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940)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唐时锦点了点头。

他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他内心已经完全是“唐时锦党”了,而且能有这个意识,其实就比很多人强。

唐时锦道:“许大人,你有没有想过,桃相为何会答应联名上书?”

许夙意一愣。

他当然想过这个问题,他本来他以为这是皇上的主张,而桃相没有激烈反对的理由,所以才顺其自然了。

可现在听唐时锦的意思,她没说内阁,只说桃相,原来他们是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

官方说词那都是糊弄人的,所以,真正的,是什么理由让他们如此心甘情愿积极主动的这么做?

不管是什么,总之一定有。

唐时锦看他想明白了,又道:“所以,朝上,民间,都不会反对,那几个文人说什么,真的无关紧要……我也并不在意。”

她顿了一下:“但还是那句话,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有很多文人,他就是不明白……在一件事情,尚未决定之前,你大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是当这件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下了明旨之后,再对这件事情抉瑕摘衅,胡说八道……那,不管你是不是才子,你绝不会是一个好官员,你政治敏感度不够,你觉悟不够高。”

百官联名,明旨特书,就算这只是一场政治秀,你蹦跶也讨好不了任何人……当然了,如果你就是要当一个狷介名士那当我没说。

就算到了现代,在重大国策面前,也不能容许你公开唱反调的,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许夙意明白了,点点头:“所以,这些文人,断送的是自己的仕途,我应该匿名将这一点再次点明,若还有人一意孤行,那他可能是无心仕途,倒也不必过多理会。”

无心仕途什么的……唐时锦忍不住笑了一声,晓得他是真明白了,就笑道:“对,去吧。”

她没跟他多聊,但就这几句话之间,许夙意心里也有数了,含笑施礼退下。

其实许夙意这个人,比辜东陌更适合当大秘,因为他们这种人会习惯的揣磨上意,且很擅长配合。

辜东陌还是偏于文书工作,但从她手头的活儿来说,这两个人都能用上,都很有用。

许夙意在文章上并不算多出色,所以这个文章是辜东陌写的,化名贴到了文墙上,不少人确实听进去了,吓到了,所以类似的文章少了许多,但也有一些文人,为了证明“我不畏权贵”什么的,蹦跶的更厉害了,这些人全都上了皇帝陛下的记仇本,但是唐时锦却不怎么在意,因为真的不会有什么水花。

等炎柏葳回来,她还跟他叨叨:“我终于又有了身边人才济济的感觉了,一件事情出来,我身边有不止一个人可以胜任的感觉,我已经有好久没有过了!!”

炎柏葳笑道:“也差不多到时候了,如今都锦临八年了,我们联手执政也有整十年了吧?十年的时间,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若还不能百花齐放群英荟萃,那我们也太无能了些。”

他乐观的道:“会越来越好的,士农工商,民间朝堂,人才会越来越多的,多到你用不过来,再也不用事必躬亲。”

唐时锦流畅的接茬:“到时候想去避暑山庄就去避暑山庄,想下江南就下江南。”

炎柏葳笑出声:“知我者锦儿也。”

他顿了一下:“那别宫不叫避暑山庄,叫朝暮宫。明年就可以去了,估计到四五月份,就大部分都盖好了。”

两人正闲聊着,唐时锦忽然想起来:“对了,我听平儿说今天太子叫了磊儿?他要做什么??”

炎柏葳咳了一声:“太子说要保密。”

唐时锦道:“我知道。”

做为一个无比开明,无比尊重儿子,无比优秀的大家长,儿子说保密就保密,她绝不去刺探……但是炎柏葳能忍住?她才不信。

她斜眼看他。

炎柏葳不一会儿就抗不住了,笑着低头,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太子听卫时磊说了很多各国的见闻,他回来之后,见大家好像都很感兴趣,就连极为严肃的张居正,都肯放出一两刻钟,听听这些事情,他问张居正对这些了解多少,然后张居正很坦然的回答一无所知。

然后太子就突发奇想,和几个伴读商量着,想写一个海上诸国见闻录,让大家了解了解这些国家。

要知道,太子如今的课业排的很紧,基本上从早到晚不停,晚上还有作业,所以这些“闲事”只能完成课业之后再做,几个孩子分工合作,加班加点,然后再悄悄叫了卫时磊来查漏补缺,还叫下人和卫时磊瞒着他们,卫时磊回来之后因为还处于休假期,闲的很,晚上有时候都留在东宫。

唐时锦听的都震惊了好么!

她九岁的时候在干嘛?上个小学还吊车尾天天罚站……结果他儿子九岁写书??

她喃喃的道:“他们写的好看吗?”

“很好,”炎柏葳显然也是与有荣焉:“太子这个是想给孩子看的,是你喜欢的风格,文理浅显却生动鲜活,还画了一些配图,就类似当年你叫人做的童版《风物志》一样,等做出来,你必定极为喜欢……”

唐时锦被他说的好期待:“多久能写出来?”

“不知,”炎柏葳道:“总得三四个月吧。”

“啊?”唐时锦道:“要这么久吗?”

炎柏葳安慰的摸了摸她的头:“太子治学严谨,不急于求成,这是好事,不要催他。”

第1144章 这是六儿子

好吧,唐时锦只能暂时把这事儿先放下,假装不知道。

算算也快封印了,今年仍旧是腊月二十二封印,初九日开印。

唐时锦其实还挺忙的,她习惯年底都做做总结做做计划,不一定非得写出来,起码心里得有数。

如今她有大秘两枚,她先跟他们交待了一下,然后准备先把财政阁和国安部转一转,其它的直接把人叫来聊。

辜东陌道:“今年财政阁的大宗支出,依次是别宫、铁路、国恩学堂、信政司和修路……其中,今年十月间,所有县城的主干道均已经修缮完毕,别宫所需的银两已经全部支取,国恩学堂建筑方面的银两也都支取完毕。故明年财政阁最大宗的支出是铁路,明年后年,最大宗的支出全都在这头,铁路修好了,火车仍旧是耗资巨大。”

他顿了一下,“余外,国恩学堂和信政司虽然琐碎,但所需银两也不少,臣从财政部核算部拿到了数额,都在这儿。”

许夙意只垂头静听。

唐时锦接过金额看了看,一边道:“二夙说说。”

因为她觉得“夙意”这个字叫起来不顺口,所以就叫他二夙,许夙意道:“是。”

几天时间,已经足够他完成初步的了解,所以他没有站起来,也没有先谦虚两句,而是直接道:“国恩学堂从明年开始,其实已经渐渐正常运转,所需的支出是类似笔墨纸砚,先生的月钱等等日常支出,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每一年的支出都差不多,所以,类似这种,与铁路这种正处于建设期的,可以区分开来……”

三个人正说着呢,桃成蹊过来了。

桃成蹊过来是不用通报的,直接就进来了,进来也不施礼,只与辜东陌两人互拱了拱手。

然后他坐下道:“锦儿,明年我想四处走走,看看扫盲班的推广情形。”

许夙意看着桃六郎这一脸的“恃宠而骄”,默默的垂眼,唐时锦习以为常,还摸了摸他的头:“小六郎长大了哟,还晓得主动找活儿干了。”

许夙意:“……”

这什么六哥,这是六儿子吧??

桃六郎随手拨开她手:“但你要给我几个管闲事儿的人。”

“行,”唐时锦道:“你先跟我说说,你认为扫盲班怎样是做的好,怎样是做的不好?”

桃六郎道:“能学以致用的,例如教算学,教官府告示,教律法等等,都算是上佳;按部就班的教三百千,能教会的,也算是上平;只教不管会不会的下,教都不教的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