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469)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因为这篇文章,是一个告知的意思,就是:你看不上我就少往我这儿跑,当面跪舔转头骂娘,两面三刀的你不累我都看累了,我一天天为了江宁织造司奔波劳碌,结果走哪儿都被人骂,实在是叫人寒心……等等。

于是等吹干了,刮上一层蜡,许天禄亲自提着,叫人挂出去,汤莲生还跟出去看。

结果几个人正嘻嘻哈哈的挂呢,就见杨玉娟带着丫环过来了,许天禄一皱眉,示意汤莲生去打发了。

汤莲生就过去了,道:“何事?”

一见这玉似的美少年,杨玉娟有些害羞,急低了头,一脸温柔婉约的道:“小妇人想求见王爷。”

“我师父不喜欢见外人,”汤莲生道:“你有事可以跟我说。”

杨玉娟犹豫了一下。

但是她之前被唐时锦和戚曜灵吓破了胆,并不敢强行要见她,犹豫了一下,便道:“小妇人只是想来拜谢王爷的维护之恩,王爷对小妇人的大恩大德,小妇人没齿难忘……”

她叨叨叨的表达了半天感激之情,然后才话锋一转:“只是郎君这两日郁郁寡欢,小妇人着实心疼的很,小妇人虽感激王爷,但身为人.妻,又怎舍得相公如此,故小妇人想着,那位妹妹,既已经是郎君的人了,小妇人也喝了她的茶,就替相公收了她……”

她又叨叨叨的说了半天,并没注意到,汤莲生的眼神儿已经不对了。

汤莲生在师父师兄面前极为乖巧,可其实性子是很偏激的。

乍听时,还以为她真的是来道谢的,但是越听越不对。汤莲生不由冷笑了一声,直接打断她:“是贺元宵让你来的?”

杨玉娟吓了一跳:“不,不是,夫君不知……”

“不是就好!”汤莲生冷笑道:“我师父说不许纳妾不许狎妓,你以为是为了你?你早上照过镜子没有?多大的脸呐!”

杨玉娟脸色一变,张着嘴巴,一时不知道要怎么答。

汤莲生续道:“虽然我师父不是为了你,你却也从中得了实惠,可如今,倒想踩着我师父成就你的名儿?”

杨玉娟吓了一跳,急摆手道:“我没有……”

“没有?打量旁人都是傻子呢?”汤莲生冷笑道:“我猜你是听旁人说了我师父的闲话,于是就生出了这么个念头,你想着反正这个人已经是废了,没有娘家,还不是由你可着劲儿磋磨,而你既能得了贺元宵的感激,又能踩着我师父,显出你无比的贤良的名儿……”

杨玉娟一时间面如死灰。

她万没想到眼前这玉似的美少年,竟是如此利害,说的分毫不错!

汤莲生一见她这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不由得哧笑出声:“你是活活蠢死的么?得罪了我师父,留下个贤良名儿刻碑么!?还不滚!”

杨玉娟屁滚尿流的滚了。

许天禄过来,搭着他的肩:“你这张嘴可真是……不过这人也确实该骂!师父经常说,不怕蠢,怕的就是明明蠢,还自以为聪明!真是!”

看汤莲生还气鼓鼓的,许天禄笑着哄他:“来来莲生,看挂的正当不正当。”

汤莲生这才转回来,细看那文章,许天禄想起来又道:“不过你以后还是要小心一点,你一个文人,骂人的时候得先看看身边有没有人!要是那女人发飚打你怎么办?我万一救不及,没准儿你就得吃亏!”

汤莲生都被他说乐了:“不会的,师兄放心。”

许天禄也没再说,看他一直仰头看那文章,就问他:“真的很好吗?看这么长时间?”

“真的好,反复读都不够,”汤莲生叹道:“我这辈子,若能及桃花公子一成,我就满足了……明明骂的这么狠,可还是叫人觉得,这文才真是绝了。”

“行了,”许天禄道:“回去吧。”

汤莲生应了一声,一边又问:“师兄,你说我要是向相爷请教学问,相爷能理我吗?”

“肯定理啊!”许天禄道:“我觉得相爷就是那种,在路上见你拿本书,都能多看一眼的人。”

汤莲生静静的琢磨,回去之后,他就跟唐时锦道:“师父,小师伯的信,给了我行吗?”

“行啊!”唐时锦就给了他,汤莲生看了看,珍而重之的收了起来。

果然桃相就问:“莲生今年准备考院试?”

“是,相爷,”汤莲生赶紧过去,垂手答道:“莲生荒废几年了,今年想试试,只是把握不大。”

桃相便开始考较他的学问。

唐时锦立刻放下茶杯溜了出来。

第565章 地图炮

唐时锦这儿,经常有人来投帖,于是这篇文章,第一时间就被人发现了,然后立刻就吸引了许多文人来看。

白天唐时锦和桃相都不在,随便他们看,很快就挤了一大群人,还有人高声念诵。

可桃六郎的文章也不是白写的,就算再没有逼数的人,看了这文章,也渐渐的有了点逼数,“终于”意识到了唐时锦还是个王爷,不敢一直在这儿杵着,赶紧找纸摹抄了,然后散了出去。

几乎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江南。

文豪发声,效果拔群,外头的风向几乎是立刻就变了,唐时锦再出去吃饭,也很少再听到有人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

耳根子清静了,唐时锦表示很满意。

然后炎柏葳给她写信,问她这事儿为什么不找他,还说要给她一个惊喜。

于是数日之后,雍州有一个极有名的才子,名叫杜文之的,到了江南,公开写了一篇文章,批驳江南的民风不好,说百姓得了翻几番的良种良蚕,却不知道感恩,还背后骂人,简直过份……

然后夸了一番家乡雍州,表示财神爷你到我们雍州来吧,我们大雍州民风朴实,百姓善良,知恩图报,绝不会出现这种端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情况,这种忘恩负义的事儿我们可做不出来……等等。

自古以来,地图炮最撩火,江南的文人登时就被戳了肺管子,纷纷写文应战。

就此挑起了各地的文人大战。

不少文人都效法杜文之,写文章大夸特夸自己的家乡,并邀请财神爷到他们这边来。

江南文人一时之间,要面对各方的明刀暗箭,文章都快写不过来了。

而百姓们不懂官场的事儿,他们只知道良种良蚕确实好,翻了几番,能吃饱饭了……生怕唐时锦真的听了这些人的话,跑去了别人的地方,简直恨极了那些骂她的人,想起来就骂几句。

唐时锦简直笑的不行。

炎柏葳真不愧是天生的政客,这种方式,真的是颇有政治家呐味儿。

与文人、商人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

他把她与这些人的“利益”关联了起来,并且利用了文人的“正义感”,就这种夸自己家乡的主旋律文章,你不跟风写都显得你不爱国不爱家!这谁能忍?

而且写文章的时候一温习,大家就发现,原来庆泉郡王,还真的给百姓干了不少事儿。

哪怕她没干,江南文人也得说干了啊!吹嘘谁不会?

用现代的话来说,沉没成本越多,就越无法放弃,所以这些人夸着夸着,就会变的越来越真情实感。

厉害!

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唐时锦跟园林师跑了半个多月,终于把草图订了下来,然后就请了工匠来,开始建造。

这边儿盖着房子,那边也聚集了很多木匠,要造大量的织机。

唐时锦还凭着逛博物馆时模糊的记忆,把织机给改良了一下,做出了花楼机和云锦织机,工匠们看她的眼神儿,完全就是在看神仙,她没法解释,只能厚着脸皮承认,她就是这么聪明。

唐时锦工作的时候,是真的拼命三郎,一忙两天,出来的时候,一个面生的青年过来,很敷衍的施了个礼,道:“王爷,我们大人叫你过去一趟。”

唐时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