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760)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不用了,爹,”倒是陈大郎插言,道:“既然文书说了叫我们入籍梧桐县,那我们就该去梧桐县落户,梧桐县有五绝山庄,有财神城,是庆王爷的生身之地,论起繁华,想来是绝不会逊于府城的。”

陈剑儒忍不住加重语气:“我正是担心那里是她的生身之地!我担心会有人对咱们不利!”

“爹!”陈大郎道:“你想多了,皇上不是说了,百姓不在乎谁做皇帝,只在意谁能叫他们吃饱饭……那他们又怎么会因为咱们得罪了庆王爷,而对咱们不利?最多受几个冷眼罢了,也是应该的。至于庆王爷的旧部,王爷胸怀广大,是绝不会叫他们对付咱们的,爹你不必担心。”

他顿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道:“爹,您如今,已是离百姓太远了。”

陈剑儒不由大怒:“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爹!”陈三郎道:“您消消气,大哥这话……其实没错,孩儿外放,处处能听到庆王爷之名,百姓的确是对财神爷十分敬仰又是十分亲近的。您但凡……”

他别开脸没再往下说,但意思大家都明白了。

您但凡能离百姓近些,了解些百姓疾苦,了解民心所向,也不会冲着庆王爷下手!!

那一干冠冕堂皇的说词,叫他们看看,都觉得……说句不好听的,实在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看他们各自低头,连母亲都平着眉什么也没说,陈剑儒心头发凉,久久无言。

众叛亲离,是真的众叛亲离,他没想到,他居然走到了这一步。

陈剑儒缓缓站起,慢慢的走了出去。

第二日,继续起程,几日之后,到了梧桐县。

车马还未到,就感觉到了不同的气氛,来来往往的,不少都是身着文士衫的文人,学术气氛浓郁。

道路两旁,更是热闹非凡,店铺林立,诸般酒楼茶楼书楼……楼阁台榭,错落有致,竟比府城更繁华几分。

早有先到的仆从租好了院落,几人暂时先搬了进去,陈剑儒过去,与原县令交接了一下。

他哪怕贬谪了,也曾是堂堂的阁老,朝中新朋故旧无数,可是这个县令是炎柏葳自己人,又不怕他,全程冷脸,交接倒是没耽误,看起来工作也做的挺细的。

陈剑儒没当过这种芝麻绿豆的小官,还真不知道当个县令还有这么多的事儿,幸好他的工作做的细,也记录的细,沿袭下来也不至于出错。

陈剑儒原本因为他的态度有些不满的,但交接下来又有些满意,赞道:“周大人倒也勤勉。”

“不敢!”那周大人冷笑了一声:“可不敢比陈阁老!只望我辛苦几年,莫要叫陈阁老没几天就毁个干净!”

陈剑儒怒道:“你这话过份了!”

“过份?”周大人道:“有比陈阁老欺负大肚子妇人,欺负的人家昏迷了两个月过份吗?”

陈剑儒猛的一窒,周大人道:“而且我这话再中肯也没有了,何处过份了?咱们这乡下小地方,没规矩的地方多着呢,陈大人如此的‘重规矩’,也不知要怎么折腾!我是真的担心,我们小小的梧桐县,可真搁不下你老这么大的一张脸!!”

陈剑儒气的直喘,周大人呵笑道:“这就气着了?哎哟哟,我好怕,陈大人要不要写封信回京,让人给我几双小鞋穿?”

他哈哈笑着走了。

他本就是习武之人,连随从行礼都没带,直接骑上马儿扬长而去,潇洒极了。

陈剑儒怒了许久,终于还是苦笑一声,慢慢的静下心来整理。

这一处,对天下、对圣上,都是至关重要,所以虽是小小县令,也不能掉以轻心。

等他回去的时候,已经天晚了,下头摆上饭来,陈剑儒道:“大郎他们呢?”

陈夫人道:“去了五绝山庄……我们也去了一趟财神城,老爷改天也去走走吧,真的是又热闹又有意思,只可惜那一处已经没有空地了,不然买了地在那一处盖一间宅院,也沾沾财神爷的福气!”

陈剑儒等不及听后头,急道:“他们去了五绝山庄?”

陈夫人点了点头,“是啊!”

陈剑儒双眉深皱。

那可是唐时锦的产业!他们就真的不怕被赶出来吗?

他心里迅速捋了捋,如今在五绝山庄的,是归开甫,民间传言中,他是炎柏葳流落民间时的师父,但皇上和他,都没有承认过,但不管怎么说,他坐镇此处,就代表了唐时锦和炎柏葳,意义非凡。

归开甫才名远播,桃李满天下,自有风度,应该不至于当面给他们什么难堪。

明日,他也该去拜见一下才是。

第924章 格格不入财神城

陈家三个人回来的很晚。

而且毕竟是一路舟车劳顿,赶着去见过归开甫之后,第二日就起的很迟。

陈剑儒等的不耐烦起来,索性自己出了门。

他也不带随从,就安步当车,慢慢的溜达。

梧桐县几个城门之中,就是北城门最为热闹,一大早就有无数人进出,有青衫文人,也有贩夫走卒,秩序井然。

出了城门,走不多远,眼前风景便为之一变,此情此景,哪怕唐时锦自己回来,只怕也认不出了,与几年之前相比,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宽敞水平的大路,道边错落着一些青砖瓦房,砖石或者竹子扎起来的院落,明明并不成行成列的,却又并不会坏了景致,衬着青山绿水,一派欣欣向荣。

陈剑儒背着手儿,慢悠悠的往前走。

这段路其实不算短,乡下人都要走大半个时辰,但是因为景致好,溜达着也就到了。

老远就见亭台楼阁,鳞次栉比,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这何止是不逊于府城啊,这繁华堪比京城了好吗!

走近了,就见高门楼上写着“财神城”三字,是炎柏葳的字。

陈剑儒不由得皱了皱眉。

他一直以为财神城只是当地人的俗称,叫习惯了而已,没想到,炎柏葳居然直接把这个城命名为财神城?

一个大儒云集,学术气氛如此浓郁之地,取名叫财神城,岂不格格不入?

他皱眉看了半晌,摇了摇头,正要继续往前,一别眼间,却见道边还有一个破败石碑。

陈剑儒立刻举步过去,然后微怔。

这居然不是一个破败石碑,而是一个新碑。

也是炎柏葳的字,写的是他落难于此,结识唐时锦,唐时锦又为他建下此城,却因他的不妥之行,决绝而去,他深自愧悔,故立此碑记录此事,等等。

字是好的,文章也是好的,但是不知为何,牌上满布各种砍痕,划痕,细细辩别时,还有用尖利之物划下的“伪君子”、“负心人”等等蔑语,层层叠叠,以至于有的地方字迹都模糊不清,看起来极是破败。

陈剑儒大为震惊。

这一处不可能没有皇上的人,也不可能没有发现,他就听任此碑放于此处??

这种种言论,岂非大不敬??

就算不追究,也应该将此碑换了才是!!

陈剑儒打定主意,回去就叫人来,先把此碑撤下,再上书奏请皇上批示。

他这才往里走。

城中更为繁华,却与江南,与京城不一样,建筑带着茂州特有的风格,青山绿水与街道交融在一起,又依着地势,会有巧妙的转折,楼阁分层筑台,商铺乌瓦大檐,步步有景,处处有竹,着实韵味十足,美不胜收。

陈剑儒一路欣赏,赞叹不已,但凡这会儿手中有笔,几幅画都做出来了。

一直到他看到了有名的悬壶之景。

因为新奇,不少人写到过,但是读多少回,都不如亲眼所见,巨大的壶高悬在空中,无所凭依,碧青水流哗哗倒下,水花飞溅,连那“茶碗”边都生出了一圈长草,早春天气中迎风招展,郁郁葱葱。

国人最爱热闹,但凡这种地方,都会有不少闲人,就专为了给旁人解释解释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