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917)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她加重语气:“当这件事情落到明旨上,就是尘埃落定,诸位唯一能做的就是执行,再对此评头品足吹毛求疵,甚至质疑君言……此非君子所为!非赤子所为!非智者所为!非德者所为!!我为上位者,我绝不取这等下属!”

非君子所为!非赤子所为!非智者所为!非德者所为!

我为上位者,我绝不取这等下属!

这话说的太毒了,围观的人不由愕然,刘霄已是面如死灰。

唐时锦却不觉得毒,如今的风气远比前朝宽松,宽松之下,就导致很多文人分不清界限,分不清什么事情上可以畅所欲言,什么事情上要立场明确,脑子不清醒还觉得自己敢为天下先,自做聪明的傻逼到处都是。

那她就好好教教他们!

她向四周团团拱手:“诸位,国使之团,将要靠岸,外邦商人也即将到此,我说一句到底的话……你们想的通也好,想不通也好,谁要是给我把脸丢出国门之外,就休怪我出手无情!!请了!”

她带着孩子们走了。

孩子们都有些沉默,回了府,太子才道:“他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唐时锦道:“求名而已。”

她温和的给他们讲解:“你们要明白,我们的身份,天然就是压制,所以他的态度不敢太强势 ,很多话也不敢说……而且他见识有限,没有办法真正预判我们的反应。假如说,我们说的不是那么‘有理’,那么他这一个‘为民请命’的名声,就出去了。”

她顿了一下:“而且,也确实会有很多老顽固,咬死了一点,撞了南墙都不回头……这种人也会有的。但是,不管今天的人,是什么情况,我都会用这种方式,激烈的反击回去,为什么呢?”

“你们应该能明白,我们这么一说,这人的一辈子就与仕途无缘了,但你要说‘我’毁了他一辈子,却不是,因为他的做法,确实大不妥当,又是在船队即将到岸这个当口,我不施以雷霆手段,若有人效仿?后果绝不会好,所以我这是必须的,必要的。与我是顾全大局,而他完全是自作自受。”

“这是一,另外,我时常说一句话,‘才子未必是好官’,因为当官要做的事情,与书本上的学问,截然不同……像今天这种人,明显就是脑子不清楚,轻重不分,是非不明的,这种人就算他是桃六郎这样的大才子,也仍旧不能让他当官,他自己错,误的只是自己,若当了官,哪怕是最小的县令,一念之差,误的就是一方百姓,成百上千之人……”

她细细的给他们讲解。

几个孩子都偎依在她身边,听着她讲解。

唐时锦这种讲法,远比张居正那种讲课,更直白,更容易理解。

末了,她还是跟桃行砥两人说了一句:“行砥,长庚,所谓的君子仪态,从来不止是举止风度,而是从内到外的修养,你们俩都多想想。”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她觉得桃家这种家风,就好像现代女人,化了妆就整个人不由自主淑女起来一样……不管咋滴我先把形象撑起来,然后就不由自主的优雅了??

第1116章 足可载入史册

大秘辜东陌连夜写了一篇文章,散往各处,于是不在现场的人,也都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哪怕是文人,也对于“把脸丢出国门之外”印象极为深刻。

直到此时,他们才深刻的意识到了“通商”的意义,在客人面前,保持优良的作派,这是绝大部分脑子正常的华人,从基因里带出来的习惯。

于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众人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所有成见,无比的和谐友爱起来。

又两天之后,卫时磊一行人终于抵达。

百余只海船,缓缓的抵岸,便如一座移动的巨岛,情形极为壮观。

而且唐时锦还提前叫海东青送了一面国.旗过去,卫时磊也假装这是本来就有的,放在了头船上,迎风烈烈……此情此景,足令人心潮澎湃,亦足可载入史册。

唐时锦并没有去岸边亲迎。

毕竟这只是国使归国,又不是万国来朝,万国来朝时皇上都没出城,国使归来……用不着她这么大的牌面儿。

她带着孩子们找了一处高楼,用望远镜看,几个孩子无不跟着激动起来,不时的发出哇的一声。

然后卫时磊带着众人下船,与桃三郎、外务司、海务司的人互相执礼,无数人远远看着这情形,真的能吹一辈子好么!

唐时锦把望远镜定在了卫时磊脸上,觉得这孩子好像又长高了,整个人都黑了,好像一下子大了好几岁。

太子兴奋的道:“真的是舅舅回来了吗?”

唐时锦笑着点了点头:“嗯。”

其实之前见的时候,太子还小,真没多么想念,只是因为丁舅舅来过,辜东陌跟他们说了不少舅舅的事,以至于他们都有了一点儿舅舅情结,如今真舅舅一到,太子就非常兴奋。

岸边的仪式,好一会儿才算结束。

然后卫时磊一行人随着他们往里走,后头自有人指挥修整,戚继光也过去交接水师。

太子迫不及待的道:“走吧走吧!阿娘!我们回去见舅舅吧!我想听舅舅说外邦的事情!”

唐时锦点了点头,就带着孩子们,避开人群回了总督府。

卫时磊一见她,就兴奋的扑上来施礼:“阿姐!我好想你!阿姐!!”

唐时锦笑着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背:“我也很想你。”

她摸了摸他脑袋,又拍了拍他肩,等着他的兴奋劲儿稍褪,才转身道:“这是太子和几位伴读。”

卫时磊这才看到后头一堆孩子,便要行礼,太子扑上去挂在他身上,亲热的不得了:“舅舅!”

两边乱七八糟的施了礼,坐在一起说话,唐时锦把太子他们也留了下来。

有很多东西,在鹰讯上没法说太细,坐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说了。

因为卫时磊是国使,是正式的出访,所以通俗的理解,就跟唐僧取经一样,到了哪儿都是要换通关文牒的。

他这个,就是到了每一个国家,都要递交国书、赠送国礼,邀请他们遣使到中华……等等,这是一套必须走的政治流程。

他说了几处的风土人情,又说起了一件事。

船队途经锡兰,也就是海上常说的狮子国时,出了一件意外。

当时锡兰国主极为热情,盛情邀请他们上岸休整,结果转头就派了军队,去袭击他们的船队,可惜他们的船队装备了红衣大炮,在如今,武装力量是碾压级别的,他们的军队根本无法靠近,几万人,真的是杀的血流成河,海面上红浪滔滔。

当时他收到鹰讯之后,十分无语,也不急着回去了,直接带着上去“游玩”的诸人闯了他们的王城,一路势如破竹,还抓了国主和众皇族,他们的将军当时就举旗投降了。

他把过程说的十分轻描淡写,一边道:“当时我们出来的时候,一众锡兰军,真的是一路逃走退避,不敢与我们正面对战。不过锡兰国相比其它小国,算是富饶强大的,国中物产丰富,有很多的宝石,很多种水果,还有很多有趣的动物,对了他们的莲花生的极美,可惜不好带。”

“我当时留了两个千人队在他们国中,回来的时候又把他们接上了,他们的国主也当成囚犯带上了,那些人还挺服帖的,送上了整整三大船的东西,奇珍异宝应有尽有。”

他偷看了唐时锦一眼,又迅速说起别的,“我们这趟出海,最远到的是忽鲁谟斯国,这个国家非常有趣,我觉得那里也如同满剌加一样,是一个东西诸国贸易交流的地方,有许多海商……他们还进贡了狮子和麒麟、驼蹄鸡、福禄……”

麒麟,其实就是现代人说的长颈鹿;驼蹄鸡就是指鸵鸟;福禄是指斑马。

唐时锦也没多说。

毕竟,只要不是轻敌什么的造成的错,都不用骂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