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932)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县令不过是个七品官儿,吴不争如今在国安部是五品。

可是不在于这个,京官儿历来大三级,哪怕他什么官位儿也没有,只是唐时锦身边的下人,县令也只能呼哧带喘的跑过来行礼。

吴不争打官腔道:“贵县百姓公然无视国安部裁决,此风绝不可长。本官不能多待,教化之事,还要烦劳县尊大人。”

县令诚惶诚恐,郑重应下,转回身时,森森然扫了诸人一眼。

宋家族长已经吓的全身瘫软,汗湿重衣,可宋父仍旧一脸敢怒不敢言的看着吴不争,好像他是拆散他们父子的恶人。

糊涂人到处都有,锤子都敲不开的脑袋,吴不争也懒的再敲了,直接向唐隋珠道:“二位磨矶什么呢,还不走?”

唐隋珠迅速回神。

他与郑可待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儿,道:“是是,隋珠遵命,马上就走。”

他急匆匆向几个同窗一拱手,便与郑可待上了马车,车夫和书童也是如梦初醒,急爬了上去,一提缰绳就走,当然也没人敢再阻拦。

几个同窗也察觉到不对了,所以吴不争……是特意来接他的吗??

唐隋珠也觉得吴不争来的蹊跷。

他不住的深呼吸,压抑着心情,郑可待无声的握了一下好友的手,祝贺他即将苦尽甘来。

吴不争带着人,悠闲的跟他们一起出了城,一出城,唐隋珠也不用他说,飞快的跳下马车行礼:“多谢吴大人!”

他如今换了衣服,洗去伪装,少年人白净清瘦,眼睛大而圆,笑起来弯弯似月,虽不见得多么俊美非凡,笑容却是如沐春风,叫人一见便不由得生出亲近之意。

吴不争笑道:“不用谢,我也是奉命行事。”

他从袖中取出了一张银票:“奉庆王爷之命,送你一份程仪。”

唐隋珠眼神儿微闪,并不推辞,就双手接下:“多谢吴大人,亦请大人向王爷转呈隋珠感激之意。”

“别忙谢,”吴不争又掏了一张银票出来:“这一张也给你,庆王爷说,明年会试之前,她要看到这张银票翻十番。”

唐隋珠微怔。

忐忑的心猛的落了地,他的眼晴闪闪的亮了起来:“是!隋珠绝不会辜负王爷所托!!”

吴不争一笑:“那就回见了!”

他拱了拱手就走了。

唐隋珠深深施礼,一直到他走远了,才慢慢的直起身来。

郑可待用力拍了拍他肩:“这必是王爷知你会做生意,想用你了!!恭喜!!”

唐隋珠也不由得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同喜。”

那边,

唐时锦一行人继续赶路。

炎柏葳看着京城的消息,一边还跟唐时锦道:“我知道你为什么最后叫人参陈允之了。”

一念之间的情境中,那会儿局势早定,唐时锦还叫人参了一个人,炎柏葳不知道后续,一直都很奇怪。

然后就叫人查了查,这个陈允之……还真有不少骂人诗,但毕竟如今盛世明君,所以这些骂人诗都没有流传出来。

唐时锦扫了几眼,就道:“愤青啊!这种人我可不要。”

桃六郎骂人,元阆仙骂人,都各有风格,但是不管什么风格,都是不失风度……

可是这位骂人,完全就是走祖安人路线,简单粗暴的破口大骂,就例如别人说你怎么怎么,他直接来一句,你丫没有妈妈,你生儿子没有啥啥……的那种人,居然还写成诗。

第1134章 这是上天的意思

炎柏葳道:“可假如这个人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我为何会感知到?按理说,我感知到的都是很重要的转折场景?”

唐时锦道:“我觉得,所谓重不重要,应该不是按事情,是按我的情绪的……老昏君驾崩本身,其实并不会牵动我的情绪,但我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带来的改变,例如我儿子登基了,例如我开始洗白了,等等,牵动情绪。陈允之也许不重要,但因为这是我做的最后一件朝事,所以重要了?”

她说的有点儿绕,但炎柏葳也明白了,点了点头,一边快速把信息浏览完,铺开纸写回信,一边笑道:“义父说要致仕,这是生气了。”

唐时锦道:“那你还不赶紧回去?”

“不急,没大事儿,”炎柏葳道:“反正已经生气了,早回两天、晚回两天、都是一样的生气。”

皇帝陛下典型的债多人不愁,他还振振有辞:“又不是我要来的,这是上天的意思。”

唐时锦啧了一声。

其实这会儿也算国泰民安,偶尔离开几天真没大事,最大的事儿,也就是他调皮捣蛋的小儿子了,听说这两天闹腾的厉害。

吴不争一路快马,追上了车队,跃上了她的马车:“师叔。”

唐时锦道:“处理完了?”

“嗯,”吴不争就绘声绘色的跟她说了一遍,一边又道:“我来的路上得了消息,族长将他们一家驱逐出族了,而且因为唐隋珠当初考上举人的时候,他们都送了不少东西,如今逼着他们还,那老两口没办法,正张罗着卖房卖地呢!”

最讽刺的就是,他们的亲生儿子,当初老两口拼了老命的接济,把乡下小子接济到了县城,把穷光蛋接济成了小康之家,别的不说,一间宅子是有了……可是到了这一步,亲生儿子却不肯收留他们,嫌他们丢人。

而且不止如此,因为唐隋珠说一半家产给刘氏,所以如今刘壮带着刘氏,也加入了催债大军,理直气壮的很,数他们最强硬。

就光吴不争过来这一会儿,就闹腾的鸡飞狗跳的,也不知道宋父宋母这会儿是啥心情。

唐时锦叹道:“这个世上啊,真是什么人都有。”

“是啊!”吴不争眨巴眨巴眼:“我觉得唐隋珠那个朋友,也挺有意思的。”

唐时锦挑眉:“想说什么直接说。”

吴不争笑道:“那个人非常细心,也挺能操心的,我走之后,他跟唐隋珠说了一句话,说从江湖传言上来看,你好像很喜欢收家世坎坷之人为徒。”

唐时锦笑了笑:“挺聪明啊,这也能猜到。”

她沉吟了一下:“其实这话也不能算错,因为家庭幸福有父母师长教导的人,一般来说,我确实不会收,因为我不喜欢考验人性,我不想我的徒弟在一些事情上要面对权衡,所以我收的徒弟,心里最尊重,或者说唯一需要服从的人必须是我。”

吴不争问:“所以你真要收他徒啊?”

她道:“差不离吧。”

吴不争道:“可是我觉得你收徒弟的标准挺飘乎的啊,就好像莲生,你也没调查没什么的,说收就收了。”

“看感觉啊,”唐时锦道:“一个穷人,能在一伙富豪朋友中,从容自若,不自卑不谄媚,这样的人非常难得。而不但不自卑不谄媚,还薅着他们的羊毛,还能薅的人家引为知己,那绝对是人才啊,一看就像我的人。”

吴不争道:“说起来,每个人交的朋友都是他那个味儿,就好像撷秀那个朋友,还有唐隋珠那个朋友,都是那个味儿。”

唐时锦道:“这不是废话么?”

炎柏葳一心二用,一边写信一边听着他们闲扯。

唐时锦和吴不争聊天,才真能称的上扯,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话题会歪到哪儿去。

结果正听着呢,就听吴不争道:“那你朋友咋不是你那个味儿?”

唐时锦问:“嗯?”

吴不争道:“比如说江必安?”

唐时锦啧了声:“严格来说,我还真没有朋友啊!”

江必安这种,在她心里仍旧算小弟的范围。

炎柏葳忽然插话:“最好的朋友。”他比比自己,冲她眨了眨眼睛。

唐时锦:“……”

她顿时想起了当年她办过的蠢事,立刻上前掐住他脖子:“快点忘掉!!忘掉!你忘掉了没有!”

“嗯,”皇帝陛下笔都没停,嘴角带笑:“忘不了,跟锦儿有关的事情我全都一辈子忘不了,就算你掐死我,死了我也忘不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