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521)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像王恂实这些人,都以为他们是联手坑人,其实他们俩还真的很少商量,唐老大是出于混混的自尊/自卑,做事独断,不爱问人意见,而炎柏葳需要的时候会跟她说,不需要的时候就默默打配合,所以不需要商量。

就像对付赵守拙这么大的事儿,两人也就是明确了一下主旨,步骤都没怎么商量,但做下来却很顺当。

唐时锦忽然问他:“主公,你说我们算不算心有灵犀。”

炎柏葳一边写着折子,一边就笑弯了眼:“当然,心有灵犀。”

他就跟心里的欢喜没地儿盛一样,两眼角一直漾着笑纹儿,笑的傻透了,唐时锦都不忍心多看,继续翻话本儿。

这个时代的话本儿,或者说白话小说,其实还真挺多的,不过大多写的不长,而且想找当下的,也就是说作者还能找着的那种,就不算多了,文理嘛,反正她能看懂,但感觉都写的一般般。

唐时锦觉得这个活儿她干不了,还是等见见桃成蹊再说。

一边想着,就扔开话本儿,抬头看了炎柏葳一眼。

他已经坐下了,脸上仍是带笑,对着桌上的纸出神。

写个折子怎么还这表情?唐时锦道:“你在做什么?”

炎柏葳道:“我们的孩子,我不想从皇家的排行,不如就选一个‘橖’字做排行?与你姓氏同音,又纪念了锦堂春这一段缘故,且又带了我葳字的草木之意……至于名字,你是财神,但你已经从了金字,我的鸿又从了水字,所以不如取贝字或玉字,例如穆橖贤、穆橖赟、穆橖贺……这几个好不好听?”

唐时锦:“……”

她无语的看着他。

兄弟,你想的是不是太远了一些?

再说了,这些名字都好难听,还穆橖贤,我还木糖醇呢!

唐时锦默默的道:“你开心就好。”

他问:“不好听?原本的排行,这一辈儿是‘赜’,研赜的赜,穆赜贤?好听吗?是不是还可以?”

于是他一整天都在反复纠结这个事儿。

唐时锦默默的拿走了他花了不到两刻钟就写出来的折子,过去跟桃二郎商量了一下,然后让他明天早朝帮忙上折子。

回来的时候,就听说自己那个不知道在哪儿的儿子,或者女儿……名字就叫穆橖琅了。

唐时锦问:“螳螂??”

“嗯??对啊,谐音不好听。”这个人脑子里装了不知道几本字典,又提起笔来唰唰唰写了一页纸,继续纠结。

然后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他走,都没能纠结出来。

第629章 慧眼辩忠奸

早朝上桃二郎帮忙上了折子。

这种内部调整的事情,元盛帝一向不大计较,再说又是她的事情,很快就批复了,然后太子殿下亲自给送了过来。

首先设立了监察司,这个是总缉事厂的最高管理机构。

保留了锦衣卫、缉事卫自己的机构,余下的,原本的东西厂人员分了南北缉事司,主要是分管案件有所不同,同时仿照前朝,设置了“提刑按察司”,类似于现代的技侦部门,掌管的除了验尸,还有典籍、刑狱等等杂务。设置了提刑官和按察官,都是四品官儿,下头设了洗冤吏,从五品的官儿,洗冤吏下头是大仵作,六品官儿……等等。

这些官职其实有许多取自前朝,也有许多本是地方一级的机构,也有新设置的,但因为总缉事厂本来就是一个新鲜事物,所以怎么办怎么是,旁人也挑不出错儿来。

炎柏葳还顺便给申请了扩建,把厂署后头一片也包了进去,到时候各部门都会分开办公。

这么一来,倒是一个大干一场的架势了。

到时候,等机构调整好了,再把这几个官员,例如戚曜灵江必安这些人,各自的分管范围确定下来,就算是调整完了。

虽然看起来很繁琐,但也就是一开始麻烦些,等过渡期过去之后,就会渐渐的发现管理细化的好处了,毕竟职责越明确,效率越高,像现在这样,管理方式就太过于家庭作坊,不利于长久发展。

唐时锦就叫余知非派人,一是拿着公文去大理寺把人调过来,另一拨去工部,叫他们抓紧把工程排上期。

这边的人才刚派出去,李尚书就过来了。

如今赵守拙院子都叫人围起来了,李尚书也早暗搓搓的把手里的东西一骨脑送到了厂署,旁人也纷纷墙倒众人推……眼见赵守拙是爬不起来了,李尚书也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容满面的施礼:“王爷!”

唐时锦点了点头。

李尚书笑道:“正想来与王爷报喜,下官等人领旨修缮庆王府,昨儿已经竣工,王爷看哪天去瞧瞧?若有什么不合适的,下官好着人赶紧改改。”

唐时锦笑道:“李大人辛苦了,我回头就去看看。”

“不敢,不敢,”李尚书笑道:“王爷心有锦绣,慧眼辩忠奸,下官于公于私,都愿意为王爷效力,不敢说辛苦。”

唐时锦眼神儿微闪。

虽然这啥慧眼辩忠奸有点囧,但这个时候,说出这么一句话来,这就是个聪明人。

而且这些日子,细细的查下来,这个李尚书,还真没有什么很大的劣迹,手上有人命,但大多是自保的、迫不得已的,这就算是好官儿了。

唐时锦含笑道:“谁是忠,谁是奸?”

李尚书眼睛迅速从她脸上掠过,急笑道:“王爷做事,下官不敢评判,下官只知道,如今缉事卫的人,正围着赵府的院儿呢。”

唐时锦玩笑一般道:“围院子,这不是李大人的功劳吗?”

李尚书神态仍是恭敬的不得了:“不瞒王爷,下官这么多年,可真是糊里糊涂的,多亏王爷拨开云雾,下官这才见了眼青天!下官真不敢居功。”

唐时锦笑了。

这一位,确实比她想像的还要聪明,不知道怎么能叫赵守拙欺负成这样。

他这话什么也没说,其实什么也都说了,恭维的……可以说高明极了。

确实,他握着这件事情多年,要是有证据,早就找机会发难了,可这不是没有证据么!

唐时锦就冲里头道:“殿下,我出去瞧瞧我的院儿,你帮我招待招待李大人。”

炎柏葳就出来了,李尚书眼神儿一闪,迅速施了大礼:“微臣拜见殿下。”

瞧,他连炎柏葳在这儿都知道,估计就是因为知道炎柏葳过来送折子,这才瞅着这个空儿,专来看两人的关系的。

唐时锦笑着,抬身就走了。

然后她叫了戚曜灵和老管家,过去看了看那个院子。

她还是头一回来,这个院子与卫王府截然不同,倒像江南园林的景致,雕梁画栋的,花园也很大,开花时一定挺美。

而且李尚书是真的会办事儿,也是花朝廷的钱不心疼,连家俱都给置办齐了,几乎是拎包入住了。

老管家道:“老奴马上就去采买下人。”

戚曜灵道:“师父,咱们那儿这么多人,挑一些来用算了。”

唐时锦挑了挑眉。

按理说,只有皇家能用太监当下人,可是戚曜灵说的也没错,从厂署挑人,用起来铁定听话好用,比采买下人更省心,别人怕遭忌讳,她怕什么?她就要嚣张!

于是唐时锦就道:“我进宫一趟,你带林叔去先挑着。”

老管家张了张嘴,没说出什么来。

然后唐时锦进了宫,跟元盛帝一说,元盛帝立刻就答应了,下了一道口谕,余外还赐了她两个嬷嬷、十二个宫女、四个御厨。

至于那些太监,比起留在厂署查案子,餐风露宿的,还担着是非,这进庆王府,简直是超级好去处,戚曜灵最终挑出来二百来人,年纪大多在十二三到二十岁,个个端正俊秀,半数以上会功夫,又半数以上识字。

于是一夜之间,下人全够了。

老管家只需要带着人去采买日常所需就可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