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126)

“那我们呢,你对别人比对我们好呢。”林文静哭道。仿佛在林安安来了之后所有的委屈,都在这一刻倾泻。那璀璨的手表,深深的刺激着他们被宠坏的心。

林有礼也委屈得红着眼看着自己妈。

一副被伤透心的样子。

两孩子这样子,也深深的伤到了徐月英。

她心里也在动摇。

想着是啊,凭什么林安安什么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却还要羡慕林安安呢?

凭什么啊,这个家是自己和林常胜一起创造的。

这些年自己有功劳有苦劳的,凭什么自己的孩子还要低人一头呢。

想着反正她也要主动和林常胜说自己那件事儿的,迟早也是不用受林安安的辖制了。

那她干嘛要委屈孩子呢。

买!

曹玉秋倒是劝了,“两孩子还小呢,买了这个做什么?回头常胜得说。”老太太倒是也没完全糊涂。也知道两个孩子也就十三岁呢,用不着这个。买了那就是浪费。回头要是不爱惜,弄坏了,那多可惜啊。

“反正迟早要买的,早晚都要买,干嘛不早买。老林不是说了吗,用一辈子的东西。”她擦了擦眼泪,“我心里憋屈。妈,你知道林安安怎么说吗?说她爸对她好,因为她是她妈生下的闺女。人家和林常胜的闺女就过得好,我的孩子就过得差吗?”

听到这话,曹玉秋也心酸。只觉得闺女嫁给林常胜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自古后妈难当啊。

总绕不开前面那个去。

这样的委屈,一般女人哪个能受得了。

曹玉秋道,“那也是她那么一说,常胜可不那么想呢,这些年也没见他提起谁。”

徐月英钻牛角尖,“可他就是对林安安好啊。都这么久了,林安安说话也不客气,也没见他教训林安安,但是我的两个孩子总是被揍。身上的伤还没好,又添了新的。”

曹玉秋道,“你这都是气话,你明知道常胜为什么没教训她,那不都是那丫头嘴皮子厉害吗,动不动搬出她爷奶,愣是让常胜对老家亏心了。”

徐月英确实是气话,这会儿心里也确实有气。

所以也听不进去曹玉秋的劝解。

她委屈,孩子委屈,反正就她们娘儿三个吃亏。

林常胜倒是对林安安大方呢。

一个月二十,要啥买啥。这么大方。

“我倒是看她在首都能不能考第一。以为咱首都这么缺人才呢,她一个小地方来的,还想着这么容易考第一。”

“还没考试,就先买了那么好的手表。比我的还好。”

“妈,你说凭什么?”

徐月英自己念叨着,越来越激动。

曹玉秋无言,这也不知道从何处劝。

最后徐月英决定了,带两个孩子去买东西。

这些年家里虽然没怎么省着钱,但是存款也不少。

她的工资在涨,林常胜的津贴更是高,平日里福利待遇也好。加上家里人口不算多,所以也是存了一些钱的。

想到已经被林安安掏走了将近一千块钱的财物。她心里就觉得怄得慌。

与其都被林安安花了,还不如自己孩子去花。

于是第二天徐月英带着两孩子就去商场里面一通买。

手表虽然不是买的同款,但是也是买的差不多的价位。

对于十三岁的孩子来说,这还真是极为少见的。

林安安自然没管他们那些事儿。

后妈想怎么管教她自己的孩子,那是她自己事儿。想给孩子买什么东西也是一样的。

林安安心里也从来不觉得龙凤胎花钱是错的。说白了,大家都是林常胜的孩子。

错的是她花得比他们两个少,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小本本记上。

军区中学正月初十就开学了。家里上学的孩子们都背着书包往学校里面去。

李二强们一早就来找林安安了,要带林安安去报名。

林安安骑着自行车就跟着他们出发了。

看着林安安在军区里面已经混得如鱼得水的,徐月英心里就有点闷。

这会儿路上人挺多,林安安发现大院里面骑车上学的还真不少。

有些是哥哥姐姐骑车,前后带着弟弟妹妹。还挺方便。

许和平家的车被他姐骑着去上高中了,就坐在李二强的后座。侯家兄弟共用一辆车。

李二强看着林安安的自行车,就道,“姐,你这车可真不错。我总是想让我爸给我买一辆好车,他总是不同意。还是林叔对你好。”

“让你去农村老家住十几年,然后到我这么大才来你爹妈身边,再给你买好车。你要不要?”

李二强立马猛烈摇头。

他也回过老家的,环境真的和这边有差距。虽然老家人对他好,也很热情,但是他待不住的。

然后也不羡慕林安安了,他姐这可真是受委屈了。之前那些小崽种还欺负她,真是作孽。

军区中学离着大院还真的不远。骑车也就几分钟。几人说说话,很快就到了中学了。

学校建设得也很有军队的气息。敞亮大气。

林安安很喜欢。

因为学生比较多,校区也比较大。林安安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这里面不知道多少优秀学生在里面。说不得卧虎藏龙,回头考试,那可真是要有一番龙争虎斗了。

光是想想,就很激动。

然后想着,光打败这些人又没什么用处,她毕竟还有个大目标,要提前参加高考呢。任重道远啊。

等入学了,天气暖和了,就了解一下各个大学的情况。开始择校了。

可不能打没准备的仗。

到了学校,其他小伙伴自然各自去各自班级找老师,李二强则直接带着林安安去他妈任华秀办公室找人。

任华秀早就等着呢,见林安安来了,就要帮林安安办理。

见儿子李二强还跟着,立马把人赶走了,“赶紧去报到去。别在这里碍事儿。”

李二强这才不情不愿的走了。

两人去办手续的路上。林安安问道,“任老师,我这报名是几年级啊。”

“我看你档案上面是初二?”

“是的,可我们那初中就两年。我是毕业班的学生了。所以我想直接报这边的初三。”

任华秀发现,这还真是个事儿。因为之前他们转学的情况很少。

一般孩子都是带身边长大的。

就算有先例,也是几年级就对几年级。而不是毕业班对毕业班。毕竟学制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这三年的内容肯定分配得更细致一些。

为了孩子能学扎实的知识,也为了公平,都是这样分配的。家长也不会有意见,宁愿孩子多读一年,熟悉首都的学习环境再参与竞争。

林安安这情况还真有点难度。

任华秀就和林安安解释了一番这里的教学和家里还是不一样的。建议她再多读一年。扎实的基础还是很重要的。以后升学也更稳当。

林安安立马说自己已经在寒假期间翻看过了这边的课本了。和老家是有一些区别,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她也买了初三的习题册回来做过了。完全没问题。甚至觉得游刃有余。

“我觉得真不难。我希望学校能给一个机会证明我自己。我已经十六了,并不想再多读一年。我想早日参加高考。”

她倒是还没说自己准备提前高考的事儿。怕人觉得她心急,不稳当。

任华秀听她这么说,考虑了一下,就道,“行,我去和学校沟通一下。”

要是一般学生,学校还真不能由着孩子办。但是任华秀和校长说了林安安的情况。

全县第一,而且写的文章还刊登报纸。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学生。今年十六了。想争取早日参加考试也正常。毕竟按照首都的情况,十六已经可以上高中了。

有了林安安往日的这些成绩作对比,学校也愿意给林安安一个证明她自己实力的机会。给她个人安排了一场考试。就在一间空着的办公室里面,让她完成几张试卷。

湖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