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497)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东西厂中,只太监就有两万余人,其中会功夫的约摸六成,但这东西也是要看天份的,真的功夫不错的,也就三四千人。

也有当初建立之时,从锦衣卫中抽调过来的人马,这部分人也有一万三四千,在锦衣卫中算是精英了。

然后戚曜灵又把带去江南的两千人,包括余知非,也编入了东西厂的编制,算是自己人。

三个人商量着,从江南这两千人中,抽调出了有能力的自己人,给他们升升官儿,把这近两万人控制起来,假以时日,这些人就会全都成为自己人。

至于太监,仍旧是让太监去管太监,只是要多花些时间去挑人。

余外还有后来汪直起势时,又抽过来的两万锦衣卫,但这部分人,来的时间太短了,还没有完成整合,就仍旧归回了锦衣卫,于是锦衣卫的人马有五万余人。

这么一算,她手头居然有了近十万的人马……如今的羽林军,也不过近三十万人而已!

这可是真正的卧榻之侧!

说真的,也就是元盛帝这种糊涂蛋,换个皇帝都该睡不着觉了。

同时,雷骁也没闲着,也在紧锣密鼓的查汪直。

要说汪直党羽,整个西厂都算是汪直的党羽,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能这么算。

所以他们查的还是比较仔细的,汇总过来,联系密切的有三四百人,又从中查出有劣迹和手上有人命的一百三十余人,按罪名,这一百三十余人都得杀头,余外还有近百人都得蹲大牢。

江必安那边,也在加班加点的翻案,先把大牢里的人,都一一的审一遍,四成的人,没两天就直接给放了,还补贴了银子和药物,余下的六成,一一审过。

汪直虽然狠毒变态,但这些案子,还真不是全军覆没,也有几桩,是真的罪有应得,有口供有证据的。

如今手上有的是人手,又正是积极的时候,江必安花了半个多月,才终于全部过完了。

然后唐时锦写了三道折子,附了极为详细的明细,报了上去。

内阁还真没见过这种,不一事一报,攒到一起的德性,但这是她开门第一案,当然也没人挑刺,于是就围阅了一下。

第一个折子,主要是内部整合,涉及到数个官员的升迁,出于什么考虑,怎么办的,后头还附了明细,每一个人,哪怕一个小兵子的籍贯事由,全都写的极为详细和清楚。

第二个折子,是汪直的案子;第三个折子,是西厂积压案子的复核。

全都附上了人员和事件明细,详细极了。

元盛帝一看之下,就不由得连连赞叹:“庆王做事,实在是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是的,极其清晰,无比清晰。

咋说呢,这就好像面前摆着一碗白米饭,大家都形容为“一碗饭”,到了她就成了“玉田当年产碧梗米合计X百X十X粒”,简直清晰的恐怖。

几个阁老,不由得互相交换着视线。

这几天唐时锦人都不知道去了哪儿,不在厂署也不在卫王府,递帖子也不回,加上之前杀汪直之事,他们都心有忌讳,还都没有找着机会上门拜访。

但是唐时锦在江南的作派,他们可都是有内部消息的,唐时锦年纪虽然小,处事却极有章法,该松手的时候就松手,该给人情给人情,事儿办的周周全全,漂漂亮亮,很会做人,所以他们还真不怎么担心。

可是汪直的事情也就算了,这几个旧案……还真不乏他们的三朋两戚。

本来以为没几天也就放了,或者等缓过这两天,再找由头跟她见个面儿,说一声,事儿也不大,也就办了,没想到……她就直接把案子报了上来。

报上来也就算了,还报的这么清楚,每一个卷宗都厚厚的一叠,连仵作验尸过程都写上了。

这,让他们还咋托人情?根本就没有留下托人情的机会好么!

果然元盛帝大赞了一通,然后就下了朱批。

几个阁老憋了一肚子话,却不能说,只能眼睁睁看着司礼太监把折子捧了出去。

出了御书房,赵首辅忍不住道:“王爷……这是要当唐青天了?”

陈剑儒捻须道:“确有几分青天的架势。”

王恂实轻咳道:“王爷只怕并不知究里,听闻这些案子的复审,全都是江护办的,王爷好像在……”他略微压低声音:“忙着收回唐家四坊呢。”

赵首辅神情微松:“原来如此!财神爷,还是对生意更上心啊!”

陈剑儒却不由得神色微沉,原本的笑容都收了。

赵首辅道:“此事一了,王爷也该轻闲些了,倒是该找机会一起坐坐,给王爷解解恼才是。”

“首辅大人说的是,”王恂实做势沉吟道:“慎行家的三娘,嫁了王爷的徒弟许积玉,听闻这两天就要到京城了,到时下官看找个机会,约出来一起聊聊。”

赵首辅点了点头,迈着四方步往前走,两人说着话很快就走远了。

赵首辅和王恂实这一年走的近,而谢次辅出身寒门,与他们向来都是面和心不和,倒是刘化雨,凑到了陈剑儒耳边,低声道:“陈兄你说,此事可是出自王爷之手?”

第600章 盛世有望

陈剑儒不动声色的道:“这我如何会知道?”

刘化雨叹道:“我觉得,定是出自王爷之手!毕竟是相爷认可的人,心中还是有这个天下的!”他眼含泪花,好似无比的激动:“大庆有此明臣,盛世有望了!”

陈剑儒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他与桃相一样,都是艰难的抱持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的人,见到唐时锦这公正细致之极的帖子,怎么能不心生喜悦?觉得似乎看到了希望?

唐时锦身居高位,又有星宿之名,君王不敢撄其锋,她若有心,定能为这个天下做些什么的。

但失望过太多次,已经不敢太早的去期待了。

至于刘化雨,他为人玲珑,与谁都好,两不得罪,却从未见他真的站出来干过什么事儿……如今向他示好,显然是觉得,唐时锦是向着他们这一边的。

所以,他也认为,这份东西,是出自唐时锦的授意?

陈剑儒不由得沉吟起来。

…………

许天禄与王婉如,的确已经来了。

唐时锦出发的时候,他就知道马上要回京城了,迅速把手头的生意整理了一下。

本来接了旨就可以回来了,但因为要等汤莲生,于是又多待了两日,而且又因为有王婉如,一行女眷行李众多,走的很慢,加上路上才知道王婉如居然有孕了,紧张之下,就更慢了,二十余日才到了京城。

吴不争早他们半个月就已经来了,贺元宵自己考虑了一下,没跟着过来,许天禄就把他拜托给了谢不渝。

歇了一下午,晚上吃饭的时候,许天禄就问:“师父,我来干什么?”

唐时锦道:“明儿你先去报个到,然后就回来,把咱们的生意拿回来。”

他领的是户部郎中,仍旧是一个能拿俸禄的实职官员,但也仍旧是可以便宜行事。

唐时锦指了指旁边的一摞:“看到没?那都是你的活儿,带着人马过去,到时只怕少不了纠缠。”

许天禄一看那厚度就吃了一惊:“这什么啊?”

唐时锦道:“帐本。”她微微冷笑:“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大胆。”

要知道,当时她这唐家四坊,赚的钱全是给太子的,所以用的也全都是太子的人。

但后来太子接连出事,这些人就开始捣鬼,再后来太子一废,又去了皇陵,这些人就把唐家四坊当成了自家的,明目张胆的往家里扒拉,家里金银如土,过的比她可奢侈多了。

也就是看她回来之后,才收敛了些,看她迟迟没有动作,这两天又有人开始蹦跶了。

他们怎么就不想想,现摆着唐家四坊这么大的一棵摇钱树,太子倒了,为啥别人都没伸手?人家傻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