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10)

外面,老林家人已经开始准备开饭了。

早上吃了饭才有劲儿去上工。

早上依然吃的糊糊,但是另外加了一张玉米饼。也许是昨天被林安安来了那么一手,今天老太太没给几个心爱的孙子开小灶。

吃完饭之后,大家就急着去上工。

孙银花喊林安安,“你这都休息几天了,重活干不了,先干点儿轻松的。”

“不行,我头晕。我再休息几天。”林安安道。说着直接进屋了。

孙银花气死了,又担心林安安破坏家里的规矩,以后没人听她的。

她顿时瞪眼看其他人,“都看着干啥,上工!你们脑门也被撞了?”

两个儿子赶紧各自去上班。他们工作轻松,倒是从来不迟到。

两个儿媳妇则开始为家里孩子作安排。

林有城明年就要参加高考,吴秀红就让他在家里好好复习。女儿林萍萍就在家里先洗衣服,干点家务活,回头再上工。至于老二,就跟着上工去。反正老二要当兵的,干点体力活也是应该的。

三婶儿也和林奶奶念叨,孩子还小,让儿子林有光领着妹妹去玩。

反正这么一安排,就都有了要忙的事儿了。

最后去上工的孩子就林有军一个人。他倒是无所谓的样子,因为去了田地里就能找小伙伴们一起去田间地头野了。

所有人都走了之后,林萍萍将家里的衣服一股脑的往院子里搬,丢进盆里,就拍拍手,喊了林安安一声,让她洗衣服,自己就跑去找小姐妹玩了。以前她就是这么干的,自己的家务活全都丢给林安安。反正没做好,也是林安安的事儿。

林安安可没管这些事儿,就在房间里面翻看着自己的课本。

因为上课少,课本竟然还很新。

林安安发现,自己似乎很聪明。也不知道是因为主人格看书少没发现,还是因为自己这个副人格真的就是个天才。她似乎一看这些书,就看懂了。而且都不用动脑子,就能解题了。记忆力也还行,读一读课文,就能开始背诵了。

“老林家真是差点就埋没了我这个天才啊。”林安安感慨。

想想大堂哥林有城,高中名额都不是他自己考中的,是公社推荐的。可见也不是个聪明的。二堂哥林有军更别说了,那就是个头脑简单的。林萍萍学习成绩似乎也是和她的名字一样平平的。下面两个暂时看不出来,反正也没得过什么好名次。自己才是这林家独一无二的聪明人啊。竟然还这么耽误学习时间。

林安安唏嘘不已,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

反正下地干活是不可能下地的,只有好好读书了。她爸工资高能养活她,她凭啥还要下地干活委屈自己?谁家爹有出息,谁家娃儿就过得好。这个道理在老林家可是明明白白的。

其实林安安心里清楚,自己肯定是要进城的。没道理爹在城里,自己在农村。

只是她目前所知道的情况是,进城貌似是一件很难的事儿。这不止是闹一闹林常胜能成的,似乎手续还挺麻烦。而且林家人不配合,她还真没法进城去找她那个不负责的爸。别说路费,光是介绍信都拿不出来。

而且想到主人格在这里过的那些憋屈的日子,她总不能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了。她能感觉到主人格的遗留的情绪,她是不甘心的。

那她就不能这么灰溜溜的一走了之了。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站起来。反正就算在老家,她也不会亏待自己的。

所以林安安准备在老家待一阵子。把家里人折腾一下,该拿的拿了,该算的算了。再考虑进城之后如何生活。

而且她现在发现自己读书厉害之后,觉得自己甚至还可以干点儿别的。比如顺便把学历提一提。等到了城里,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了。

林安安经过一上午时间,翻看完基本课本之后,又随便做了几道练习题。最终确定,自己是个天才。

这学习能力真是太厉害了。

现在是五二二制,林安安念书晚,这会儿才初一,马上升初二。

林安安觉得自己得弄点儿初二的书看看了。

家里有个高中生,这事儿就简单多了。她去敲了林有城的门,借初二的书。

林有城还在看书,但是林安安那一瞬间觉得他其实有点儿神游天外。

看到林安安来了,他也没啥好脸色。

这个堂妹以前是个上不得台面的,现在又变得很不讲理。不像个正常人。

但是偏偏还是二叔的女儿。这就让林有城很郁闷了。

他觉得这都怪堂妹自己是个女娃儿。如果换做是他当了二叔的儿子,这会儿肯定早就被带在身边教育了。哪里还需要这样辛苦考大学。

“你看什么书,你成绩又不好。别弄坏我的课本。”

林安安翻白眼,道,“我天天干农活干家务的,能有时间学习吗?我要是像你这样学习,我早就大学毕业了。”

林有城鄙视,“说啥大话!就你?”

林安安道,“别说废话了,借不借书?要是不借,我就告诉我爸,你和有军以前老是揍我。”

林有城顿时脸色变了。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就喜欢到处揍人。那时候确实总是揍家里的弟弟妹妹。只是每次揍萍萍,萍萍就告状,他就被妈说。就只能揍安安了。

但是后来长大了懂事了,他可就没动手了。没想到这丫头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儿。

林有城只好进屋里去拿书,然后叮嘱她别弄坏了。

林安安点头,走的时候目测了一下林有城的身高,看着不矮,一米七以上。想着自己到底能不能揍得过他。

然后决定还是先把身体养一养,更有把握了再动手。

家里这几个兄弟,她迟早也是得揍一顿的。毕竟亲兄弟明算账嘛。

回到屋里,林安安继续学习。

队里其他人则在谈论林安安的事儿,毕竟昨天吃亏的几户人家可都不是吃素的,吃了亏,可得找补回来。

就开始说林安安的坏话,说她现在性子多不好,得理不饶人,和小娃子计较。乡里乡亲的,还要钱要鸡蛋的。

林家人听了这话倒是没说啥,直到有些人又开始议论,林家是不是真的想让林安安这个孩子死。

这年头,真的死个孩子也不是很奇怪的事儿,饿死病死,都是可能的。

孙银花坐在打谷场,听到不远处两个老太太在那边嘀咕,时不时的还朝着自己看一眼。那两人虽然声音小,但是她耳朵可不差呢,以为谁听不到?

听到她们嘀咕的话,孙银花整个人都不好了。

说孩子坏话没啥,反正那孩子确实不懂事。

但是说她们老林家算啥啊?

孙银花觉得这些人就是在嫉妒自家。

小八角生产队都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并不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大家都隔着一层,自然也不希望别人家过得太好了。当初穷的时候都能一起穷,但是现在自家儿子出息了,那些人就看不惯了。

反正孙银花现在就觉得这些人故意传这些话,就是憋着坏呢。心里对林安安这个孙女更生气了。觉得她不懂事,乱说话。又怪外面这些人嘴巴太毒,把老实的安安给刺激得变了个样儿。

真糟心啊。

孙银花还担心等自家儿子哪天回来了,听到队里这些人的闲话,真的以为自己要弄死他闺女呢。

她可不是这样狠心的人。

孙银花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是个好娘,是个好奶奶。自己对每个娃都是好的。也不存在偏心。她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家里的好东西都给男娃。女娃子不饿死就成了。女娃子不用读太多的书,要学会干活。这样以后去了婆家才不会被人嫌弃。

她觉得自己干得挺好的,咋就被人说成是要弄死孙女的恶毒老太婆呢?真要弄死,几岁的时候不是机会多的是?犯得着养这么大?这些人就是睁眼说瞎话。

湖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