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177)

因为这个觉悟,徐月英愣是气得晚上睡不着。

林安安和她就相反了,完全没被外界的事儿影响。

上午学习,下午给孩子上课,晚上还写文章。

上课就不用说了,光是学习和写文章,就占用了林安安许多心思。

也幸好林安安对英语方面的学习天赋厉害,要不然林安安都没啥精力的。

另外写文章也占用林安安不少精力。她对文章要求很高,哪怕已经有了两次经验了,她还是精益求精。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所以哪怕写好了之后,也是改了又改。

不过写好之后,林安安也没直接投出去,得等高考结果,要是没考上,她得等下次高考再发这篇文章了。

所以林安安又多做准备,多写一些文章。好久没投稿了,总要赶紧续上。要不然军属这个系列就缺少关注了。

这次就以军人的角度来写军属。

写军人心中的军属形象,军人心中,家人为他们的付出。

没办法,她现在身边除了大院的人,还真的就没有机会接触军属了。

大院里面的真不好写。

所以林安安还抽空去找小李了,她的意思是,鼓励军人同志投稿。也不需要文笔,主要是说说家里情况,作为林安安的题材。

小李高兴极了,“真要写了吗?那我的故事可以写吗,我想写我娘。她为我付出太多了。”

林安安道,“当然可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写自己心目中的家人。然后我会选择合适的投稿。不过名字肯定都是用化名的,故事也会进行一些改动。毕竟你们都是现役军人。”林安安对于这方面也是很敏感的。知道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要注意保密。

小李觉得林安安同志考虑得很周到。他也是准备提醒这个的。

林安安又叮嘱,“也别耽误训练,这事儿不着急。反正以后我长期都会投稿。只是不能保证每个人的故事都上。”

“这是当然了,上报纸多难啊。”小李表示很理解。

见林安安要走,他就问,“你去不去看看首长啊,他在办公室呢。”

林安安道,“算了,我还要回去学习呢。再说了,军区重地,我还是要注意点。”

“那行,等写好了,我就给你送过去。”小李道。

林安安觉得小李以后肯定有出息。他真的执行能力好强啊。等以后自己有资格配备助理了,她一定也要配一个这样的助理。

等林安安走了,小李回去就和林常胜说了这个事儿。

林常胜点头,“行,但是叮嘱他们,不能写军区里面的事儿。”

小李自然知道规矩的,这种文字性质的东西,那都是要严格审核的。“哎,我都知道的,回头都给通讯室那边检查一遍,我再拿走。”

林常胜点点头,突然又问,“她心情咋样?”

小李疑惑,“心情?看起来挺好啊,和平时没两样。还挺开心。”

林常胜:……

这闺女心态挺稳啊。比他强。

林安安心态确实很稳,一般事儿影响不到她。哪怕是高考这事儿,考完之后,她就不惦记了。只等结果了。

倒是童芳和陈琼有些紧张,临近各校录取结果公布的日子,连讲课都有几分心不在焉。

林安安很理解她们。

她们如今已经满了十八,到了可以参军和参加工作的年龄。家里早已为她们做了规划。如果这次考不上大学,就进入部队当兵。

当兵固然也好,但是谁又想错过自己的理想呢?

而且以前大学录取率还挺高,现在越来越低,越来越难。谁知道明年是否更难呢。所以越发的珍惜这次机会。

至于林安安自己,不着急也是因为,大不了就再继续考。反正她的意志是坚定的。既然选了清大,就读清大。既然选了计算机,就要学这个专业。

她最近每天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心中也是越发喜爱这个专业。所以肯定要考这个专业的。

林安安对计算机有着无穷的想象,她觉得计算机可开发的空间太大了。

按照计算机的设想,它也许就和人的大脑,不,应该比大脑更加强大。晶体管就像大脑神经一样,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全新的世界里面什么都可能产生。

能够研究这种有无限可能的事物,光是想想,林安安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忙碌期间,林安安倒是还收到了老家的一封来信。

林安安看了一下信中的内容,无非就是把家里情况说了,又说得罪了林常胜了,希望她帮着说说好话。然后就是道歉,说这一切都是大房惹出来的事儿。

其中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大伯林长福的仓管员工作没了。

柴队长说他作为大伯,对家里小辈都没什么好心肠,不配为人民服务。于是就重新选举,选了别人。

林安安倒是不意外。

老林家人的一切,都是站在林常胜的肩膀上得到的。当失去这个靠山的时候,他们也会一无所有。

老林家的人要是一群知道感恩的人,自然不会失去他们拥有的一切。

但是偏偏一个个的忘恩负义,无情无义。还贪心不足。

比如大伯林长福,他作为一个得到好处的人,其实心中是嫉妒他的二弟林常胜的。

还有三叔林长喜,他虽然表现得讨好他的二哥二嫂,但是也全都是为了利益。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甚至于小姑林小环也是如此。

而两老更不用说了。儿子不在身边,他们也知道指不上,所以哪怕是家里的光荣,他们知道依仗不了他。也不会为他付出什么。

这些人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就发泄到了主人格身上来了。

林安安不打算回信了。

生活费也会减掉一些。

这就是她的态度。以前用得着他们的时候,她愿意给好处。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大用得着了。好处自然没了。

但是生活费也还会继续给。按照林安安的想法,两老对小辈慈爱,作为小辈愿意多给他们,让他们享福。

但是两老不慈,小辈自然也只能和其他兄弟一样的尽尽义务就好了。

林安安可知道的,林家其他人可没给两老钱,还吸血呢。

不过这个事儿,林安安打算让林常胜自己决定。

一来是看看林常胜对老家的态度如何,二来,她可不想想替林常胜背锅。以后老家的人对生活费不满,那也是林常胜自己的决定。别回头说他啥也不知道。

到了八月十号,林常胜就回来了。

他自从从老家回来之后,和林安安闹了那么一场,大概是心里不舒坦还是咋样的。反正就一直没回家。

林安安和徐月英对这个情况也都不奇怪了。

倒是他突然回来了,还和徐月英说以后每天都回来,还挺让徐月英好奇的。吃饭的时候问,“老林,怎么现在回来次数多?是工作不忙了?”

林常胜道,“这不是快出成绩了吗,总不能安安去念大学了,我才知道这事儿吧。”

听到这话,徐月英顿时膈应了。

“她对你那个态度,你倒是还愿意对她好。”

“啥态度了,这事情上面,我也要负责任。”林常胜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害孩子动心思。可是孩子确实吃苦了,作为孩子爸,他还是有责任的。

听林常胜处处维护林安安,徐月英也就没兴趣说话了。

然后念叨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成绩。这要是考不上可怎么办。

林常胜脸就拉下来了。

正好林安安从食堂回来,林常胜咳了咳,继续吃饭。

林安安坐在饭桌这边来,倒是让林常胜惊讶,“高考成绩出来了?”

林安安道,“没那么快,是关于老家的事儿和你商量。家里生活费,还照样给吗?”

徐月英一听,气得抿唇。只要想到自己孩子那个样子,她是一分钱都不想给老家的。

湖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