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127)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没想到这边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出来了,却迎面撞见了郭县丞。

郭县丞和颜悦色的道:“你们这是忙什么呢?”

沈挚便拱手道:“郭大人忙?我带朋友过来买块地。”

郭县丞就伸手要接那官契,吏典当然不敢不给,只能递了过去。

然后郭县丞就拿着一直看,好像这东西有啥好看的似的。

沈挚就冲唐时锦直使眼色。

要知道,地契还没盖章,这叫做白契,根本没用,必须得等到量完了回来,官府给盖了章认可了,称为红契,这才是真正的地契。

所以他要拿捏她们,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就是明讹。

唐时锦毕竟是底层出身的,见惯了这种人,心情很淡定,直接就上前一步,笑眯眯的道:“县丞大人,您掉了东西。”

她做势弯腰一捡,然后就把一个五两的小元宝塞给了他。

这五两黄金,相当于五十两银子,郭县丞含笑掩进了袖里:“唐小娘眼儿灵巧,倒是多谢了!那我就不耽误你们了。”

他就把契书还给了吏典。

这就是平白多花的银子,郭县丞做事,还真的挺嚣张的。

出了县衙,沈挚冲他们打了一个抱歉的手势,一边道:“那我就不陪你们了,两位兄弟,辛苦了啊!”

两人都笑道:“大人放心。”

于是几人回了家,知会了贺里正,然后就一起去量地了。

反正她买的是整座小山峰,两个吏典就沿着山边走着丈量。

这个时代的丈量方式,是6尺为步,240步为一亩,这一座小山头,看着不起眼,其实量下来足有六顷半,加上后来多买的那片平地,也有个四十来亩,但吏典来回一记,就按当初的二百一十八亩记的,而且全是按的荒地。

荒地前三年都是免税的,就算后续征税也很低,算下来真的很便宜,哪怕多花了郭县丞那些也便宜。

唐时锦悄悄给吏典塞了两张二十两的银票过去,等回到衙门,办完手续,唐时锦又塞了两个金瓜子过去:“辛苦二位跑一趟,我是女儿身,不方便宴请两位,这银子就算是请两位喝酒。”

一个金瓜子,能抵三两银子,而一桌普通席面,才不过二两银子,两个吏典都非常满意,连声谢了。

出了县衙,唐时锦才道:“好啦!下一步就该找人盖园子了!”

炎柏葳笑道:“我去帮你找,先制了图,咱们商量商量再说。”

第149章 他不要面子的

说干就干,正月里盖房子的少,人也好找,他出了门儿,才隔了一天,就给她带回来一个泥瓦班子,班主姓程,所以就叫程家班。

程班主年约四十许,看起来像个书生,到了之后,寒暄几句,他就开始满山转悠。

炎柏葳跟她道:“我觉得你可能不喜江南那边的园子,所以打听的这位班主,他所建的园林,偏于巴蜀风格,大多因势而造,错落有致,秀美清幽,较为宜居……”

他给她详细讲了讲各地园林的不同,光诗就吟了八首。

唐时锦听的双眼蚊香。

然后她非常诚恳的跟他道:“炎先生,恕我直言,你叨叨了这半天,我并没听出啥不一样来……有道是术业有专攻,不如我们打个商量,从今天开始,盖房子的事情归你,小酒坊的事情归我?”

炎柏葳笑道:“也可,那你有什么要求?”

唐时锦道:“没什么要求,就敞亮一点,大气一点,能住就行。”

炎柏葳道:“那你还种桃树吗?”

“桃树啊?”唐时锦想了一下:“桃树什么的,可以种一些以后吃,但是不用种在我的院子里,我的院子最好能留下练武的空儿,不,我觉得我院子里干干净净的就成,也不用种花,啰里八嗦的一概不要,最多种一点点爬藤,有个荫凉。”

炎柏葳点了点头:“那你说要盖多大?”

“随便啊,”唐时锦道:“反正我现在有接近两万银子,就既这个银子盖吧。”

炎柏葳道:“用不着这么多,我估摸着,也就花五六千银子。”

她立刻就进了顶箱柜后头,拿出来六千两的银票,拍给他:“全都交给你了!”

话是这么说,等到程班主制出图来,她们还是围在一起商量了一番。

这个时候的草图是手画的,看起来很乱,唐时锦看了半天,还加上炎柏葳讲解,才总算整明白了。

然后炎柏葳道:“这里是主院。我建议你住这个院子,因为以后来往的客人,大多是冲着你来的。成蹊虽然算是大哥,但毕竟不会长在此处,所以他住这儿,磊儿年纪小,住在这儿。磊儿觉得可成?”

磊哥儿用力点头:“就该阿姐住主院的。”

唐时锦问:“你住哪儿?”

炎柏葳一指:“我觉得我可以住在这儿。”

唐时锦不高兴:“那也太远了吧,我想跟你住的近一些,最好我们能住个隔壁,就是我在我院子里,叫一声你就能听到这样,我练轻功也会比较有动力……”

炎柏葳扶额,无奈的道:“我这儿算是客院,客院离主院,本来就不可能多近的。”

唐时锦指了指:“那我住这儿吧,让大哥住主院,”她一本正经,连她自己都信了:“虽然大哥不常在此,也是大哥,礼不能废,而说一个有名的才子摆在这儿,也会显得我们家更上档次!”

桃大才子看破不说破:“可以可以,我妹儿果然有礼数。”

但是做为一个十分重规矩的强迫症,炎柏葳怎么能容忍这么没规矩的事情发生?跟女眷住的这么近?他不要面子的?

于是她这么一提议,炎郎君就把图打回去重制了。

然后拿回来大家继续讨论。

头两遍大家还很有兴致的聚在一起商量,第三遍就没人理他了。

唐时锦直接就道:“反正我的要求就是这样!你是个大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好不好?”

行吧,炎柏葳又折磨了程班主三遍,才总算把图纸给订了下来,他和唐时锦的院子明面上不在一个区域,实际上是斜挨着的,相当于隔壁了。

唐时锦又有话说:“我要挖一个湖养莲藕,那片空地回头开出来,我要围起来种调料。”

炎柏葳道:“那个不急,园子里的小湖是养锦鲤的,是水景儿,不大,你那个湖不算景,回头在外头开,还有你要的果林,调料地、酒坊,都会慢慢的做起来的。”

唐时锦很满意:“好呀那我就擎等着住了。”

连桃成蹊都道:“不是我说,柏葳真就是个操心的命,这事儿就算我们做,他也会跟着操心,所以,不如就丢给他做,我们都擎等着住,反正你能想到的,他都能想到,你想不到的,他也能想到。”

唐时锦深以为然,一抱拳:“大哥英明!”

图纸一定下来,就紧急散出人手,去十里八乡招人帮忙,然后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就开工了。

炎柏葳的房子直接拆了,桃成蹊就先回了县城,炎柏葳去杨鹏霄那边暂住。

唐时锦不心疼钱,像砖瓦之类的,有现成的就直接买现成的,人手又多,所以速度很快,简直见风长一样,一天一个样儿。

二月的天,还很冷,但这些人都很能吃苦,直接搭了棚子打地铺,邻乡的就直接回家。

而且人实在太多了,做饭也是做不过来,所以唐时锦就请了六个婆娘专门做饭,从县城里订了肉啊面啊什么的,天天挑着担子往这边送。

竹林村多少年没见这么阔气的了,接连半个月,村里全是在说这事儿。

“锦丫头把整座山都买下来了,南坡头那片闲地也买下来了!”

“哎哟哟,青砖大瓦的一车一车往这拉哟!”

“听说那屋子大的,有一顷地那么大!”

有人质疑,“不能吧?那房梁得多长啊!”

听着的人就笑了:“哎哟我的老婶子,不是一间屋,是好多间屋,就跟城里那些个贵人一样,还有个花园子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