看他特特的把唐时锦提出来说,又说的是这件事儿,猜也猜的到是为了什么,赶忙连声附和。

心里也不由得感叹,看看人家!又聪敏又纯孝又有本事,不愧是紫微投胎啊!!江山后继有人了!

此时。

唐时锦那边儿,刚叫人把小徒弟叫过来。

唐隋珠进来便笑道:“师父,你找我。”

“对,”唐时锦点了点头:“你坐下,我跟你说会儿话。”

唐隋珠就坐下了。

她慢悠悠的道:“派你出去之前,我与你说了什么,你可还记得?”

唐隋珠一怔。

然后他的笑容就渐渐消失了,轻声道:“记得。”

她问:“我说了什么,你可听懂了?”

唐隋珠咬了咬唇,道:“听懂了。”

她继续问道:“那么,你出去这几个月,在做什么呢?”

唐隋珠一时惶惶然,不知要怎么回答。

唐时锦当时,是给了他几个参考项目的,但并不是严令他一定要选这些项目,因为她自己没有去实地考察过,只是从这个东西本身看,觉得有推广的价值,又很顺路。

为什么说顺路呢?

因为目前在修铁路,铁路沿线的站点很容易推测,而前景也很容易推测,所以唐时锦主要是想着,先把沿途站点的旅游业好生发展发展,因为在这种社会条件之下,铁路这种新兴事务,建成之后不出三年,站点所在之地,必定会成为繁华之地,所有的东西都要跟上才行。

但因为毕竟是新徒弟,唐时锦想让他自己思考一下,所以没有把话点明,没想到他从第三个项目开始,就偏了路子,开始做这些小东西。

倒不是小东西不能做,但,你不能耽误正事儿啊!

她本来还以为他只是捎带手儿做的,没想到居然是因为有人求上门来,他不好意思拒绝。

她生气的就是,明明他当时听懂了,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可就因为不忍心拒绝,就总是插队插队……背离正道,还瞒着她。

唐时锦正色道:“待到铁路建成,若是任凭他们自由发展,当然也可以繁华起来,但如果能早点加以引导,在各种生意之间,有所选择,就可以少走弯路,让每一处地皮都能产生最大的价值,种种产业都会得到长足发展,也能打造出那一处的形象,进而产生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可是你拖拖拉拉,若等到有脑子灵活的人,察觉到商机,投资成功,对有利地皮垄断包揽,你怎么办?亮出身份让他们滚?还是强行干涉他们将来做什么?我要是打算用这种方式,为什么要你提早下手??”

“就算最好的结果,没有任何人有这样的觉悟,没有任何人提前投资,这说明他们意识不足,那你要说服他们不用时间的?盖房子不要时间的?这边儿都建成通车了,那边还尘土漫天的盖着,你觉得这合适吗?看在外地人眼中是什么形象?”

“扶植扶植,扶植是什么意思?我解释半天白解释了是不是?这是一个站点的问题吗?这是整个城市的问题!车站把游人带到这一处,这只是一个开始!不止是‘门’,门内每一处有价值的景点,全都需要进行经营!所以为什么我说要去扶植而不是直接下告示?因为你要培养他们的意识,你要‘教’他们,你带着他们走出一段,让他们自己学会去走余下的每一段!!你听懂了吗??”

“如果只是种花生卖果子,一个小商人就能做的事,需要动到财政阁吗??我需要特意收你当徒弟吗?我唐时锦的徒弟就这么不值钱吗??”

唐隋珠再也坐不住了,屈膝跪下:“师父,我错了。”

“是的,你错了!”唐时锦正色道:“你一定要明白,站在什么位置,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你如今的身份,你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你的心态必须随之转变。从此之后,你不能再觉得自己时间不值钱,帮帮忙没关系了,因为,这已经不再是牺牲你一个,成全一小群人的事情了……这是一个取舍!你‘取’了这一小群人,就等于‘舍’弃了一个城市的利益……一群花生农人,对国家并非没有影响,但是,相比起一个城市,同时这个城市,又是属于一条关键线上的一‘点’,那份量就没法比较了,你明白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