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980)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薛凤连咳了一声,垂着眼没说话。

唐时锦道:“然后就在刚才,我又跟他吵了两句,现在他生气走了……我在心里把满朝文武,认认真真的扒拉了一圈儿,我觉得唯有薛大人能帮我这个忙。”

薛凤连一脸真诚的接下了这句大忽悠:“臣荣幸之至。”

唐时锦道:“薛大人,我从不觉得钟情是错,事实上,我觉得,真正深沉的情感,从来都是带着一些疯狂的……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那都是谬论,真正伟大的人肯定都是性情中人……”

她又一本正经的说了一刻多钟,然后又道:“我说的这个,薛大人能理解吗?”

“当然,”薛凤莲庄容道:“臣明白的。”

唐时锦嗯了一声:“所以,我希望薛大人能去劝劝他。”

薛凤连道:“臣遵旨。”

唐时锦不放心:“薛大人,你是不是真的明白我要说什么了?”

“臣明白了,”薛凤连道:“臣真的明白了,臣知道,臣此时在圣上心中是个好人,但若是这事儿办不好,臣在圣上心里,转眼就会变成大坏人,故臣十分重视,绝不会不懂装懂的。所以臣是真的懂了才敢应的。”

唐时锦被他逗的笑了一声:“那就拜托薛大人了。”

薛凤连施了一礼,慢悠悠的退下。

汤莲生这才过来,分给他师父一个茶杯,然后自己也端了一杯,喝了一口。

唐时锦这才注意到,他居然一直就没过来倒茶,简直无奈,随手接过来,一边问他:“你说薛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汤莲生道:“我觉得他是那种,如果得罪了他,他表面上笑嘻嘻,可哪怕花上十年布局,也一定会报复回来的那种人。”

“听着怎么像在说你自己。”唐时锦哈哈的笑了一声:“我觉得他是那种,表面上看,非常温雅,谦谦君子,可其实,他非常聪明,非常精明,若遇昏君我就明哲保身,若遇明君我就建功立业,进退都很从容,游刃有余。但是在他心里,始终是把家放在第一位的。”

汤莲生点了点头:“也是一个很深情的人。”

唐时锦抬手就呼了他后背一下:“单身狗不配说这个字。”

汤莲生茶都洒了:“……??”

那边薛凤连从楼里出来,背着手儿,慢悠悠的走着,走出一段儿路,忽的哑然失笑。

他这种老狐狸,从她说个开头,他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简单来说一句话,她并不讨厌他这么爱她,但是不能耽误正事,要注意一个度。

从这一点上来说,她确实是个好皇帝。

他觉得好笑的是,她花了大量时间告诉他,即便他深情疯魔,也并不影响他英明神武。

这个护犊子的劲儿,确实叫人越琢磨越好笑。

炎柏葳并没走远,他又去之前的假山那边坐了,影卫把薛凤连放了过去,薛凤连施了一礼,然后走过去,道:“皇上。”

炎柏葳定了定神儿:“有事?”

薛凤连道:“圣上要臣来劝劝你。”

影卫:“……”

薛凤连这种人精子,当然知道她假托汤莲生的名义,就是为了瞒下这事的,可是在他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

炎柏葳果然并不介意:“哦?”

薛凤连道:“皇上与圣上之间,几历生死,感情坚逾金石,臣也不知道这种感情还能如何劝,不如臣就跟皇上说说,臣跟臣妻当年的事情吧?”

炎柏葳无可不可:“不必拘礼,你自在说话就好。”

“好,”薛凤连道:“京城里都说,当年是我遇到地痞纠缠,内子救了我,故此我们才成亲的,其实并不是,因为当时那地痞,是内子找来的。”

第1192章 你别改但要装一下

这话要是被吴不争听到,能立马品出八卦的味道,双眼锃的一下亮起来,但是叫炎柏葳听,他只挑眉道:“哦?”

薛凤连也不在意:“我名义上虽是世家出身,但我们这种没落世家的旁支子弟,日子其实还不如普通人。”

炎柏葳对这些都很清楚,点了点头。

薛凤连微笑着续道:“那时,我只想着科举有成,带着家人跳出这泥沼,从未有成亲之念,谁知道有一回,在城外,遇到内子回城,鲜衣怒马,神采飞扬……皇上,不怕你笑,那时我书都掉了一地,好一会儿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待我回神,我便想,我定要娶她为妻。”

炎柏葳不由得也听住了。

薛凤连这一种,在京城也算常态了,曾经辉煌过的世家,爵位一代一代的袭没了,可是架子还下不来,文官出身的不能学武从军,更不能光明正大做商贾,高不成低不就的。

所以要么就凭着那点祖宗余荫托人谋缺,要不然就凭本事考科举。

薛凤连算是比较近的旁支,但是没银子,也并没想着当个小官小吏,从一起初,就想走科举路子。

科举这条路,并不好走。

很多人说,一省的高考状元到了清北,也就是一个普通人。

这在这个时代,情形只会严重,一州的解元,可能连个进士都考不上……而且那个时候,科举可以说是一些人的财路,并不怎么单纯。

薛凤连文才不错,但也只能说不错,但是他没钱,所以考到举人也没银子谋缺,必须要考上进士,顺理成章进翰林院。

他只有这一条路,所以只能拼命念书。

而薛夫人。

当年永兴帝动了帝卫家,骂名一片,而元盛帝一登基就给帝卫家翻了案,借此站稳了脚跟,之后帝卫家一直赫赫扬扬。

薛夫人的兄长是个武将,是老王爷长子的副将,堂堂的从二品大员,与卫王府关系亲近。

两人这家世,何止是天壤之别。

他若有此心,看在十个人眼中,十个人都会认为他是要攀附权贵,毕竟薛夫人王氏乃将门虎女,弓马娴熟,并不是普通人眼中的好媳妇人选。

薛凤连初见薛夫人时,薛夫人已经将及笄。

而薛凤连才刚刚会试落榜,要待有功名,至少还得三年。

哪怕武将通常成亲晚,也不可能等这么久的,所以他立刻就知道,他想娶她,走不了“正途”。

他就慢慢的查这家人和她的脾气性格,想着用什么法子能剑走偏锋,计划都打了许多腹稿了。

谁知也是巧了,隔了月余,恰好有人开赏花宴,这就是京城的相亲大会,薛凤连打听着薛夫人去,他便也托关系跟着去了。

他本长于诗文,席上联诗,本来也玩的挺好,谁知正联着,他隔着花丛见到薛夫人,当时就卡了壳,半个字也联不出来了,是旁边的好友察觉不对,打了个岔,帮他联了。

他极为懊恼,想着这个见面可以说是糟极了,她只怕要把他当登徒子了。

事后又听说她家与旁人正在议亲。

薛凤连彷徨无计,索性以诚动人,去找了薛夫人的兄长,然后并不意外的……被他揍了出来。

隔天他又去了,然后又被揍了出来。

第三次出来时,却见薛夫人立在马上,笑吟吟的问他道:“明日你还来不来?”

薛凤连道:“来。”

然后他真的来了,之后便是不少人知道的,他遇上了地痞,被薛夫人救了,两人同乘回家,然后这事儿便成了。

成亲之后他才知,其实城门初遇之时,她就看到了他,因为他望着她发呆,书掉了一地,主仆俩都笑他是呆头鹅,故此一直记得。

之后那次赏花宴,他原本联的好好的,佳句频出,一见她,又当场呆住,红着耳朵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又叫主仆俩私下笑了一通。

再之后,他去找她兄长。

他本身并不是一个直性子的人,但这种直性子的做法,看似莽撞,却颇合王家人的脾性。

王家人向来疼闺女,他们本也不打算搞什么联姻,就闺女喜欢就好,所以王大人面上虽凶,事后却查了查他,他本就上进,又洁身自好,无妾室通房,查下来还算满意,正巧薛夫人又看他顺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