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117)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小瓶子看着他嘴角的苦笑,心里有些发酸,“若非有公公,太子殿下不会有今日,这都是公公应得的。”

“咱家可不敢如此想,若让外人知道,又得攻讦咱家,仗着有那么点功劳,便肆无忌惮了。”

杨清宁虽然是东宫的管事,凌南玉却什么都不让他做,明明是个奴才的名分,却过着主子的日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遭了不少人的嫉妒,宫中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

“他们是嫉恨,公公无需在意。”

杨清宁自是不在意这些,可凌南玉却听不得,因此发落了不少人。

“咱家极少出宫,他们爱说什么,便说什么,眼不见为净。”杨清宁突然想起答应过小瓶子的事,笑着说道:“说起来,你的回礼,咱家可是欠了八年了,好在你不算利息,否则八年的时间,还不知要欠多少。”

“奴才可没说不算利息。”小瓶子眼底噙着笑意。

杨清宁微微一怔,随即苦笑道:“倒是咱家自作聪明了。你说吧,这利息如何算,咱家应下便是。”

“那奴才得好好思量思量。”

小瓶子眼底的笑意渐浓,在外多年,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杨清宁,如今看到他,知道他心里也惦记着自己,心里说不出的欢喜,“公公身子不好,还得多歇着才成,奴才退下了。”

“好,以后日子长着呢,咱们有的是时间。”

“奴才扶公公躺下。”

“不必,若这点事都不能自理,那咱家岂不成了残废?你只需在走时把烛火熄掉便可。”

尽管杨清宁这么说,小瓶子还是在他坐起身时,帮他把枕头放好,又帮他掖了掖被子,这才走到桌前吹熄烛火,走了出去。

许是真的累了,杨清宁很快便睡了过去,临睡前还想着,今日凌南玉竟然没偷偷爬床,真是罕见。

自从杨清宁搬出寝殿后,就一直住在他的卧房,凌南玉放着寝殿不住,偏偏跟他挤一张床,这几年几乎日日如此,只有极少数时间住在寝殿。

凌南玉之所以没来,是因为凌璋让人给了他一打奏折,让他在明早之前处理完,并在上朝之前给他。凌南玉处理完时已是半夜,未免打扰杨清宁休息,也就在寝殿歇下了,这也是小瓶子现身的原因。

第二日清早,杨清宁准时醒来,和以往一样,在院子里打了套太极拳,既能强身健体,还不会太累。

用完早膳后,杨清宁便想到了承诺给小瓶子的回礼,于是便叫来了小瓶子,打算出宫转转。

上次出宫还是调查秦流的案子,至今也已八年之久,索性他左右无事,便拿着令牌,带人出去逛街,好好欣赏一下繁华的京都,到底是何种面貌。

“公公……”

“出门在外,换个称呼吧。”杨清宁打断小敏子的话。

小敏子果断改了口,“公子,您出宫,和殿下说了吗?”

杨清宁摇摇头,“咱……我醒时,殿下去上朝了。放心,我已经叮嘱小顺子,待殿下下了朝,会告诉他我的去向。”

“若殿下知道您出了宫,定会追出来。”

凌南玉对杨清宁的依赖,东宫的人都看在眼里,但凡凌南玉在宫里,一定和杨清宁在一起,除了如厕,两人几乎寸步不离。

“这两日朝中事忙,每每殿下都到午膳时才回,匆匆用过午膳后,便又去御书房,想必今日也不例外,咱们只需在午膳时赶回便可。”

小敏子点点头,“公子为何突然想出宫了?”

“我欠小瓶子一份回礼,欠了八年之久,现在他回来了,也是时候该还了,否则光是利息,我都还不起。”杨清宁顿了顿,接着说道:“再过段时日,便是殿下的生辰,以往准备的礼物都潦草了些,今年想好好挑选。这么多理由可足够了?”

“奴才也就是随口一问,您怎么还较起真儿来了。”

“你也许久没出宫了,今日便放你一日假,去瞧瞧你妹妹。”

小敏子一怔,随即会心一笑,“谢公子体恤。”

“这些年都是你照顾我,该说谢的是我。”杨清宁从怀里取出几张银票,递给小敏子,“带你妹妹做几身新衣。”

小敏子看着他递过来的银票,心里说不出的感动,伸手接了过来,“既然是公子赏的,那奴才便收下。”

第60章 逛街风波(1)

待出了宫门, 小敏子便下了车,他虽住在东宫,每隔一段时日都会出宫一趟, 目的就是看望他的妹妹。

小瓶子看向杨清宁,问道:“公公想给殿下买什么礼物?”

“我也没想好, 就去最繁华的街道瞧瞧吧, 这些年我也存了些银子,应该能买得起不错的礼物。”

小瓶子点点头, 掀开车帘看向车夫,道:“去正阳街。”

车夫应了一声, 马车便在前面不远处的岔路口左拐, 径直朝着正阳街而去。

“正阳街是京都最热闹的街道吗?”

“正阳街和淮海街是京都最繁茂的街道, 两条街道相交, 到了地界,公子想去哪儿逛都成。”

“这些年没出宫,我都忘了街道长什么样了。”杨清宁说着掀开帘子往外瞧去。

小瓶子将帘子放下,“已是深秋, 天凉了许多,公子要多注意些,莫要着了凉。”

杨清宁见状无奈地说道:“出门时,小敏子让我穿了里三层外三层, 别说深秋, 就是初冬也不会着凉。”

“待咱们到了,公子想怎么看,便怎么看, 在车上就忍忍吧。”

“得,我以为送走了一个管家公, 就没人管东管西了,哪曾想又来了一个管家公。”杨清宁清楚小瓶子是为他好,却还是忍不住啰嗦两句。

车子平稳的走着,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终于停了下来。车帘被掀开,车夫回禀道:“公子,咱们到了。”

小瓶子率先起身走出车厢,从车夫手里接过帘子,招呼着杨清宁下车。杨清宁四下看了看,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熟悉又陌生的摊点,都让他眼前一亮。

小瓶子叮嘱车夫,“你在附近找个地儿停车,我们逛完会回到这里。”

“是,奴才明白。”

杨清宁扫了一眼附近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有些不知该从何下手。他转头看向小瓶子,问道:“你说我们该从哪家看起?”

“若说金银首饰,属琳琅阁的款式最多。若说玉石器物,属美玉楼的品质最佳。若说四季衣衫,属霓裳轩的做工最好。这里距离琳琅阁最近,约莫五十步的距离。”

“那便先去琳琅阁吧。”

琳琅阁是京都有名的首饰铺,无论是官家夫人,还是氏族小姐,做的头面几乎都是出自此处。只因这里的金银不仅纯度高,还做工精巧,款式新颖,可以说引领着整个京都的潮流。

两人来到琳琅阁门口,杨清宁抬头看看门上的招牌,笑着说道:“这还真是金字招牌。”

杨清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门上的招牌是金色的,‘琳琅阁’三个大字,写得气势恢宏,应是书法大家所书。

“这三个字是用金粉书写,确实是‘金字招牌’。”

杨清宁听得一愣,随即问道:“是金子磨成的粉?”

小瓶子点点头,“就是公子心中所想的那般。”

杨清宁看着招牌上的三个大字,不禁一阵咋舌,果然是京都最有名的首饰铺,出手就是豪气。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铺子的掌柜就不怕贼把他的招牌给偷了?”

“这里不分昼夜,都有人值守,贼倒是来过不少,但招牌依旧在。”小瓶子走上前,小声说道:“这铺子的后台硬,没人敢惹。”

杨清宁的眼睛亮了亮,八卦地问道:“你知道这铺子幕后老板是谁?”

“是肃亲王。”

“肃亲王?”杨清宁微微一怔,这个肃亲王叫凌鹏,是凌璋的亲叔叔,年轻时也曾领过兵打过仗,只因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被召回京都修养,自此便留在了京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