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160)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炎柏葳:“……”

他觉得这孩子太难教了真的。

关键是不讲理!

看她就直接走开去倒茶喝了,他只能继续往下写。

然后唐时锦抱着她的大肚杯回来,就见桌上摊着写好的字帖,后头是什么:昨日春风入华堂,无赖小儿把睫忙,清明池水湿旧裳,口吐艳辞何猖狂……”

她觉得他在骂他,并且掌握了证据。

她是无赖小儿吗?

那他就是睫毛精!

有这么几个精儿勾搭着,她兴致勃勃的开始练字。

说真的,唐老大并没怎么当回事。

他明明是一个如此重规矩的人,可是她说什么,他就照写了,她并没有深思过这是为什么。

她早已经忘了,在很久之前,她跟他说,“没办法啊,唐有德又不会别的,所以我只会两种诗,一种是君子什么什么,一种就是淫词艳曲啦!”

那个时候,他特别认真的生气了,然后又特别温柔的跟她道:“那些都是不好的,不该小孩儿学的,全都忘了罢!等我慢慢的教你。”

唐时锦自己是个口花花的撩人狂,说完了自己就忘了,所以她不知道,这世上,真的有人一诺千金。

炎柏葳在隔院中,抱着同款的大肚杯,闭眼喝茶,通过竹筒,听着她哼唱着“小.蛮.腰长睫毛、是你最美的记号、我每天睡不着、想念你的微笑~你不知道你对我多么重要、有了你生命完整的刚好~”

炎柏葳连连叹气。

但她虽然哼唱着淫词艳曲,但笔下倒没停,他又十分欣慰,觉得自己这个因材施教还是有效果的。

半个时辰之后,她练烦了,笔一扔跑出去了,炎柏葳过去一看,就看纸上画的乱七八糟,仔细一看,应该是个……人?

炎柏葳:“……”

其实这两天大家心还没定,连桃花仙儿都无心修炼,大家都在忙着适应自己的新屋子,一想起来缺什么,就叫管家去采买,马车一天能去县城跑三趟,为这,管家还又买了两辆新马车。

倒是唐时锦的洗澡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因为正常来说,大家的洗澡流程是,先在浴桶里洗了,然后躺到草席子上,再用瓢冲一冲。

但是这样一来,直接就可以冲,大夏天,就很方便,可以天天洗。

到了十二,周婆子一大早就过来了,不一会儿,郑清源老口子,也带着一个姑娘过来了。

寒暄过后,唐时锦打眼一看,这姑娘生的弯眉杏眼,举止落落大方,她一看就觉得十分顺眼。

于是聊了几句之后,她就叫周婆子:“婶儿,你帮我带陈小娘四处走走,我与郑夫人对对帐。”

周婆子便笑道:“好,来啊,小娘子,咱们去看看那湖。”

两人就走了。

唐时锦叫了元宝过来,指着外头:“杨鹏霄!杨鹏霄!”

元宝吐着舌头直点头儿,然后嗖的一下就跑了。

郑夫人道:“这行不行啊?”

“放心啦,”唐时锦笑道:“之前都说好了的,就算不去叫,一会儿鹏霄哥也会带十八哥过来的。”

于是四个人这才开始对帐。

那边周婆子真是越看姑娘越好看,就担心人家看不上她儿子。

然后两人在院儿里慢慢走着,就见杨鹏霄带着贺十八过来了。

贺十八偷偷往姑娘脸上这么一瞅,当时脸就红了,同手同脚了。

然后杨鹏霄很认真的配合:“大婶,我有事跟你说。”

周婆子道:“哎哎。”

然后两人略走开两步,周婆子回头看儿子手足无措,也不知道说句话,急的直叹气。

结果偷看了一会儿,就见姑娘抿着嘴儿笑了。

周婆子登时宽心大放!

那边唐时锦和郑家对完了帐,又把茶楼点心师傅的契书签了。

这阵子郑家夫妻倒是不忙,不过这不是还带着相媳妇么,所以姑娘一回来,他们也就告辞走了。

这一回他们结算的,是从腊月十五到六月底的帐。

腊月一直到年后是大旺季,刨除成本,一个月居然到手两万余两,但是之后就少些了,三月有一个小高峰,据说是赶路的人出门,会买一些备着路上吃,总得来说,一个月能有个三五千两。

半年的帐核算下来,她这边净赚五万六千八百八十余两。

减去贺家两成的一万一,杨鹏霄半成二千八,这一次的时候,她这边就周转过来了,炎柏葳几乎没投入成本,所以她只按给杨鹏霄的,也给了他半成利。

这样,她就余下了七成,三万九千八百余两。

叫她意外的是,百大碗她只吃五成利,居然赚到了足足的四万八千,肉松的三千三、墨笔的一千六……

到手九万二千余两。

嗯,加上之前的,也才二十二万多,距离她今年的目标,还差七十八万两。

唐时锦一通算盘打下来,就把帐算明白了,然后问下头:“鹏霄哥呢?叫他进来,对了,你跟周婶儿说,晚上让他们过来吃饭,顺便结结帐。”

老管家应声去了。

杨鹏霄不一会儿就进来了,唐时锦把银子给他,杨鹏霄道:“东家大方,但是食坊初起时,我多拿些就多拿些了,到了这时,我一拿就这么多,我受之有愧。”

“愧什么?”唐时锦道:“一来,跟着我唐时锦,与跟着旁人怎会一样?二来,起步就跟着的元老,跟新招的怎会一样?你踏实干就是了,我吃肉大家也吃肉,我想给你减工钱的时候,我会自己跟你说的。”

杨鹏霄张了张嘴,倒是笑了,施礼道:“是。”

然后唐时锦一抬手,又给所有下人多发了两个月的月钱。

为啥?没啥,问就是主子高兴。

第190章 锦衣卫

晚上贺家人过来吃饭,唐时锦也给贺里正把银子结了。

再一问贺十八,大小伙子脸红的不行,可见是一见钟情了。

隔天,周婆子就请了官媒,向陈管事家提亲。

这种事情,女家一般是不会一次就答应的,但是听那话头没有问题,也就是官媒再跑一趟的事儿。

贺家人欢喜不尽。

后来,杨鹏霄还给贺十五和贺十八,都取了大名,叫贺明志,贺明辩……但是贺元宵,他说名字挺好的,顺口好听,不用改。

上午贺里正过来找她,跟她商量:“我们家,也想起个大屋,你们这泥瓦班子干完了你的活儿,我们也用用。”

“成啊,”唐时锦笑道:“你直接去找程班主,先起了草图,买地、预备砖瓦啥的,我这边虽然还没完,但余下的活儿都简单,程班主应该得闲儿。我跟你说贺伯伯,你要盖就盖大点儿,等生了孙子也可以住,将来四世同堂,多好!”

四世同堂是这些人的理想,贺里正简直笑的合不拢嘴:“是呢是呢,全是托你的福。”

他这辈子,最庆幸的事儿,就是巴上了唐时锦!

否则的话,他们一家子,还敲着梆子卖豆腐,赚那十几二十文的小钱呢!

转眼就是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民间的祭祖节,十分隆重,泥瓦班子和食坊茶坊,也都放了一天假。

老管家一大早就预备了一应祭祖的东西。

唐时锦也给母亲和外婆制了灵位。

问炎柏葳的时候,他叹了半天气,然后摆上了一个空白的灵位。

于是祭祀完了天地神灵,大家给各自家族中逝去的先人,上了一柱香。

然后唐时锦亲手扎了四盏孔明灯,晚上用过饭,四个人一起往山上爬了一段儿,各自点了孔明灯,橙黄色的孔明灯,飘飘摇摇的升向了漆黑的夜空。

唐时锦的灯上,写了一句话:“爱我者财多,我爱者福多。”

唐时磊的灯,写的是:“阿姐如意。”

桃成蹊的,不像祈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炎柏葳却是:“天下太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