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677)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炎柏葳道:“这个倒是可以,文人授徒,哪怕乡间启蒙,也最少是个秀才,本来就是一道门槛。”

“不一样的!”唐时锦笑道:“文人启蒙,秀才什么的都无所谓,一般也不是正式师徒。但武人一般是没有启蒙这一说的,尤其是江湖门派,跟一个人就是一辈子,你师父是武状元、武进士,我师父才是个武秀才,你说丢人不丢人?”

炎柏葳笑道:“但你前脚刚把人劝去边关,后脚又限制他们,不怕他们骂你吗?“

“诶,”唐时锦道:“你怎么这么老实?第一,这次去边关的,凡立功的,你可以视功劳奖励他们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的身份嘛!又荣耀又省钱!至于其它的,可以跟文人一起下旨,文武秀才是一个门槛,然后文、武中,如有不想参加科举又想开宗授徒的,必须考证!余外还有僧道……僧道单列吧,还有像少林、峨眉、天师道这种大派,你可以赐他们‘免试资格’!怎么样?”

炎柏葳一边听着,便笑道:“听起来虽然胡闹,但又确实可行。”

唐时锦瞪他:“我怎么胡闹了?这都是很有效的举措好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怎么能没有门槛呢?”

“你说的对,”炎柏葳道:“我召人商议商议?”

“先别急,”唐时锦道:“你这个时候找人,那些文人,铁定会叨叨很多话,但是我让六哥写文章了,等文章出来,能打消很多文人的偏见,到时候你聊起来就容易一些。”

炎柏葳笑着拱了拱手:“多谢仙妻,不但给指路,还给送一程。”

“不用客气,”唐时锦道:“身为学渣能有机会为难老师其乐无穷。”

她怕带坏他儿子,只说了“身为”两个字,后头全是哼哼唧唧含含糊糊,炎柏葳居然听的完全无障碍,连连失笑。

甜宝从小经常被他爹带着与人议事,他很明白议事的时候应该安静,所以两人说话他就瞪着一双黑溜溜的葡萄眼,静静的听,一点也不闹腾。

一直到唐时锦哼哼,这小机灵鬼儿,立刻就觉出不对了,伸着小手儿,对他爹指她:“嗯?”

这个时候了,他还记着不能说话。

炎柏葳笑着亲了亲儿子发顶:“你阿娘闹呢,甜宝不要学她。”

甜宝直点头儿:“甜宝不学。”

小胖子皱着小眉头,模仿他爹平时的严肃表情,真的可爱到犯规,唐时锦过去叭叽亲了儿子一口:“那阿娘改了行不行?”

她就把儿子抱走玩去了。

隔天,桃成蹊就叫人把文章送来了。

桃六郎写文章,就像从树上摘果子一样的容易,哪怕是她的命题作文也是一样。

虽然他这一回写的文章,不是安民书那种直白浅显式的,她有的地方看不大懂,但是文人却反映颇大。

炎柏葳顺势提出了“师者令”。

因为之前武举的事情,戚曜灵已经上过书,朝议也过了,所以师者令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顺利的通过了,然后就是令吏部慢慢的拟定细则。

唐时锦过去找王慎行,想着再提提“国库券”的事儿。

她这几天才腾出手来,把国库的帐盘了盘,发现炎柏葳真的比她想的还要穷,打仗募军什么的,也比她想的还要费钱,她赚的这么快,都赶不上他用的速度,所以推行国库券,不失为一种应急之策。

她一路走一路沉吟。

正走着,就听到两个人说话。

“桃六郎的文笔,还是不够中肯。”

“确实如此,本就是个孤高之人,受伤之后,文笔益发偏颇了!”

“篇篇檄文,字字如刀,毫无风度可言……”

第821章 穷皇帝没有话语权

唐时锦停下来叫了一声:“什么人,滚过来!”

平儿几人飞也似的把人拦了过来,唐时锦冷冷的道:“什么人,哪儿的!报个名我听听!”

那两人急急施礼:“翰林院周绍/翰林院赵斌。”

唐时锦冷笑道:“我问你,风度重要还是国体重要?中肯重要还是社稷重要??”

两人一听就知道不好,急叩头道:“王爷恕罪,是我等胡言乱语!”

唐时锦不耐烦的道:“问什么答什么!”

两人只能道:“国体重要,社稷重要。”

唐时锦冷笑道:“说人家没风度,你们背后议论就有风度了?桃六郎为皇上发声,为皇上铺路,为国为民为社稷,他堂堂的正听使,做的本来就是‘以正视听’的工作!指向必须明确,才能引导舆论,引导民声!!要中肯干什么?两方的意见都写上,和和稀泥用两个典故,炫耀炫耀文笔?这就是你们喜欢的好文章?”

她冷笑了一声:“我知道,不管我六哥写成什么样,你们都有刺儿挑!因为你们就是嫉妒!你们自己是一滩烂泥,躺在地上非得酸酸人家卧龙凤雏的人才没本事?鸡蛋里挑骨头也得挑一点毛病出来?你们这种人除了占个位置耗费米饭还能干什么?我怎么从来不记得你们这两个名字干过半点出头的事儿?”

王慎行一行人过来,老远就听着她在骂人。

一路听着也就明白了,王慎行劝她:“算了,这种人到处都是,何必跟这种人生气。”

唐时锦冷笑道:“这种人要是在外头,我就不生气了,可是这俩穿着官袍,身在宫墙之内,舔脸批驳六哥做的最好的一点,连这点事情都看不明白……既无察事之能又容人之量,什么玩意儿!”

要知道,在现代很多人都有侠客梦,也都认可行行出状元,这是因为社会结构的变更。

可是现在,崇文抑武,要扭转世人的观念,是真的不容易,可是桃六郎却每每要做第一个发声的人,这个活儿,真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干的。

他不“檄文”行吗?写的不温不火的有用吗?

越想越生气,她直接吩咐:“来几个人,就在这里,给这两人摆个桌儿,给他们一个时辰,让他们一人写一篇文章,就写写江湖这点事!我倒要看看他们自己能写多好!!”

她冷哼了一声:“我不学无术不懂文章,没事儿,写好了拿给我六哥瞅瞅去!”

这俩人都快哭了,他们只是口嗨一下啊!

唐时锦转身就走了。

既然王慎行他们来了,她也不用过去了,就直接回了乾清宫,坐下说国库券的事儿。

王慎行道:“我觉得这事儿再提也无用,只怕他们还是不会答应。”

“没事儿,”唐时锦笑道:“你只管提,我想好了,这事儿我准备走走女人路线,就帝星节就是一个好时候。你回头叫你夫人约个场儿,我过去商量商量。”

王慎行秒懂,然后取笑他:“这一回王爷可莫要喝酒了!”

“王慎行!”唐时锦指着他:“哪壶不开提哪壶!绝交!”

两人说笑了两句,又回到正事儿:“江南招商招的怎么样了?”

王慎行道:“这是前两天报过来的。”

他从袖中取出来给她看。

唐时锦接过来看了看,不由得点头,再一次感叹江南没白待。

江南商人,对她确实有些盲目信任,过去开店还好说,例如养殖,这些有的她心里也没底,毕竟她只知道先进的理念,自己没有亲自做过,但他们仍旧比较踊跃。

当然了,也可能章应问比较会忽悠,也不能忽略人家的办事能力么!

但反正,速度很快,这些人已经都派了人手,赶到了闽州、粤州和浙州,开始着手做了。

唐时锦道:“这头一批人得优待优待啊!”

王慎行半开玩笑的道:“做成了之后,他们赚到的肯定比旁人多的多,也不用格外优待,嘴上多谢谢就行了。”

然后他回到正事儿:“卫大人要往满刺加岛运那些砖石,因为现在船不够,所以砖石用不了,卫大人说这些先到的官员,可以就近的平价买这些砖石,而且衙役百姓还帮忙盖,而且三年免租金,但是盖成之后,要视他们卖的东西,给他们一些的优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