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49)

要是谁嘀咕林安安作风太奢侈,一句撞脑袋后遗症还没好,这事儿也没法说。

“安安,你带我!”

林萍萍后面追着。

“不带!”林安安可不想给人当司机。这车太高,她骑着都不省力呢。也不想自己租的车给别人用。她就是这么小气,谁也别想占她便宜。

林萍萍后面气得跳脚,“林安安,你太小气了!”她就没见过林安安这种狠心的人。

林安安潇洒的骑车到了学校。

公社中学因为承载着整个公社的教育重任,所以当初也是汇集全公社人力物力建设的,是整个镇上最好的建筑了。

不过因为建设比较早,所以建设的是一排排的平房当教室,外面是红砖砌的院墙。门口是原木底色黑字的红安公社中学的招牌。

林安安骑着自行车上学,还是引起了小小轰动。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在公社那是不常见的。除非公家单位,私人家里是没有这宝贵玩意儿的。至于城里人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林安安一身新衣服,新书包,气色又足。还推着行车,让人都没认出来这就是他们的同学。

然后还有人跟着她,看她是进哪个教室的。

林安安直接进了初二(2)班教室。是新的教室,但是班级是没变的。里面的学生也是原来初一的同班同学。

今年她已经是光荣的毕业班学生了。明年七月就能参加中考。

不过林安安在了解升学的问题之后,是不打算在这边读高中了,她打算去首都念高中。

除了教育质量的缘故,还有关于考大学的缘故。

林安安最近了解到,高考是每个学校单独出题招生。这情况肯定对于学校当地的本地学生有优势的。林安安当然想去首都念大学了。所以还是要去首都念高中。

走进教室里面,林安安又引起了教室里人的注意。

有人看半天才认出来,“你是林安安?”

林安安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是我!”

她也看了看教室其他人,竟然也认不出来几个人。因为主人格实在是很少在学校来。来了之后也很沉默。上完课就急匆匆的走了。

初一一年,她上的课时竟然两个巴掌就数完了。然后就是参加了几次考试。这样的情况,考出的成绩自然不大理想。

林安安再次感慨,老林家险些耽误了一个天才!

“你真是林安安啊。”这些同学围上来了。

他们之所以记得林安安,也是因为林萍萍在班上和其他人提过林安安的情况,说林安安是个没娘的孩子,她爸也不管她。就一个小白菜。她倒不是想让大家同情林安安,而是希望大家都瞧不起她。

同学们的印象中,林安安确实也是一个沉默寡言,可怜巴巴的同学。她被人欺负也只会忍受,默默的哭,连骂回去都不敢。

可现在这人和印象中的形象差距太大了吧。

林安安不喜欢别人看猴子一样的眼神,“同学们,别围着了。待会儿老师要来了,这影响不好。”

她一出声,大家更惊奇了,以前林安安可不敢抬头和别人这么说话啊。

班上女学生少,加上林安安的情况,也没什么人和林安安关系好,听到林安安这话,顿时散开了。不过还是有人在偷偷看她,好奇的讨论着。

林萍萍终于在上课之前赶到了学校,找位置坐的时候,还特意找林安安,“你咋不带我一起,我一个人走那么远。”

林安安道,“你以前也没等我啊。”

“你有车啊。”

“你要是愿意给五分钱我分担车费,我勉为其难教你学车,然后你带我。”

林萍萍:……

啥都钱钱钱的,咋不钻钱眼里去?“咱贫苦大众,天天把钱放嘴上,你这是学谁呢?”

“学大伯呢,侄女的八块钱生活费……”

“咳咳咳——”林萍萍赶紧咳嗦起来,然后打断了林安安的话,“我走了。要上课了。”

很快,班主任老师来教室里面收报名费。

这年头家长们都忙着赚工分挣工资,是没人特意耽误时间来报名的。都是孩子自己把钱带班上来教。学费也不贵,一学期三块钱。

但是林安安和林萍萍是不用交学费的。因为当初公社中学建设的时候,林常胜回来探亲,公社领导来队里做宣传,让各家各户有孩子要上中学的,交一笔建校费。每家每户大概出几块钱。林常胜当时知道这事儿,直接就掏出两百块钱来资助家乡建设学校,还帮助他们解决建校原材料的困难。公社领导当时特别感激,直接拍板说林家下一代孩子上初中,都不用交学费了!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老林家孙子辈甭管爱不爱读书的都要被压着去上了初中,争取把送出去的钱赚点回来。

主人格这个小可怜才有机会上初中。

要不然老太太那么抠门,又满脑子的女娃儿读书无用思想,也不可能让林安安上初中的。

这会儿老师正一个个的从座位前面往后面开始收费,登记。

到了林萍萍这边,她就只签名字就行。

每次到了这个时候,林萍萍就露出骄傲的神色。看着其他孩子窘迫的拿着手里的几块钱学费。这让她有几分满足感。

到了后面林安安的时候,老师一下子也没认出林安安。林安安倒是认出他,“黄老师,我是林安安。”

黄老师惊讶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让她签了名,继续往后。

公社中学老师并不多,一个老师带多个班。所以初二的老师依然还是初一的那些老师。

班主任姓黄,五十多岁,头发花白。黄老师还是班上的语文老师。

林安安对他的印象就是很严厉的一个老师,对于林安安屡次逃课不上学的行为,他很是反对。多次找林安安谈话。

那时候林安安也不敢吭声,就只能低着头。

后来黄老师还上门找孙银花做过思想工作。因为班上的女学生太少了。能多留一个是一个。这年头都宣传男女平等了,结果班上全家都是男娃儿,像话吗?

可孙银花比黄老师的思想还要坚定。反正家里活要有人干。女娃儿以后结婚了也用不着学问。至于考大学,那更不需要了。女娃儿考大学也是便宜别人家的。有这功夫不如培养孙子。

最后把黄老师直接赶走了。

后来黄老师也拿这事儿没办法了。

不过林安安心里还是很感激黄老师的。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也是唯一关心过林安安未来的人。

忙完之后,黄老师看着班上空出来的座位,心里一阵沉闷。又少了几个学生,不知道后面几天会不会来。

国家自结束战乱到建国,到如今普及教育,也就十几年的时间。读不了书的孩子还是很多。

多数人都是读了几年小学,认识几个字就不读了。在农民同志的心里,读了初中又咋样呢,能读高中的人太少。读了高中也很难考上大学。到时候也没法进城工作,还不如早早的在家里挣工分。

这种落后的思想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穷。前两年别的地方闹荒,他们这边也受到了影响,吃饭都成问题,更没人注重上学了。

很多人为了几块钱的学费,就直接放弃了上学的机会。

他叹息几声,拿着钱就走了。还有一些赊欠学费的孩子,这事儿还要和学校沟通,等年底秋收结束分了钱和粮食了再来补上。

黄老师是真的担心啊,担心这几个学生下学期就见不着了。

林安安见黄老师走了,就跟了上去。

她得尽快改变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印象,得到老师的认可。得主动出击。

“黄老师!”林安安跟在后面喊了一声。

黄老师闻言转身,看到是林安安,还挺诧异这个一向沉默的孩子会主动找自己。

“林安安同学,找老师有啥事儿吗?”

湖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