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641)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以至于不管是戚曜灵还是汤莲生徐霄壤,都完全没见过这姑娘。

卫时磊还真有点儿过意不去。

他不是天生的贵人,习惯了周围人的逢迎和知趣,他对于别人的好意,总是习惯的想给予平等的回报,不想欠别人的情份。

难得遇上这种不好回报的问题,这种真挚纯粹的仰慕,他还真有些不知所措。

又两个来月,终于靠了岸。

大家商议了一下,就由徐霄壤带着人手,送拜里米苏拉一行人入京朝拜,也顺便押送海盗回京。

汤莲生就留下来,教这些人简单的外语。

卫时磊继续去造船练兵。

这一次的航行时间几个月,说起来不算长,但是经历了大风浪,倒真是暴露出来了海船上的许多问题。

例如这些船都是尖底海船,吃水深度太深,风浪起的时候,船就很容易被鼓动,能不能造成平底的?

又例如船上目前有四面帆,有时候不好调整,能不能增加更多的桅杆和帆?

而且过程中,唐时锦还写信来,说了红衣大.炮这些武器,如果将这些做为舰炮的话,也要预备更大的空间,种种技术难关,全都需要一一去攻克。

而且这个时候,圣旨虽然还没下,但炎柏葳要下国书组船队的意思,已经写信给他说了,所以,咋说呢,任务更繁重了,也更需要慎重了。

许忘海在这方面是真正的行家里手,他提议在两舷和艉部做长橹。

长橹入水深,在水下摇摆,旋转拨动,无风的时候也能保持船速。

但是在船底的问题上,他与卫时磊的意见完全不同。

许灵妙中午过来送饭,还听到他与卫时磊争执:“你这就是想当然!就因为平底船吃水浅,所以根本经不住海上的大风浪!只能在风平浪静的内河之中航行,入不了深海,连试都不必试!”

许灵妙若有所思。

等晚上许忘海回家,她才跟他道:“爹,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们去浙州时,曾经听一个人说过,有一种大船叫‘随风送’,就是平底的,做起来省工时、省银子,放货物又多,吃水浅,航速快,能走八面风,历害的不得了?”

许忘海想了想,也想了起来:“那是那人醉后吹牛,怎么能当真?”

“怎么不能当真?”许灵妙道:“我事后还去问了,他说他父亲是个老船工,造过几艘这样的大船,但后来船厂关张了,就不再造这么大的船了……我觉得是真的。”

许忘海愣了愣:“你还去问过?”

“对啊!”许灵妙道:“你说是胡说八道,但我觉得他说的一板一眼的,很像真的,所以就去问了问!”

第二天,许忘海就跟卫时磊说了。

卫时磊又特意过来问了她一遍,然后点点头:“我派人去打听,若是此事能成,许姑娘当记一功!”

他就派了人过去,一边知会沈刺史帮忙,一边也用江湖门路打听。

浙州的大船厂就这么几家,沈刺史细细的打听了小半个月,居然真的找到了一家已经倒闭的船厂,叫海神船厂。

这家船厂倒闭了之后,把船都押给了一家名叫发达海船厂的,这“随风送”的大船,因为很大,之后没有再造过,但目前还有两艘完好的,目前就是租给商人用,据说已经下过好几次海了,但造过这种船的老船工,已经很少了。

卫时磊立刻带了许忘海和几个老船工,亲自过去看,想了想,还特意在随行名单上,加上了许灵妙。

闽州和浙州离的不远,几人走陆路过去,许灵妙路熟,穿着胡服一马当先,上下马都是用飞的。

卫时磊看在眼里,忍不住跟邓闲道:“许姑娘的功夫是不是很好?看她动作很利索的样子。”

邓闲翻了个白眼儿。

自从卫时磊在船上不理许灵妙,据说是害他输了钱,他一见他就满眼怨念。

但是嘴上仍旧保持了基本的尊重,道:“肯定不错啊,反正比你强不少,你想不想知道具体的程度?我去试试她?打给你瞧瞧?”

“不用不用,”卫时磊生怕他心血来潮真的去试,赶紧摆手:“我就是随便问一下。”

他说完了,就见邓闲默默的冲他发射着“明明就是想知道还随便问问”、“你这么关心人家干什么”、“关心你就自己去问嘛还装模作样的撇清”、“呵呵哒”……

看懂了一切的卫时磊:“……”

他发现邓闲确实跟吴不争不一样。

吴不争其实是一个很诙谐的人,脾气很好,但邓闲可能是年轻,脾气明显傲娇的多。

但在热爱八卦这一点上,是真的一毛一样。

卫时磊就笑着不说话了,然后邓闲还道:“对了,有个许姑娘的事儿你想不想听?很重要的哟!”

不说后一句,卫时磊也无可不可,一说后一句,他就怀疑他是故意逗他,就道:“不听了。”

邓闲追问:“真的很重要的,跟你简直大有关系,真的不听?”

卫时磊道:“不听。”

“好吧好吧!”邓闲就一脸失望的带马走了。

在他看不到的角度,他一脸算计到人的坏笑。

这可是你自己不听的!到时候可别怪我不汇报!咩哈哈,他真想看看他知道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他悠闲的追上许灵妙,跟她闲磕牙去了。

一行人也没赶路,游山玩水一般,很快到了浙州,沈刺史亲自过来相迎。

其实沈刺史见到他,心情是有点复杂的。

唐时锦回京之后,他们就没有再见过面,但是每到清明和过年,唐时锦都会派人来拜祭沈一意,她并不跟他们打照面儿,他们只有在墓前看到东西时,才知道她派人来过了。

因为沈一意是唐时锦的徒弟,所以两人算是平辈,但卫时磊的态度仍是十分恭敬。

几句话之间,沈刺史对卫时磊的为人,心里就有数了,更加了三分小心,亲自带着他去船厂。

第777章 镇海卫

一边走着,沈刺史便道:“下官已经写了告示,也都派人去各船厂宣讲过了,各船厂的东家也都约了起来,江南这边的商贾,向来是唯王爷之命是从的,听说大人是王爷的弟弟,所以也都很是踊跃。”

卫时磊道:“我们是亲戚,沈兄千万不用客气,叫我名字或者承源都好。”

承源是老王爷给他取的字,只是因为唐时锦习惯叫磊儿,所以家里人也都跟着叫磊儿,就没叫起来。

沈刺史也没再客气,就笑道:“承源。”

卫时磊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写了信给皇上,到时候求一道手令,在这边挑两三家船厂,与我那边一起做。皇上的意思是要做船队,先慢慢的做几个船型试一试,各方面都完善了,再大量的造。”

沈刺史道:“是是,这会儿你要做什么,直接与我说就是。”

一行人一边说着,也就到了海边,胡会长带着人过来拜见。

卫时磊笑着还礼,一边还开玩笑:“家姐如今还是江南商会的会长呢,与胡会长、许会长也都是熟的,咱们只当朋友之间来往,全都不必拘礼。”

胡会长兄弟俩都是唐时锦的自己人,胡会长便率先笑道:“说的也是,咱们如今还都沾着王爷的财运呢!”

开了这句玩笑,气氛也松快多了,大家这才说起正事。

浙州因为有西湖,许多大诗人写过,名声在外,所以游人向来很多,比闽州这种三不管地带繁华的多,所以船业也发达,还真有不少先进经验。

带过来的书吏分别记录,卫时磊就带着人手,直接下船厂。

这边光大船厂有四家,中小的也有好几家,其中“随风送”只有已经倒闭的海神船厂有,用唐时锦的话来说,属于技术专利,后来倒闭之后,虽然把海船都折价抵给了发达海船厂,但技术并没有给。

但胡会长是真正的地头蛇,他们都是商人,自己人找自己人,也更加顺当,还真给找着了当年海神船厂的老板,和当时的三个老船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