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661)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炎柏葳憋着笑安慰:“没事没事,客人是吧?有义父招待呢!”

他接过下头递上来的毛巾,哄小孩儿一样,帮她抹了一把脸,又抹了抹手,便摆手让人退下,帮她宽了衣服,吹了灯,黑暗中,她还在叨叨:“我本来就笨,下次轮到你生了……”

“好,我生。”

“你别捏我,你别吃……”

“别动,”他含混的应声,“我不吃,怕儿子吃醉了……”

第二天早上醒过来都巳时了,唐时锦神清气爽,什么都不记得了。

等吃完饭,玩了会儿大小娃儿,看平儿几个人表情都不对,她问了问,才问清楚是咋回事。

唐时锦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跑去找炎柏葳。

这会儿养心殿还在收拾,炎柏葳还没搬过去。正在书房批奏折。

唐时锦一过去,他就噗的一笑。

唐时锦无语的抓着他:“你怎么不阻止我啊!!我的一世英名!!”

她扯着他肩上的衣服,晃呀晃的:“我的一世英名啊!!”

炎柏葳笑的不行,被她一扯,笔顿时在纸上画出来一个“z”。

炎柏葳放下笔笑道:“无事无事,英雄都是不拘小节的,不会损了你的一世英名!”

唐时锦松了手,看了他一会儿,幽幽的道:“你是故意的!你肯定是故意的!你故意让我去,故意让厨房做米酒老鸭汤,故意放我们桌上,还暗中叫禄儿给我盛,拼命的劝我喝……你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让我出糗,好分散你跟他们要钱的抠门儿印象!”

逻辑简直通通通好么!!

她大声道:“对!就是这样的!你这个机关算尽的大坏蛋!”

炎柏葳失笑道:“你说的对!庆王爷料事如神!一猜就中!”

唐时锦:“……”

反正,就吵不起来。

看他蘸了墨,在那个“z”旁边,写下“此乃……”

他看了看她,唐时锦给了他一个“敢写我就打死你”的眼神儿。

炎柏葳就忍笑写下“此乃太子与朕嬉闹时不小心划下的,爱卿不必多想”。

唐时锦皱了下眉,虽然让儿子背锅很合适,但是怎么看怎么有种欲盖弥彰的味儿啊?

她再次暴走:“你是故意的!你故意写后头这句的!”

“对,”炎柏葳连连失笑:“我这一回,还真就是故意的。”

第801章 全是烧钱的

炎柏葳快速几句批完,给她瞧了瞧:“是薛凤连的折子,无事的,自己人。”

唐时锦默默的站起来,默默的退走,然后炎柏葳再回去的时候,就发现卧室里多了一副装裱好的大横幅,龙飞凤舞的字迹写着:“我再也不喝酒了!!立此为证!!”

炎柏葳笑了半天,然后他才问她:“你总是用这个竖划加一点,这是什么?”

他一问,唐时锦才想起来,这个时候还是没有标点的。

最早文人用的是句读,圈点,后来又有了一条竖线、两条竖线之类的小符号,例如人名,就在人名的右边加一条直线,地名,就是在地名右边加两条直线。

但是用的并不普及,大多是一种个人习惯。

所以初学者,就光学会断句,就是一门重要的基本功。

据说历史上,一直到清末才有了标点符号,但是对她来说,这种标点符号,尤其像问号叹号之类的,表情达意,不可或缺。

等回头抽空要写出来,给桃成蹊送去瞅瞅,然后让他上个折子,推广这个,这样大家念书也容易明白。

唐时锦心里想着,一边回答他:“哼!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炎柏葳笑着,也没有追问,就在她身边坐下。

看着一模一样的六个小团子躺在面前,那种感觉真的是幸福又奇妙。

如果说甜宝长的非常像唐时锦,这六个小团子,长的就更像炎柏葳一点,尤其是眉眼,但又比炎柏葳长的“俊美”些,线条不那么硬朗。

但无一例外的,全都是睫毛精!

小孩子的睫毛本来就长,又黑又密,他们又都白生生粉嘟嘟的,小扇子一样的睫毛覆下来,粉红的小嘴儿不时的裹一下,真的让老母亲的心都要化掉。

两人一时都没说话,就默默的看着娃们睡觉。

然后唐时锦站起来:“你看着他们吧!”

她就站起来去了隔间,拿了笔给桃成蹊写信。

她如今也非吴下阿蒙,毛笔玩的很溜,每一个符号,她都画的像印刷体那么标准,然后介绍一下用法,后头的字就比较潦草了。

写完了拿去给炎柏葳瞅了一眼,就叫人送去给桃成蹊了。

然后桃成蹊挑出了一些最常用的,例如目前就在用的顿号、句号,然后又加上了叹号、问号、冒号、引号、书名号……这种,余外还加上了数字要用的加减乘除和等号。

但像各种括号、斜杠之类的全部不要,而像@、#、%这种,唐时锦本身就没写,所以算下来也没多少,很容易记住。

后来在唐时锦坚持之下,又留下了()这种普通括号,然后就定下来,让桃大帮着上了折子。

炎柏葳允了。

然后唐时锦就叫人张贴了一下,又随着邸报下发到各地官府。

后来还又印了一些小册子,都是写的标准正楷体,下头还有很多从四书五经中取出来的例句,放在书坊中售卖,并叫人放出传言,说三年之后的科举会启用新标点。

于是文人们顿时就积极的学习了起来。

标点算是应需而生,解决了大家长期困扰的问题,所以推广起来,阻力并不大,比当初推广阿拉伯数字要顺利的多了。

这都是后话。

这会儿,唐时锦把信交出去,就跟炎柏葳道:“我听说海务司的折子没批?”

“对,没批,没钱。”炎柏葳如今说没钱越来越坦然了,道:“这些事情,也不能让你出银子。总之,事情先做着,招商什么的,抓紧叫人去做,别耽误了商机,至于管控,先派员放在那边吧,不管刺史府还是知府那儿,暂驻一下,过两年再说。”

唐时锦叹道:“真的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炎柏葳也笑:“再熬熬吧,鞑靼打下来就好了。”

“鞑靼打完还有海务,全都是烧钱的。”唐时锦想了想,问他:“你说,我们要不要搞搞国债?”

炎柏葳问:“国债?”

唐时锦就给他解释了一下这个概念。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向全民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债券,签定协议,提供凭据,到期会偿还本金,并且支付利息。

因为是国家发行的,所以信用度极高,非常保险和安全。

而且如今大庆又有财神爷,愈是相信这个财神爷是真神的,顾虑就会越少。

唐时锦道:“我觉得可以做一做,就以财政阁的名义来做,定定政策,时间可以签三年到十年,十年应该能缓过来了吧?”

炎柏葳仔细的想了半天:“应该可以。权宜之计。”

唐时锦道:“那我叫王慎行来商量商量,定定具体的细则,然后写个折子出来,你放到朝上先过过,行就行,不行也算是打个预防针,将来要办也容易了。”

炎柏葳应了一声。

然后唐时锦就叫人去召王慎行。

王慎行这个人确实聪明,心态摆的极正,他如今反正是跟着唐时锦混,所以不管唐时锦提出什么,他都会主动去想“怎么做”的问题,而很少多余去想“要不要做”的问题。

所以两人很快就把细则弄了个差不多。

正弄着呢,炎柏葳又叫人通知她们,直接过去与内阁一起商议商议。

唐时锦本来想着,炎柏葳刚从他们手里掏了钱,他们铁定也想拉别人下水……对这个政策不会过于反对的。

没想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极力反对。

包括桃相,或者说,尤其是桃相。

因为他们觉得,国家如果跟“债”字沾边儿,这是绝对不行的,百姓成了债主??太损皇室尊严了,而皇室尊严是不容亵渎的,而且这消息传出去,也有损天朝上国的威严……吧啦吧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