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351)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她知道这几个伴读。

因为在皇家,伴读相当于最早的势力团体,太子的自己人,所以这几个人都是精拣细选的世家子弟。

虽然太子早早就不跟弟弟们一起念书了,但是为了激励太子,这些伴读们仍旧跟去东宫,与太子一起学习,包括现在,这些人也是会经常入东宫的。

这差别待遇!这慈父之心!

所以,这些人中,哪一个会是炎柏葳的人?

几个人安步当车,在街上溜达。

其实京城的节日,远比后世要热闹的多。

长街店铺林立,店铺前大多扎着彩楼,各色香车宝马,争相驰骋,茶坊酒肆处,处处回荡着丝竹之音。

而且从初一到十五,都会破例开放赌戏,叫做“关扑”。

就是用一些食物、器皿、玩具、领抹、缎匹、饰品当成赌注,然后先掏些钱来做赌注,然后用掷铜板来决定胜负,铜板数量一般是一到六个,以铜板背面的数量定胜负。

说真的,这种游戏也就是普通人,别说戚曜灵了,就连司顾菟也是一掷一个准儿。但是显然很受人欢迎。

不少地方还有小集会,走过去时,到处都是扎出来的彩棚,摆着一些冠梳、珠翠、头面、衣着之类的,叫卖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唐时锦从初三忙到现在,还真没出来逛过,不由得啧啧称奇。

一众少年里头有一个美貌小娘子,又是无数诗文写过的追月神女,又是财神爷,又有“终生不得复女儿身”的莫名怜惜在,几个人都捧着她,殷勤答问。

唐时锦一边东问西问,一边留神听着太子与旁人说话。

其中一个是侯府的世子,姓周,看起来年龄略大,一直在与太子说话,与他商议着,几人合伙开一个“有趣的店铺”,叫家里人看看他们早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唐时锦心说估计就是他了。

这口吻,妥妥在搞事情。

这种“我上我行”的煽动,这种“殿下英明我们全靠你了”的恭维,很合太子胃口,绝对是个熟练工。

几个人走了一上午,然后找地方用饭。

这会儿,唐时锦给胡家酒楼的福寿全和万福肉,已经开始卖了,果然是一炮而红。

因为没暴露身份,他们都没能排上号,就随便找了一家。

然后一个姓吴的问她:“侯爷,要不咱们合作开个酒楼?”

唐时锦笑道:“我想先把京城里里外外的全转一遍,然后再说其它的……而且我想先开唐家四坊,然后再慢慢来。”她一脸跟太子有默契的样子:“殿下,哦?”

太子笑着点了点头:“嗯。”

吴小郎提醒她:“在外头叫四爷吧。”

唐时锦点了点头,他便笑道:“也不急在一时,唐家四坊只是妆品,自然还要开别的,像这酒楼茶楼,总得来几家吧?”

唐时锦笑道:“四爷你想要开吗?”

太子早就习惯了团体中以他为尊,矜持的道:“衍凯向来对这些商贾之事感兴趣,不如这样,咱们先转转,开了唐家四坊,然后孤与成栋他们,与你一起,咱们把咱们的产业,遍布京城!”

那个吴衍凯登时露出了振奋的神色:“对!四爷说的对!咱们把咱们的产业遍布京城!”

另外两人也是纷纷附合,一个个好似十分兴奋,摩拳擦掌。

其实这种话,对一个将来会“君临天下”的人来说,吸引力真的不大。

对从小到大,见惯了大场面的世家子弟来说,吸引力也不会很大。

可是在这种气氛之下,尤其在太子明显很有兴致的情况下,大家当然都表现的兴致勃勃,七嘴八舌的出主意,连太子都说了不少。

唐时锦一边瞎掺和,一边暗暗奇怪。

其实怎么说呢,这些人捧着太子是必然的,可为什么感觉一个比一个会说话?全都在不遗余力的拉着太子往歧路上狂奔?

总不会这几个都是炎柏葳的人吧?

就算是,也不可能关系多亲近,他们不可能知道他们合好的。

但心里虽然犯嘀咕,嘴上却没忘添砖加瓦,毕竟一件事情,投入的感情和关注越多,心中地位就会越来越重要,不管从哪方面说,太子一心从商,对她都有好处。

第420章 扮猪吃老虎

几人用过饭,午后就回了卫王府。

唐时锦就道:“灵儿收拾收拾过来,小兔儿……”她转头跟她解释:“我不是不相信你,是你不适合走这个路子,所以不叫你,知不知道?”

司顾菟道:“师父没事,我不会多想的。”

唐时锦点了点头,就先回了院子,还没进门,就感觉房里有人,听到她进来,就在书房桌上叩了几下。

唐时锦也没理他,直接换了衣服,随手把屋角的小茶炉子投了几块炭进去,把茶煮上。

炎柏葳就出来了。

唐时锦问他:“你很闲吗?天天在这儿?”

炎柏葳挑了一个外头看不到的地方坐下,一边笑道:“最近确实是没什么事情。”

隔了一会儿,戚曜灵换了衣服过来,唐时锦随口问他:“你觉得太子怎么样?”

戚曜灵道:“我觉得这个太子刚愎自用,心思浅薄,耳根子又软,完全不足为惧。”他顿了一下:“另外,那个姓王的,似乎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你,并且讨好你。”

唐时锦点了点头:“炎柏葳说这里头有他的人,你觉得是谁?”

戚曜灵道:“我觉得都是,这四个人说话都一个味儿。”

唐时锦看了炎柏葳一眼:“我也不知道,但我猜着是那个郑怀直。”

炎柏葳挑了挑眉:“你怎么看出来的?”

唐时锦道:“你先说对不对?”

炎柏葳笑着点了点头。

唐时锦就道:“其实单从这四个人说话来看,都有明显的趋向性,而且四个人可以说配合默契,好像都不那么对劲儿……但我觉得这不是你们这种人的风格,毕竟知道的人越多,暴露的可能越大。所以我觉得这里头最多有一两个人是被你收买的,其它人都是被这个人悄悄影响了。”

“我本来以为这个人是周世子,因为他年纪大,又比较老成,感觉应该是太傅们喜欢的,可以左右逢源……但是我后来发现,他在很多比较关键的问题上,会保持沉默,所以我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中庸的,明哲保身的那一种,这种人不能在一个团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余下的,吴衍凯活泼心思浅,王汲想法多但略有些沉不住气,只有自始至终四平八稳的郑怀直,感觉是最聪明最沉稳的,而且他对太子有掩饰的很好的厌恶,我觉得像是你会用的人。”

她一边说,炎柏葳就笑了:“对,锦儿聪明。”

他解释了一下:“太子不长于文,许多文章,出自怀直之手,本来这也就算了,偏偏后来怀直在文会上写了一篇文章,不知谁说与太子文风相近,太子心虚起来,认为怀直这是不甘为他捉刀了。然后今上就给他们家捏了个罪名,将其下狱,然后再让太子出面力保……想叫怀直感恩。”

唐时锦直听的抽了抽嘴角。

元盛帝这个人,是真的一言难尽,为了帮太子作弊,就诬陷臣子?然后再让太子去施恩??

这到底是什么脑回路?

炎柏葳续道:“当时那气势十分吓人,怀直的祖母受了惊,当场去世,怀直是祖母带大的,与祖母感情很深,后来也曾感激过太子。之后我查知此事,就设法与他相识,告知了他真相,后续又设法换了两个伴读,就成了如今这个局面。”

虽然他说的轻描淡写的,但是一听就知道巨麻烦!

而且,提前在太子身边安排好了人手,刷满了好感度,对太子有这么大的影响,正反都是赢面啊!

怪不得太子这么不喜欢太傅,估计这位功不可没。

不过炎柏葳这种人的路子,确实像传说中的谋士那样,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一件事盘算好几年,谋定后动,环环相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