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117)

拿到钱,两孩子乐坏了。之前爸说不让给他们零花钱,他们还真担心没钱花了。

口袋有钱心不慌,穿戴好就立马跑出去玩了。

在外面呼吸自由的空气,可比在家里面对林安安那张山大王一般的脸要强多了。

徐月英和自己妈小声道,“妈你看,她来了之后,咱都没好日子过了。”

曹玉秋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只能琢磨着,怎样才能让林安安尽快离开这个家。

不着急,总会有机会的。

都十六了,读书或者工作,要是分配到远一点的地方,都得离家。女孩子在家里待不长的。

临近过年,大院也开始热闹起来了。

不止是各种准备工作,也是因为来这里探亲的亲戚朋友也多了。

这年头有个大院的亲戚,那也是很光荣的。

林家也热闹起来了。老林家自然是没有亲戚的,来的是徐家这边的亲戚。他们是本地人,虽然徐月英是独生女,但是老徐家上一辈还是有亲戚的。徐月英的姨妈叔伯那可不少。

这些人里面,基本上是不知道徐月英当后妈的事儿的。

一直觉得徐月英命好,嫁的人年轻有为。一路带着徐月英住进军区大院,然后过上人人羡慕的首长夫人的生活。徐月英一口气又生下龙凤胎,家里也没公婆压着,也没妯娌之间的矛盾,那可真是舒坦。

这些年,徐月英就是被人羡慕的,捧着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接受不了自己生活中的这个‘污点’被亲戚朋友知道,觉得没面子。

可又瞒不住,曹玉秋能怎么办呢,只能先去亲戚家里拜访。然后一家家的说明情况。

说孩子没接过来,所以就没和亲戚们说这个事儿。也不是故意瞒着的。

这情况对老徐家这边的亲戚来说,还真是挺意外的。

虽然曹玉秋解释了,不过大家心里也门儿清,大概也是觉得不光彩,所以才瞒着的。

既然知道对方的想法,大家自然不会不长眼的主动去提。

别说林常胜二婚了,哪怕是个三婚四婚,徐月英是他媳妇,是首长夫人这个事儿就没改变的。他们不照样得维护好这门亲戚吗?

这些年,他们关系近一些的,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上,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照顾。

特别是徐月英的大姨家的孙子,读书不成就送去部队了。以后就指着徐月英照看呢。

还有就是平日里买不着的一些好东西,都得托徐月英帮衬。有时候徐月英送一些衣服鞋子之类的,那也是很好的东西。沾着光,家里孩子都不缺玩具,就光是文静有礼不要的东西,他们都用得着。

有这门亲戚,对他们来说是很光荣的。

都不用曹玉秋多说,曹大姨这些人就拉着曹玉秋的手,反过来安慰她。说有个闺女也没啥事,这些年不是过得挺好吗?

现在过来也没啥事儿,女孩子总要嫁人的。又不是男孩子,结婚得住家里。

“让月英忍几年也就成了。再说了,月英当妈的,她也不敢怎么样的。农村来的小姑娘,能怎么样?”

这就说到曹玉秋的伤心事了。

然后和他们说起了林安安如何嚣张跋扈,如何心机深,总而言之,“不好惹。我现在也不想惹她了,就指望着她安生一点,要不然月英也受委屈啊。”

曹大姨道,“常胜怎么说呢?月英为他生下一对龙凤胎呢,怎么也不能委屈月英吧。”

曹玉秋自然也不好说林常胜不把自己闺女放在眼里的事儿,这会让人低看了闺女。哪怕是自己的亲姐,那也不能说啊。亲姐知道了,小辈自然知道了,然后其他人也会知道。

于是道,“常胜常年不在家里,管不了那么多事儿。月英也不想让他为难。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这个家。”

曹大姨叹息,“委屈月英了,实在不成,就找常胜说。”

曹玉秋自然也只能应了。至于其中的苦楚,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了。

和亲戚们说清楚之后,亲戚们也陆续上门来走动了。

首先来的是曹大姨一家。带着儿子媳妇和闺女女婿。

因为已经提前知道了,所以来之前也叮嘱小辈们,看到林安安了也别惊讶,免得让徐月英尴尬。

不过进林家门之后,大家还是好奇的到处找林安安的身影,倒是想看看那个农村来的小姑娘长啥样。

可惜了,没见着人。

曹大姨笑着道,“怎么没见着安安,我还说给个见面礼呢。”

曹玉秋道,“在屋里呢,整天也不下楼。吃饭的时候才来。”

曹大姨一听,就觉得好像也没曹玉秋说的那样厉害啊,连门都不出,听着像是内向的孩子。然后又问,“她这么大了,也不帮着干活?不是说农村孩子很勤快吗?”

“别指望了。”曹玉秋摇头。“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

曹大姨的儿子儿媳妇,闺女女婿也在边上听着。

今天他们算是来给徐月英镇场子的。都是好好打扮过了。瞅着他们自己好歹也是这首都人。和乡下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首先就气势压人,让这个农村来的小姑娘知道徐月英在首都是有人的。别在家里作妖。

可惜了,这进门竟然没看到人。

因为家里来客了人,徐月英又想给自己争面子,于是伙食搞得也比较用心。鱼肉都有,还弄了火腿肉。这火腿肉可不容易弄到,还是托了关系才弄的。在外面可吃不上这样的好东西。

林安安在屋里就闻着香味了。

也听到楼下的说话声,知道家里来客人了。不过和她关系不大,也就没下楼去招呼人。而是在楼上做题。

听着楼下的动静,大概要开饭了,她才下楼。

林安安下楼的时候,曹大姨正好和曹玉秋从房间出来。如今曹玉秋的房间就是之前林常胜在楼下的书房。林常胜书桌之类的都挪到了主卧去了。一部分放在了那个没人住的小屋里面。他回来得少,也不碍事。

曹大姨见有人下楼了,就知道是林安安,也没看清楚人,就故意和曹玉秋说话,“你年纪大了,住一楼小心风湿啊。哎,我们家要是有这个条件,那必定是要让老人住二楼的。现在我家那个主屋还是我住。没哪个小辈敢住我那屋的。咱家里管的就是严。小辈不孝顺不懂事,那是要被人笑话的。”

林安安下楼来,听到这话就道,“这位奶说话还是有道理的。回头我也和我爸说声,接我奶过来。她确实有风湿,不能住农村那土屋了。还有我爷也得来。这屋怕是住不下了。”

曹大姨:……

曹玉秋赶紧打圆场,“安安啊,这是你大姨姥姥。”

林安安都知道人家态度了,可不会和人家客气,“我妈那边没亲戚,我连我姥姥都没见过呢。就不好乱认亲戚了。”

顿时给曹玉秋一个没脸。

曹大姨顿时也是脸色难看。她也是一把年纪,孙子孙女比林安安还要大几岁,就被这么一个小辈扫脸面了。可真让人心里难受的。

曹大姨家儿女也是一脸不高兴。

本来是来镇场子的,结果这个丫头一下楼就不给人面子了。

曹玉秋心里气得不得了,在娘家人面前没面子,比之前还要让她难受。

可她也只能忍着,还要强颜欢笑,“你喊奶奶也行,是你阿姨这边的亲戚,也是首都人,以后你也可以去他们家玩呢。”

林安安没理会,只往餐桌那边去。

“这,这孩子也太不懂礼数了!真是没有教养!”曹大姨捂着心口。

曹玉秋小声道,“算了,农村来的,那边可能不讲究。”

曹大姨一家子还准备给林安安来一个以势压人的,可惜林安安压根当他们不存在。招呼都没打一声。正眼也没给一个。而且这孩子看着气势比谁都足呢。腰板挺直,走路带风。一脸我很不好惹的表情。

湖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