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103)

当然了,这话大家不好问出口。只能旁敲侧击。

徐月英能怎么说呢,难道直接说后妈不好当吗?

也只是叹气,“之前实在是离得远,没顾上,孩子受了点委屈,对我们可能有点意见。我心里也不好受。”

“你们也知道,老林家里爹妈还在呢,有些事儿不是我们能做主的。好在生活费是每年都寄回去了的。”

这又是在甩锅给老林家的人。

听到徐月英这模糊的话,大家也从中品味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事儿,大概林家这边还有什么情况呢。老家那边人有什么问题?

也不好继续打听,只劝慰几句,说孩子看起来挺优秀,听说成绩又好又会写文章的,肯定也是稳重的好孩子。倒是比自家那皮孩子们要好管。得出的结论是,“你以后也不用操什么心。”

徐月英听到这些话,都有点儿笑不出来。

还不用操心?她这心都要烂了。

心里再次骂林安安心机深,没来之前就炫耀成绩,写文章,老林又到处炫耀,倒是积累了好印象。

于是带林安安出门去买自行车的时候,她就笑不出来。

林安安这会儿穿着的是早上小李特意送过来的军装棉袄。不过尺码还是不合适,林安安只能暂时先穿着,回头改一改。看徐月英在边上脸色变来变去的,林安安就知道她又在琢磨什么了。

林安安才不管她的心情呢,说着自己的要求。难得出来一次,得把东西买齐全了。比如用的雪花膏,还有围巾帽子手套。反正日常需要的都要备齐了。

“你也别怪我怎么不在老家买了带来。别说你就给那些钱了,咱老家款式来了这里也不时兴,我穿身上到时候也要被你家两个孩子笑,我才不受这气。”

这话都被她说了,徐月英能怎么说?

只能憋屈的说了一句,“你爸挣钱也不容易,也不要乱花钱。”

“谁乱花了,比着你那两个孩子标准就成。”

徐月英:……

不管徐月英如何想心思,她现在都没办法压着林安安。这丫头要么抬出老家的老太太来,要么就把她儿女拉出来,愣是让人找不着还嘴的话。

徐月英也是这会儿意识到,她曾经丝毫不放在心上的老家人,原来对她威胁这么大。

那个她觉得一辈子都不可能来首都的老太太,其实也有机会来这里的。

甚至让林常胜养老,都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个可能,徐月英后背都要起鸡皮疙瘩了。太可怕了,她受不了那种生活。

那位老太太思想落后,生活习惯不讲究。看她使唤其他儿媳妇那气势就看出来了,这要是真的来了这里,还有她的好?

因此,徐月英打定主意,暂时就满足林安安的愿望。在此期间,她要想办法离间林常胜和老家的关系。断了老家人来首都的可能。

这么打算着,两人已经到了百货商场。

首都不愧是大城市,百货商场都有好几层楼。卖的东西特别多,还贴着做活动的标签。还有各种新货的信息。

就是人也挺多,各个柜台都挤满了人。头上,各种票证和钱被夹子夹着,然后通过房顶的线飞来飞去。

挺好玩。

林安安难得有了看热闹的心情。徐月英一点也不想陪着她看热闹,而是带她直接去买车。

买车自然也是找熟人,要不然还得排队。首都人口多,工人家庭更是多,买车的家庭还是不少的。

毕竟如今路上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了。

“徐主任,这是陪着你们家亲戚买车呢?”百货的售货经理笑着道。

徐月英含糊的应了,然后让他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车。

这人自然尽心帮忙,带他们去放自行车的位置。

林安安仔细一看,觉得这大城市真是不一样,车的款式很多。而且比她之前的车还要好看。

林安安眼光好,一眼就瞅中了其中一辆自行车。

这百货经理立马笑道,“这是新款,而且做工非常好,上面的油漆也是好油漆,多少年都不会生锈。还有这个链条,轻易不会掉。”

一听,徐月英就知道这得不少钱,心里一阵肉疼。“多少钱?”

“两百八。”百货经理笑着道。

林安安道,“还好,不算贵。比那我那台收音机便宜点。”

徐月英:……

徐月英真的要吐血了,两百八还不贵呢?她小半年的工资呢。这还得不吃不喝的。

再不情愿,徐月英也不可能在这事儿上面让林安安留下把柄了。只能咬牙买了。

林安安开开心心。

徐月英倒是又提了一嘴她之前卖车的钱。

林安安给了她一个看傻子的眼神。

徐月英想到林安安之前的动静,就没好再提了。心里暗道这丫头真是像老林家人一样掉钱眼里了。

看到徐月英这样子,林安安就很满意。她最烦的就是看不清状况的人。

对这种吃软怕硬的人。昨天她但凡忍气吞声让一步,这后面就要多不少麻烦。

后面买东西,徐月英果然老实了。买了林安安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连雪花膏都买了,还买了治疗冻疮的药膏。

等出百货商店的时候,林安安已经围上了红色的围巾,戴上了雷锋帽,整个人舒舒服服的。

这会儿倒是不着急上牌照,等有空了去车管所办理就好了。

徐月英自然不可能坐林安安的自行车了,准备自己坐车回去。

林安安道,“等等,不着急回去,我还要去办事呢。”

徐月英惊讶,“你这刚来,能办什么事儿?”

“去书店买书。阿姨你要是不想去,把钱给我,我自己去买。也就不让你陪着了。”

徐月英:……

徐月英懒得和林安安待在一起了。她已经完成了林常胜交代的任务,这会儿是一点都不想和林安安一起的。于是给林安安塞了五块钱,拎着东西就去坐车了。

看着她走了。林安安则骑车在附近转悠。她在熟悉这里的环境,同时也确实准备买点书回去看。要不然这个寒假岂不是浪费了?

另外她也要打听学校的情况。这些事儿靠家里是靠不上的。就林常胜那个不管事儿的样子,林安安觉得他都不会记得自己要报名读书的事儿。当然了,只要他给钱大方,林安安倒是也用不着他。

林安安自己在新华书店买了个当地的地图。又选了几本高中的教辅书。这边书店大,书的种类多种多样。买了一本又一本。担心不好拿,就准备看完之后再来买。

付钱的时候,找新华书店的人打听了本地上学的问题。

幸好打听了,因为林安安一问才知道,这边中学学制是竟然是三年,和老家不一样。原来各地学制还不统一呢。所以林安安还得赶紧熟悉这边的中学课本,看看和老家到底有没有什么区别。这边学到什么进度了。

于是林安安回去的时候,买了各种书籍一大摞。看得其他买书的人眼睛直发愣。这孩子也太好学了吧。

林安安小心的把书挂在车上,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路上又一路记着这些路的环境。这里没人可以依靠,所以她要尽快的熟悉环境,融入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这里生活得滋润。

这会儿军区大院里面,徐月英已经将自己给林安安买了许多东西的事儿显摆出来了。

她想着既然已经让人知道自己是个后妈了,那就要做一个别人眼中的好后妈。

这一路进大院,她手里东西就是证明。又说还买了自行车。然后说之前也买过一辆,只是家里小姑子没买到好车,孩子不喜欢,这就另外买了新的。

大家正好对她家那些事儿有点好奇呢,看着她在和人说话,也凑过来听一耳朵。听到她说的这些事儿,就有人好奇问,“为什么之前没接过来?”

徐月英知道,这问题肯定不好糊弄过去的。就唉声叹气,说自己不争气。“之前结婚就生了两个也没人带孩子,多亏我妈。我也不能让我妈再受累。正好老家的老人说愿意帮着带。就想着寄钱回去也一样。现在大了,我就赶紧让老林把她接过来了。”

湖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