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1042)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等等!

她忽然惊喜:“六哥回来了?是不是六哥回来了?!”

“是!”影卫在外头笑道:“应该快到宫门了吧,皇上不让说,说给你一个惊喜。”

唐时锦还着实有点想他们了,直接换了衣服出去迎接,三皇子是一直跟着桃成蹊去的,就跟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扑进了她怀里:“阿娘!阿娘!!”

唐时锦亲了儿子好几口:“宝贝儿,想死阿娘了!”

她又看了看桃成蹊:“六哥!!小六郎!你怎么才回来!我都想死你们了!!”

桃成蹊瞥了她一眼,一如既往的傲娇。

好像不管经过了多少岁月,桃六郎永远是一个不变的存在,一看到他,就会想起当年,他穿着雨过天青色的竹纹袍子,缘着小径慢悠悠走下,含笑拱手,音色如琴:“小生桃陟遐,字成蹊,唐小娘,久仰大名。”

唐时锦看着他,忍不住笑了又笑。

他懒洋洋道:“我一路听着你风声水起,招兵买马,女状元戏文传唱天下……我当年这可怜的探花名头,如今在圣上面前,估计是讨不着饭吃了!!”

唐时锦笑出声。

让他配合着唱了个戏,时隔这么久了,桃六郎居然还记得!!

唐时锦心情好,甜言蜜语:“怎么会!桃六郎永远是天下第一棒,无可取代、独步天下、一骑绝尘!!你是一座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登峰造极的桥!!永远不会有后桥能超越桃六郎!!”

桃成蹊听她提起桥,也想起了之前的事情,忍不住笑了起来。

唐时锦跟儿子亲香了好半天,桃成蹊也换了衣服,在宫里歇了一晚上。

一直到第二天,炎柏葳才招了朝臣和张居正,听着桃成蹊细说这一路的见闻。

桃成蹊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他的描述也通常带着情绪,所以加倍的感染人。

桃成蹊这一路,虽然在唐时锦的提议之下,选了一条比较任性的路,但根本上,还是为了视察扫盲班、国恩学堂等等的进行。

他是一路暗访走过去的,所见所闻,尽皆真实。

好在情形还是十分可喜的。

国恩学堂就不用说了,因为是财神爷唐时锦的生身之地,所以茂州的百姓,认为这个就像是富贵的人回乡办族学一样,是财神爷给家乡人争取到的福利,所以百姓们都极其配合,极其拥护,而且十分的感恩。

各处的官员也都十分上心。

所以不管是建筑进度,还是之后的投入运行,都非常的快和好,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到处都是背着小书袋的学童,处处可闻琅琅读书声,这种人文环境,是真的无可取代的。

所以这个地方,除了唐时锦的威望远比炎柏葳这个皇上要高之外,其它全都没问题,好极了。

桃成蹊对这一点也都是照实说的,并没有掩饰,好在炎柏葳并不介意。

桃成蹊想起来,转头笑道:“锦儿,你知不知道,怀瑾他们用信政司运桌椅?”

唐时锦还真不知道:“这么物尽其用的么?”

“嗯,”桃成蹊笑道:“因为他们刚在盖学堂的时候,信政司其实是刚建到茂州,然后怀瑾他们就用信政司运书,毕竟这边雕完版,直接印,比一地一印还要方便省力。信政司当然是运的又快又好,最后怀瑾用顺了手,时不时的连桌椅都叫他们运,而且还无师自通的创出一个短程的运法。就是叫木匠铺子守的人,叫了信政司的人来,现场运走。哪怕是邻县这一种,他们也不用找马车什么的,方便的很。只有砖石这种,运费太贵,就没叫他们运了。”

唐时锦抽了抽嘴角。

行吧,同城快递都叫他们整出来了。

不过信政司前期反正也要打信誉,量只要上去了,成本就会降下来,听说现代的快递公司给商家的运费一般是一块四,其实还是很便宜的。

然后桃六郎又说起了扫盲班。

国恩学堂毕竟是一地之事,扫盲班却是全天下都在进行。

国人对于你有我没有的事情,是非常敏感的,而读书人对于名声也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各处的读书人,对于参与扫盲班,都十分的积极。

当然了,肯定有那种字儿没认几个,却优越感爆棚,觉得这些泥腿子全都矮他三分的……但这又如何呢,只要他教的时候不敷衍,这些百姓甚至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若是教的不好,自然有官府去监督处罚,所以也不用担心。

最主要的,百姓对于这种……咋说呢,贵族待遇,是十分捧场的,不来就跟吃了大亏一样,所以动辄就是一庄人。

古人对于读书人的事情,是极为重视的,所以这种聚集读书的场合,当地官府不敢不上心,而官府对于百姓的震慑又是很大的,又因为这是涉及到一群读书人,连敲诈勒索都不敢。

所以一来二去之下,各地的情形,居然都很不错。

桃六郎这一席话,足足说了三个多时辰。

说完了,唐时锦问他:“你的文章呢?”

“还在整理,”桃成蹊道:“有个月余时间,就差不多了。”

唐时锦点了点头。

第1266章 这盛世我亲手铸就(全文完)

之前有段时间,连收几员大将时,唐时锦就曾感慨,收获的季节到了。

如今,她再一次感受到,真是收获的季节到了。

之前做的很多事情,全都在陆陆续续的完成,每次听到消息的时候,都让她欣慰又满足。

不到半个月,桃成蹊的《十年记--故地重游》拿了出来,这大概是历史上唯一的长篇游记,足足五六十万字,但字字详实,容量巨大。

用唐时锦的话来说,你可以不相信任何事,但一定要相信桃六郎的文章。

这篇游记,与他以往的风格大有不同。

非常的接地气,字句似乎皆未经过细细雕琢……朴拙无华,又字字珠玑;信手拈来,又铿锵有力。

他能用短短几个字,勾勒出一副栩栩如生的场景,也能长篇大论的去写一间倒塌的茅草屋。

看起来每一个字都是在写景,宛似一副活生生的画卷,可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所展现的胸怀,是壮阔的,是惊人的,更是足以惊世的!

连炎柏葳看了,都连连道:“此文之后,成蹊才成大家!千百年之后,后人也会记得竹生之名。”

这文章中,其实有一些犯忌的地方,但是炎柏葳全都没让改。

他觉得,可以借着此文,让后世看到一个真实的锦临盛世,这是他和唐时锦,一步一步,一天一天,亲手打造的盛世。

然后桃六郎逼着唐时锦给他写序。

唐总怎么可能会干这种事情,文盲给文豪写序??那后世还不把她嘲到死?

她躲了桃成蹊几天,喂奶都偷偷摸摸的,然后在吴不争的通风报信之下,被桃成蹊堵了个正着。

桃成蹊道:“这个序,只有你能写,你不写,此作便不算圆满。”

他难得的正经,认真道,“我一路走来,每到一地,每经一事,听到的全都是你,你在百姓心目中,星宿下界无所不能。这个天下去腐生肌重焕新生,你居功极伟,此作有几十万字,每一字都是你的名字……”

他退后一步,郑重施了大礼:“唐兄,还请为六郎一书。”

唐时锦僵了许久,还是只能叹道:“好吧,好吧……但是你一定要在书中注明,是你非要我写的。”

桃成蹊笑了:“好。”

唐时锦对这种文人的事情还是很重视的,也不让炎柏葳帮忙,自己憋了好几天,一直憋到版都排好了,书都印了,实在没法再拖了,才把序写了出来。

她的序写的很实在。

我本乡间小女,我所求向来不多,我想做的也不多,阴差阳错走到如今,时也运也,但我回首往昔、问心无愧。

交给桃成蹊的时候,她忐忑极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