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622)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章无极主动的道:“王爷,我们做什么?”

章无极和章应问,级别比他们高半级,是正六品的财政主事,但目前手头没活。

唐时锦就道:“我做生意,一般来说就我开好头,把路铺平,然后就交给下头人去管理了……你们两个,现在就是替我做‘开头’的工作。今年,大章,你去做茶,小章,你去做糖。”

她从袖中取出了两张纸:“需要什么跟王大人要。”

两人一起站起,接了过来,各自分阅。

然后唐时锦这边就说完了,王慎行开始说。

唐时锦这边,就只管做生意,撑场面。王慎行管的才是政策方面,包括元阆仙的宣传部门,也归王慎行管。

王慎行拿了几个关于商人的政策出来,大家过了过。

一个是因为新粮推广,产量上升,因此放宽酒政。

虽然不能说鼓励民间酿酒吧,起码让大家在这方面比较自由了,同时也公布了神仙酒的酿制方式,也就是说蒸馏酒的工艺。

另一个,鼓励民间百工,类似瓷器之类的,并不是说御窑做了,民间就不能做了,民间可以做,其它的也可以,不管哪一门,若真有新鲜东西做出来,可报官府上报至财政阁,若这东西真的好,可以买断,或者将其做为皇商……种种。

这是唐时锦过了一遍的,算是一个比较安全和正规的政策,大家当然没有什么意义,第二天王慎行上个折子就行了。

大家商量完了,也中午了,就一起去酒楼吃了个饭。

戚曜灵和曾思故把小团子送了过来,缉事厂人多,小团子终于把旺盛的精力挥发完了,开始打蔫儿了。

唐时锦又很不慈祥的,硬把儿子叫精神了,喂他吃了一碗蛋羹,一交到平儿手里,就秒睡了过去。

哼,小屁孩儿,还遛不过你!

第753章 不学就落伍了

等那一波人把小太子抱回宫,唐时锦长出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戚曜灵和曾思故都是自己人,互相拱拱手通个名,就直接坐下一起吃。

王慎行听曾思故说他“字独秀”,就问他:“我记得你之前有一个字的?这是令师给你改了?”

唐时锦笑道:“是我改的。”

缉事卫的衣服全都是黑色的,曾思故虽然人在缉事厂,但还是文官,官袍是红色的,万黑丛中一点红,所以唐时锦头一回见,就给他取了个字叫“独秀”,取一枝独秀的意思,把他那个恶心爹给取的字给改了。

长辈上司给取字是正取,所以他现在对外都称独秀了。

他这个人,虽然写话本儿不行,但属于心很静的那种人,做一些细致的文案和整理工作,就类似之前的风物志编撰这一种,就非常擅长,如今在缉事厂,已经渐渐站稳了脚跟。

唐时锦想起来跟他们道:“我前几天让禄儿做了一个东西,你们见没见?”

戚曜灵问:“那个能转的筒吗?小四给了我一个,我看不懂。”

“对,”唐时锦问:“小秀儿见过没?”

曾独秀摇了摇头,唐时锦索性直接打发人去拿一些过来。

结果人打发过去,却是许天禄自己送了过来,唐时锦一看就知道是有事儿,但也没问他,就先把东西拿过来,给他们瞧了瞧。

其实就是阿拉伯数字的运算轮,也叫做数字魔方,有数字和加减乘除的符号,可以通过扭动来计算。

为了方便理解,唐时锦给改名叫数字算盘了。

一共做了两种,一种花里胡哨的,挺大,是一种儿童玩具,用的是可可爱爱的Q版字,这种准备直接放到马三道的“益智工巧坊”中代卖。

另一种是用好木头做的,比较小,看起来精致又庄重,拿在手里像一个手把件一样,还做了一个流苏垂着,算是一个成.人版的。每一个数字旁边都有对应的中文数字,而且全都配了说明书,上头还印了乘法口诀,也是文字和数字双语版的。

唐时锦的想法,是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大家像习惯自鸣钟一样,很快的习惯这种东西。

毕竟用阿拉伯数字来计算,速度确实会快的多,整理起帐务来,也更加的方便。

唐时锦详细的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还演示了一遍,王慎行几个人如听天书,倒是曾独秀听明白了,拿在手里慢慢的转着。

于是唐时锦注解了一句:“皇上已经学会了哟!改天找一个由头,就给你们全都赐一个!”她举了举手里的数字算盘。

一听说皇上学会了,王慎行瞬间就打起了精神,立刻拿了两个,又拿了说明书,郑重的收进了袖子里。

唐时锦又跟其它人道:“我准备以后财政阁就改用这种来记帐了!你们不学就落伍了!”

顿时,其它人也都上心起来,各自收起了一份。

就从这反应,就能看出每个人的性情。

等用过饭,王慎行几个人先回去,然后唐时锦几个人又坐了会儿。

唐时锦问许天禄:“你找我有事?”

“对,”许天禄挨过来,给了他一封信:“师父,不渝的信,昨儿才收到的,你瞧瞧。”

唐时锦接过来看了看。

谢不渝在信里说,有一个商人叫陈世元,其曾祖、父亲曾到过吕宋国,两人见面相谈甚欢,陈世元想再去吕宋国,谢不渝也有这个意思,问有什么要交待的。

而且,信里还提到,陈世元的曾祖,名叫陈振龙,当年,就是他把红薯带到大庆国土上的。

唐时锦一听说陈振龙,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关于陈振龙,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是他到吕宋国做生意,发现当地的红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所以不顾当地当权者禁令,冒险把薯藤绞入了吸水绳里面,偷偷的带回闽州种植,所以后世把他称为甘薯之父,其后人也一直在推广这个,如今在大庆境内,其实已经比较普及了。

唐时锦问:“你跟他提过这个?”

许天禄摇了摇头:“我没提过,我只是跟不渝说,小师叔去做闽粤总督了,不渝就跟元宵一起过去了一趟,可能是听小师叔说的,也可能是他自己猜到的。”

唐时锦道:“你回去跟争争说,让他传信儿查一查这个人,不过我估计应该没问题……把他家里的,关于吕宋国的资料都拿过来,然后我这边再考虑具体怎么做。”

许天禄应下了,然后几个人各自分开。

唐时锦回了宫,看儿子午睡还没醒,就拿了元阆仙写的新戏本子,在凉榻上歪着看,没想到歪着歪着,一不小心就睡着了。

醒过来的时候,天都黑了,估计是炎柏葳把她抱了进来,太暖和,睡的就有点沉了。

唐时锦迷迷糊糊的出去,炎柏葳转头笑道:“醒了?饿不饿?现在传膳?”

唐时锦坐下喝了半杯茶,整个人蔫蔫儿的。

炎柏葳也就不再问,继续跟孩子玩,等着她醒神儿。

唐时锦还没忘了把陈世元的事情跟他说了。

如今的大庆,其实是有海商的,但是因为海船的技术不过关,所以做海上贸易,历来就是九死一生之事,并没能发展起来。

所以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炒高舶来品的价格,那样自然会有商人冒险去做这方面的生意,然后顺其自然……就能得到各处的诸多消息。

但是一来,那要无数人的命去填,二来,这样效率也不高,得到的信息都是零碎的,后续管控也不容易。

两人商议之后,还是决定稳妥一点,所以才把卫时磊派了过去。

卫时磊过去之后,每个月都报一两封密信,他年纪虽轻,但身后好几个大佬撑腰,沿海官员除非是脑子有坑才会惹他……但,也不会太重视他就是了。

所以他去了之后,就慢慢的探察民情,查查西方传教士和商人有多少,都干了什么,同时寻访造船的匠人,不惜成本,造坚固的海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