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446)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慎行下一句,就直接解了惑,他低声道:“国公爷在那一处,发现了一处银矿。”

几人齐齐吃了一惊。

然后几人顿时就明白了,为啥要把他们几个人叫到一起。

这里头,王慎行和唐时锦走的最近,如今又成了姻亲,而沈刺史与唐时锦关系也近,毕竟他儿子是她亲徒弟,其它两人虽然逊一层……可谁叫这银矿就在两边搭界之处呢?

而且就算本来不熟,只要这边协议达成,这个牵扯着巨大利益的联盟,就牢不可破!

沈刺史第一个出声:“可惜旁边有条河啊。”

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这一句话,看似毫无意义,却是一种表态,这说明,他已经认可了此事不上报!也就是说,他已经率先表明立场,加入这个“联盟”!

第536章 贼喊抓贼

孔刺史也道:“确实,但那一片,倒是没有村落。”

曹刺史道:“先把河流改道可好?”

孔刺史摇头道:“改道倒是容易,只怕有些招人眼!”

唐时锦听着几人七嘴八舌的说了一番,才道:“我有一个想法,我说说你们听听。”

她低声道:“我觉得,与其遮遮掩掩,不如直接查明了之后报上去,到时候报成低等矿便是。”

几人迅速思忖。

假如说,这一处是高等银矿,报成低等银矿的话,中间的利润并不低,一斗能有四五两……就算是中等银矿,也有二三两的富余,这个量是非常大的。

王慎行道:“我觉得可以。”

这样一来,操作登时就方便多了,整个开采都不用背着人,只把冶炼那一块儿严格管控就够了。

而就算一般的银矿,炼银这一道工序,也是需要严格管控的,所以,不管做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招人怀疑。

王慎行低声道:“好生挑人就成……国公爷可有想法?”

唐时锦摆手:“我没有门路,手头也没有闲人,这个你们商量就成。”

王慎行也没推辞,几个老狐狸就低声商议。

他们都是真正的地头蛇,要联手办点儿事情,还是很容易的,商量完了,就各自分头行动。

于是很快,就有人买下了山,然后带了匠人开始开采。

银矿是埋的很深的,而且像树一样,会有主干和枝叶,要跟着银矿苗的路径横挖找矿,一直到找到银矿砂为止。

这是一个辛苦活儿,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

直到四个多月之后,才上报发现了银矿,然后把矿砂呈给官府,分辩等级,当地县令带着人亲至,取了矿砂,炼了数斗,一斗平均起来,能炼出二两多的银子,于是就按此上报定税。

但其实中等、高等的银矿并不多见,二两多已经算很多了,还有传言说,这矿场主与县令有关节,所以是按高处取的,也就是说,矿场主有可能辛苦一场,赚不了多少银子。

但其实,这银矿,一斗能出银七两还多!是极为少见的,品质最高的矿砂了!

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只要这银矿一日存在,他们几个人,就会共同守着这个极大的秘密,关系密不可分。

后话暂时不提。

这会儿,唐时锦临离开江宁府之前,还去了一趟韩流光那儿。

因为两人年纪都大了,所以是赶着办的,如今已经成了亲,王慎行也给莫家申请了皇商。

韩流光的母亲也接了过来。

她为人温和,婆媳俩相处的也不错,韩流光看着人都胖了。

唐时锦一见面就笑话他:“你要是变成个胖子,那我们就绝交吧,我不跟丑八怪交朋友的。”

韩流光笑着,也不生气,只道:“国公爷,你来的正好,下官有事想跟你说……令徒许天禄,前几日交了一些东西给我,说是之前你让查的?六合县令的事情?”

“哦!”唐时锦都快把这个伪君子给忘了。

她之前与炎柏葳碰到过一回,就顺便交待人查了查,就点了点头:“怎么了?”

韩流光道:“我正叫人一一核实,这人做事,实在是叫人恶心!”

莫忘初见他们开始说公事,就笑着福身下去了,唐时锦道:“怎么了?”

韩流光叫人取了来给她瞧了瞧。

打头一个,是说姓赵的一家子,本来算是小富之家,家里有一幅吴道子的真迹。

然后苗县令听说了,就想看看,因为苗县令官声不错,所以他们虽然不放心,但也不好拒绝,就只能拿去给他看了。

但是他这一看,就看了一年多,怎么讨也不还,姓赵的那家的弟弟,也是真心爱画的,就有些急了,不住的讨要,然后苗县令就当众把画还了,谁知道没过几天,家里失窃,画也丢了。

他们都怀疑是苗县令,却没有证据。

然后长房的儿子赵越,气不过就偷偷去查,结果发现,那画居然真的在他的书房!

可是他一嚷嚷开,就被苗县令倒打一耙,那孩子被当场打死,家里人去理论还被下了狱,而且苗县令声称那孩子损坏了他一方宝砚,压着他们赔……总之,一个死了,两个关了,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一通翻下来,全都是这样的案子,就是贼喊抓贼这一种,而且多半跟古董书画有关。

唐时锦道:“所以?这种败类你就直接处理啊……你想说什么?”

韩流光摇头道:“这个人的古怪之处在于,他确实爱书画,也确实用这种方式拿到了不少书画,但是,就在你来之后,推广新粮的这个时间,他把所有的书画全卖了,而卖到的银两,全都散入各处,造了新农具,不止给了六合县,别的县也有!”

唐时锦有点吃惊:“真的全卖了?”

“是,”韩流光点了点桌上的卷宗:“这上头说卖了,我叫人查了查,也确实如此!”

唐时锦冷笑:“拿害人的银子行善,慷他人之慨,这种‘善良’实在是恶心的很。”

“我也觉得,”韩流光低声道:“就怕讨了圣上的好。”

“这还不简单?”唐时锦吐槽他:“你进士白考的啊?你就这样……上报的时候,你从这里头,挑出一个人来,然后站在这个人的角度写这个故事,写成一篇文章与折子一起呈上,那皇上先入为主,就把同情放到了‘受害者’这一边了,那苗县令的所作所为不就很恶心了?我家传宝物,凭什么被你强抢去沽名钓誉?你若真心为善,难道我不是百姓?为何不能将善念分我半分?你这行径是在玷污善名!”

韩流光恍然:“对啊!此非行善,乃是沽名钓誉!只要站住这一点,就不难了!”

唐时锦翻了个白眼。

她心说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还想不明白……要是炎柏葳在这儿,分分钟就能写一篇文章出来。

她道:“行吧,那你慢慢琢磨,我走了。”

韩流光急站起来:“国公爷,不如在舍下用饭吧!

“不要,”唐时锦笑着道:“被你蠢到了,吃不下去了。”

行吧,韩流光笑着拱手,送了她出去:“其实下官自觉已长进颇多……国公爷下次再来瞧瞧。”

第537章 杀你后将你厚葬

其实这个案子,审起来并不费时间,因为苗县令自觉得“问心无愧”,所以招的很容易。

唐时锦没想到的是,这个案子一传出去,居然引发了一大波议论,有不少人觉得他“情有可原”!

因为苗县令确实毫无保留的全都捐了,也因为他抢夺的,大多都跟“书画”有关,似乎挺雅的,所以居然有不少人同情他,硬生生的分了两派!

这让人想起了窃书不算偷的孔乙己……

这个年代有好些读书人,确实觉得高人一等,那些土里刨食的老百姓的命,他们深心里并不真正在意,所以才觉得情有可原!这种人就算科举有成,当了官儿,也不会是啥好官儿。

唐时锦收集了一些执反对观点,又写的特别好,一看就是发自内心的人的文章,准备等结果出来了送去给那些官儿,科举的时候压一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