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942)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唐时锦灵机一动,索性叫了炎柏葳过来,把他儿子绑在他背上,然后把戚鑫宇绑在了戚曜灵背上,大人不能伸手,让孩子拿着拍子打。

戚鑫宇五岁多点儿,小天佑马上就四岁了,其实也差不多,关键是爹给力,跳的挺高,拿拍子凑球,一打起来,还真有来有往。

玩了一下午,连炎柏葳都累的不行,晚上他还教育儿子,“你看,让你学武,你不肯好好学,鑫宇只比你大一岁,却比你厉害这么多,你若是学了功夫,也能像他这么厉害。”

小天佑含着两泡眼泪,撅着小嘴儿,两只小手手绞在一起,小样儿可怜极了。

几个儿子里头,小天佑撒娇真是头一号,又会撒娇又会卖乖又会卖萌……唐时锦迅速转头出去,免得心软影响孩子他爹教育儿子。

第二天几个孩子意犹未尽。

连六小只也被他们说动了,然后就分成了两伙,叫影卫驮着去玩儿。

桃成蹊过来跟她道:“六个都差不多,性子也像,什么都像,没什么好挑的,那我直接带最大的吧。”

唐时锦点了点头:“可以。”

桃相直皱眉头,然后道:“六郎……”

桃成蹊飞也似的转身,假装没听到,就快步走了,桃相气的不行:“你看看!你看看!!多大了还这么不靠谱!二皇子叫他带着,莫带坏了,他连自己都教不好!!”

唐时锦笑着安抚:“不会的,当年六哥还那么年轻,带磊儿也带的很好,只是在您身边儿,肯定是要孩子气一点儿……”

她话锋一转:“说起来,明年六哥出去暗访,教育部要怎么安排,您准备好了吗?”

桃相还愣了一下。

教育部立的很大,与六部是平级的,所以现在大庆朝是二阁七部。

总之,教育部当时是由桃相兼理的,桃成蹊为尚书,但尚书一走,肯定要有人负责,像邹衡玉这种,资历太浅,还不能独当一面。

桃相开始沉吟。

唐时锦就慢慢的道:“义父,明年,我想开始做活动。”

第1146章 暗搓搓的小手手

如今有文举有武举,有工科有明算,正途已经有了,明工科还有专门的奖励措施,现在需要的,就是持续的强化和刺激,扭转大家的想法。

唐时锦跟他道:“年初开始,我想教育部牵头,搞一个征文,主题是类似于‘大国匠心’之类的,就是为匠人作传,匠作强国这一种题材……设重奖。另外,您认识民间的大儒,例如归老在茂州,可以做类似义务教育的征文,再来一个江南的,您看有没有熟的,或者我直接让薛大人去找,也来一个征文,总之就是官方一个大型征文,民间一两个大型征文,把这个形式扩展开来。”

许夙意跟她说文墙的时候,她就在想这个问题。

这种事情,真不是头一回了,所以她在想,要怎么去解决。

听不懂人话的,什么时候都有,永远都不止一个两个,但是,我们可以用更大更主旋律的声音,盖过这样的声音……让这种声音,成为主旋律的反衬。

官方征文,大多会流于歌功颂德,所以做匠作这种指定题材比较好,又宣文,又对匠作之事再一次拉升格调,一举两得。

民间做征文,就做主旋律征文……咋说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提高凝聚力向心力,让这些文人,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桃相的好处,是他永远在学习,所以他明明最正统,可是跟他说这些从未做过的事情,他也能瞬间领会到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

他就认真道:“让臣好好想想。”

唐时锦点了点头,然后就起来出去了。

这事儿她还没跟炎柏葳说,本来想年后再说的,为了给桃成蹊解围,就随口说了,然后桃相考虑了一下午,又跟炎柏葳和桃大桃二商量了一下,就差不多定妥了。

晚上炎柏葳跟她道:“过了十五就下告示,就叫大国匠心吧,直白一点,鼓励真人真事,也可做小说家言。”

唐时锦道:“下旨的时候,加一句,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参加。”

炎柏葳手一顿,冲她一挑眉。

唐时锦一脸无辜,他也没多说,就道:“行。”

然后唐时锦又跟他道:“就万年园,我在想,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叫人打理打理,放开让人进去住,普通人高价,举人一折。”

炎柏葳又是一顿。

正常来说,皇家最重这些规矩,长辈住过的地方,肯定不能随便乱安排。

但是元盛帝不一样啊!

昏君妖妃什么的,咋说呢,连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

而且这万年园,元盛帝和万氏都死在那儿,她们心里膈应,肯定是不会去住的,但放着也是放着啊!

不对,炎柏葳道:“那些老妃子呢?”

唐时锦道:“等过了年,我过去一趟,愿意幽居的圈个院子继续幽居,愿意出来工作的出来工作,一个名头的事儿。”

炎柏葳不置可否。

唐·奉天皇帝·时锦,终于悄摸摸的把手,伸到“女子”这块了。

也不是,其实在改律法的时候,她就已经伸出了小手手,在外人看来两件事全无关系,可其实,在她心里,这是按部就班的,顺理成章的,推进到了第二步。

炎柏葳笑道:“圣上看着办吧,有需要我做的尽管吩咐。”

唐时锦点了点头,炎柏葳笑道:“我发现你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很狡猾。”

唐时锦笑道:“狡猾不是你教我的吗?至于我,我只选离目的最快的方式。”

她从不在意姿态,也不真正在意名声,她在意的只有结果,永远头脑清晰的选择离结果最便捷的方式。

一行人,腊月二十八下午回了宫。

今年给大臣们赐的福字,全都是唐时锦写的,然后唐时锦叫了平儿安儿和两个小太监,去万年宫给那些老宫妃送福字,然后把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跟这些老宫妃们聊一聊。

除了年年赐的自己人之外,她还给温撷秀和唐隋珠也赐了。

京城里聪明人多的是,赐福字什么的,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这么一赐,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炎柏葳想让她跟他一起去大朝会,唐时锦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去年去是因为想看歪国仁,今年虽然也有歪国仁,但是一点不新奇了,主要是,她今年有了响当当的名号,几乎所有人都会以为她一定会去……那她就偏偏不去,就会显得不恋权到了极点,这些文人的好感度,登时就能上升一大截。

百益而无一害好么?

所以皇帝陛下只能自己去了。

这年头航行不易,外邦使团整年都往返于上邦和自己国家之间,这并不夸张。

而且因为这会儿的海上航行,对风向的依赖比较大,所以被派到各国的使团还没回来,大多要到明年六到九月份左右,所以来的人并不多。

按部就班的过了大朝会,皇帝陛下趁着几天的空档,给六小只挑伴读,每人只挑了两个,但因为二皇子要跟桃成蹊出门,所以他的暂时没有挑。

至于小天佑,也给他挑了文武师傅,正式开蒙。

转眼就过了十五。

正月十六,桃成蹊一行人低调离京。

连同太子都来送了送,五小只更不用说,一个个羡慕的小眼儿发红。

教育部也正式下了征文大比的告示,时间为一年。

归开甫那边,是桃相写信过去拜托的,江南那边,唐时锦给薛凤连写了信。

结果两人事先没商量,前后脚的工夫,炎柏葳又下旨让薛风连回京述职,也好几年了,这是要调回来了。

还没等薛凤连动身,炎柏葳又下旨让他安排好了再来,等三月再回京述职。

薛凤连:“……”

这架势妥妥是二帝争锋,但薛凤连是个狐狸,对这两人看的门儿清,简直哭笑不得,只能认命的去给她安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