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907)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只是如今牙医补牙,用的是银汞合金,唐朝《新修本草》中曾载“以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之”,银薄就是指的银箔,这是有毒性的,如今补牙都是用玻璃离子树脂,复合树脂,或者不锈钢,这个都需要去试验。

而且也是有种牙的,陆游为此还写过一首诗“卜冢治棺输我快,染须种齿笑人痴。”

楼钥所著的《玫瑰集·赠种牙陈安上文》也曾说到:“陈氏术妙天下,凡齿之有坠者,易之一新,才一举手,便使人保编贝之美。”

才一举手什么的,说的也太轻巧了……就算在现代,也没有牙医能做到,看牙是很多小伙伴的噩梦好么!

只能说文人说话,有时候确实夸张的过份。

唐时锦最了解的是设备,现代的设备,确实很方便,只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需要改造。

另外,很重要的是麻药,没有麻药治牙,想想都要崩溃。

当然了,每一项都需要研究。

唐时锦并没摁着奚渊穆一个人折腾,毕竟他对这方面也并不了解,所以她还动了不少太医院的人,毕竟他们几个人都是学武之人,健康的不得了,太医一个个闲的不行。

结果没想到隔了几日,有个姓刘的老太医跟她道:“王爷,下官有个老友,曾在太医院待过几年,之后回乡修书,如今修得一本书,下官等俱都看过,堪称巨著,不知王爷要不要瞧瞧?”

唐时锦点了点头:“可以,他在太医院待过?”

“是,”老太医便叫人去取过来,一边道:“他父亲也曾在太医院,祖父、父亲都是名医,可以说是医学传家,他本人亦是医术极好,曾医好下官的父亲,下官学医,其实受他影响极深……后来他离开太医院之后,便一直在民间行医,这一本书历几十年始成,包罗万象,以往的医书,皆无法与他相比……”

唐时锦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不一会儿,小太医便把书抱了来,厚厚的几大册,唐时锦一看封皮,当时就愣了:“《本草纲目》??”

她都惊呆了好么:“你,你那个老友叫什么名字?”

老太医道:“他姓李名时珍,字东璧。”

第1104章 恨老天不开眼

什么,李时珍??

李时珍啊!!

唐时锦都混乱了好么!

她先入为主,一直以为这个世上已经有了本草纲目,万没想到,居然直到此时才有!!

对啊,李时珍就是明朝的啊!!

没记错的话,他写完本草纲目的时候,就已经七十多了,成书不到三年就去世了!

而且在历史上,李时珍生前,本草纲目不得重视,一直未能刊行,一直到他去世好几年之后,才由他的儿子献给朝廷!原来在他生前,就曾经献上来过吗?

她真的有点激动了!

唐时锦道:“他现在在哪??”

老太医都被她的迫切弄的有点懵了:“他在京城,他取此书与我看,故留在京城。”

唐时锦道:“我要见他!我现在就要见他!!”

看老太医很吃惊,她又迅速找补了一句:“我在民间听过他的名字!神医!我十分佩服他在医学上的态度!!”

“哦,”老太医便道:“那下官明日便叫他进宫,或者王爷派人去召便是。”

“不不!”唐时锦道:“我们现在出宫见他!!”

老太医又讶异又高兴,然后唐时锦就跟着他出去见人了。

其实要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本草纲目》有错吗?

当然有!有很多!!

本草纲目里,有很多荒谬迷.信的方子,有的甚至匪夷所思。

例如最广为人知的孕妇不能吃兔子头,不然孩子就是兔唇?

又例如:“小儿腹胀:父母指爪甲烧灰,敷乳上饮之。”也就是说小儿腹胀,用父母的指甲烧成灰与乳汁一起喝下去??

又例如,“猝然腹痛:令人骑其腹,溺脐中”??

真的是好人也能折腾死。

还有恶心的,“金疮血出不止:饮人尿五升”??

多大仇?

还有很莫名其妙的:“令妇不妒:取妇人月水布裹蛤蟆,于厕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

还有很吓人的,例如上吊的人用的绳子,烧成末,用水服,可以治疗癫狂??

反正屎尿血头皮屑,指甲耳屎头盖骨,还有什么老鼠牛屎蝙蝠尿……奇方怪方,应有尽有。

他是把“邪祟”也当成病来治的。

而且李时珍素来有向道之心,所引用的书籍之中,有很多是道教的典籍,也有很多是道听途说的,毕竟本草纲目本来就“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师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等等,所以有多奇怪的方子也不奇怪。

但这是时代局限。

这年头,十个人里头有十个人都笃信鬼神,所以有这些并不奇怪,仍旧瑕不掩瑜。

毕竟本草纲目的主要成就在“本草”上头,而且确实有只录不验的问题在,所以现代认为他是一个“医药学家”,而不是医学家,李约瑟称李时珍是“博物学家”,其实还挺恰当的。

不管怎么说,这仍旧是一部伟大的巨著!

所以,首先要避免他死……应该让他好好活着,和神医谷,和其它大夫,一起修订这部巨著,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然后天下推广。

两人很快就到了他们暂居的宅子,他们进去之后,还没落座,就有两个青年,扶着一个老人急匆匆的出来,就要见礼。

唐时锦赶紧扶住:“老神医不必多礼。快请坐。”

她态度十分谦和,几个人就渐渐放开了些,各自施了礼坐下。

李时珍跟课本上长的一点也不像,他长的真的挺慈眉善目的,很黑很瘦,整个人看起来都很温和,但也很苍老,并不是行动蹒跚那种苍老,而是叫人感觉,历尽风霜。

唐时锦温和的道:“老神医,我今天看到了您写的《本草纲目》,十分佩服,故此冒昧来见,我徒弟出身神医谷,不知有没有机会,与您好生探讨探讨?”

李时珍十分恭敬。

毕竟他做过太医,与一般的平民还有些不同。

他笑的眼角纹理都褶了起来:“多谢王爷赏识,草民不敢当。王爷有命,本不敢辞,只是草民老了,说话也有些不利索了,只怕时日无多……犬子建元、建方、小徒鹿门皆习医术,若王爷不嫌弃,可随时召他们探讨。”

唐时锦道:“无事,我有玉液琼浆,不敢说能令老神医返老还童,但稍加改善还是可以的。”

她从空间里取出了一瓶灵泉水:“请老神医现在就服下,我明日便遣人前来相请。”

李时珍显然有些惊讶。

但他是一个信道之人,他向来自诩修仙者,以药入道的,所以他很快就回过神儿来,然后就有些激动了,双眼微微发亮,双手接过瓷瓶,也没有多想,就揭开蜡封,将灵泉水倒入了喉中。

旁边两个青年十分讶异的看看他,又看看唐时锦。

唐时锦便起身道:“老神医休息一下,我明日就派人过来,请老神医和诸位过府。”

一边说着,一边拱了拱手,两人忙不迭的还礼,唐时锦就先走了。

然后她直接回了庆王府,叫人把奚渊穆叫回来,果然他一看就如获至宝。

第三天,唐时锦就派人把李时珍和他儿子徒弟都请了过来,加上神医谷的一些人,开医学研讨会,修订本草纲目。

其实要叫她来看,神医谷的理念更接近现代,非常严谨,注重实践,更科学。

但都是大夫,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所以他们还是可以探讨探讨的。

唐时锦索性给太医院也开了绿灯,每天都可以有一半人过去参与,因为奚渊穆不擅长俗务,所以唐时锦又指了太医院的院正,负责主持本草纲目的修订工作。

院正也是神医谷出身,是奚渊穆的师伯。她当年怀六小只的时候,院正是真的叫炎柏葳折腾的不轻,虽然她私下埋怨他小气,其实对他的严谨作风还是很信服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