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212)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仁一有心抬杠:“那也不一定是县令啊。”

“不,一定是县令。”唐时锦道:“如果是告老还乡的官员,或者爱才的什么什么人这种的,那这题壁会有一定的修饰,就是他起码会‘假装’是即兴之作,随意一些,而不是这么行行列列端端正正的,这说明这是一种被认可的方式,而认可的人,一定有类似‘考官’的正统地位,大家有敬畏在,我认为是县令。”

炎柏葳一直含笑看着,也不阻止,仁一便又道:“那也跟做生意没有关系吧。”

“怎么会没有关系?”唐时锦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话在什么地方都是用的上的,有个崇文的县令,你做生意就得往这方面做,别的不说,我要是想赚钱,一天就能挑起这伙读书人的争竞之心,赚一大笔银子,这些半通不通的读书人,为了在题壁中显眼,一定会不遗余力的。例如我卖填字灯笼?例如我搞文会?抬抬手就是钱。”

仁一无可辩驳:“那第二点呢?”

唐时锦道:“第二点,我猜他们县一定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庙或者庵,而且一定还有个流传比较广的那种传说,因为不年不节的,他们这边的青草食物真的好多,而且还都有很特别的彩绳包装。”

这一回,仁一不是要杠,是真没明白:“那还不能是他们爱吃了?”

唐时锦道:“我本来也以为是这种东西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这边口味特殊,但我发现小孩子不喜欢吃,大人也会给买,而且口中叨叨祈福长寿什么的,所以我觉得这不单纯是食品,肯定有些意义。”

仁一就不说话了。

唐时锦笑道:“一兄,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他道:“不知对不对,但听起来倒是头头是道。”

唐时锦道:“要验证也简单,咱们过来的时候,不是有一个牌坊吗?牌坊往东走的一条巷子,有答案,一兄若得闲儿,不如去瞧瞧。”

仁一还真去了。

炎柏葳等他走了,才笑道:“你逗他干什么。”

唐时锦道:“谁叫他刚才端菜的时候,我说我爱吃那排骨,他非放到最远的地方,他就是故意的!”

炎柏葳失笑不语。

唐时锦从左手腕上解下了一个长寿结,拿过他手,给他系到手腕上:“差点忘了,把这个给你一个,大鬼小人退散!你也是本命年,我们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

这索子是用红绳嵌着金珠编的,他戴着,实在有点花哨了。

几个人都以为他一定会解下来掷回去,结果炎柏葳拉了拉衣袖遮住了,笑道:“好。”

第252章 最偏爱的人

那边,仁一到了那条巷子,一去就发现了不对劲儿。

在被两个姑娘拉了袖子之后,他黑着脸出来了,敢情这就是个暗娼街……她分明就是在逗他玩儿!

出来之后,他没忍住跟人家打听了一下,结果全都对上了。

县令确实崇文,最喜欢出来溜达,看两旁的题壁。

而他们这儿也确实有个庵堂,庵堂有一种草叫使君子,磨碎了跟米一起吃可以治病长寿,尤其是小孩子,说是有肚子疼磨牙不爱吃饭什么的,吃几天就好。

仁一回来就跟炎柏葳说了。

唐时锦本来人都睡了,隔窗问道:“你刚说那种草叫什么?”

仁一道:“使君子。”

唐时锦哦了一声,炎柏葳道:“怎么了?”

唐时锦忘了哪天从奚渊穆带来的书里看到,这使君子用米汤送服,可医痼疾。

也就是蛔虫病,蛔虫还是很普遍的,她们这些人,小时候大多吃过宝塔糖,那就是驱虫的,但现在渐渐少了,这是因为生活习惯改变了。

因为蛔虫,其实大多是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饭前便后不洗手,生食瓜果蔬菜之类不卫生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而这些,在这个年代,其实是普遍现象,所以蛔虫病很多。

但是从医书上看,医蛔虫病最好的应该是用乌梅丸,使君子这一种少吃可以,当饭吃绝对不行,用多了可能会呕吐、腹泻之类的。到时候只怕家里还以为是严重了,更要吃,就是恶性循环。

唐时锦解释了几句。

炎柏葳道:“你想怎样呢?”

唐时锦道:“我写封信,你帮我派人回去给灵儿行吗?”

炎柏葳道:“你这么客气做甚?”

唐时锦已经点亮了灯,仁几送上了笔墨纸砚,唐时锦就落笔书写。

她倒不是想卖,是想做善事。

乌梅丸本身不难配制,方子是奚渊穆改良过的,他也不忌讳给人用。

主要就是乌梅、花椒、干姜、桂枝、人参、当归等等,配下来并不便宜,好处就是一丸就见效。

她想叫戚曜灵先把东西置办了,然后花钱请人……可以直接请贺甘霖帮忙配制个几百丸,然后放到各处,送给孩童吃。

为了避免滥领,可以三文钱买一枚,但他们也不能在每一处守着啊,所以应该在一处挑一个药铺,而又要如何避免医馆不消极怠工,又不会坐地起价呢?

每发出一枚乌梅丸,唐家都向本地善堂捐助三十文钱,年底来与药铺对帐。

这部分钱主要是象征意义,不会太多,一千文才一两银子,成本主要还是在药上。

同时,还要叫桃成蹊,或者也用不着桃成蹊,请谢怀瑾帮着写一个简单的说明,多写几张,一个县贴一张,说明痼疾是怎么回事儿,有什么要注意的,大多人不识字没关系,反正有识字的,这种做善事的也会有人帮忙普及,这方面不用担心。

好处就是,这是一个持续的事情,每当大家来领药时,就会想到唐家,广告效应也是有的,所以裹药的油纸要定制,放上她的品牌logo。

炎柏葳在旁,就看她静静书写,不时的停笔略一思忖,然后继续写。

等写完了,他拿过来看了看,就随手交给仁一,让他调一个人回去给戚曜灵。

转回头来还没跟她说句话呢,就见她已经把门关了,灯都关了。

炎柏葳:“……”

第二天一早,照常上路。

仁一犹豫了很久,还是过来问她:“你是从哪里看出,那里是什么的?”

唐时锦问:“什么?”

仁一咳道:“就是那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哦~”她恍然点头,仁一正等着她说呢,她满眼无辜的问:“那里是什么地方?”

仁一道:“你不知道?”

“我当然不知道啊!”

“那你为何叫我去?”

“我就随便说的啊?”唐时锦道:“我想让你随便找个地方问问呀!你不会是去了什么奇怪的地方吧?”

仁一瞪着她。

炎柏葳简直听不下去:“行了!唐一走远点儿!”

仁一只能带马走了,唐时锦笑着冲他背影道:“不是看出来的,是听路人说哒!”

仁一也不敢回头,带马离的远远的。

炎柏葳随手把马儿系到马车边,跃了进来,看着她,一副不高兴等人哄的样子。

要是平时唐时锦真的会去哄。

但现在她低着头没看他,只道:“仆随主人,你们都太光明。”

炎柏葳伥然若失,半天才道:“光明不好?”

唐时锦道:“我是个真小人,我喜欢光明的人,但是……怎么说呢,太光明的人很容易被欺负的,你可以不沾手黑暗,但你一定要了解黑暗,总要有人去做坏人的。”

炎柏葳半开玩笑的道:“我不是还有你?你会叫我被人欺负吗?”

唐时锦:“……”

世上最渣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渣。

老是茶言茶语是要闹哪样?

可是她又不忍心生气。

毕竟,茶言茶语之下,其实是掩藏的很好的忐忑。

她理性的分析过他。

这年头的人都早慧,对于“爱慕”,本来不可能全无察觉。

但,两人年龄相差实在太多了,两辈人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