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156)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久后永州知府黄骏接手了案子,收到师爷马钧的举报,说孙志后院有一间暗室,暗室中都是所属高家的财物。黄骏带人去搜查,果然在马钧的指引下找到暗室,并搜出了大量金银财宝,有不少瓷器上都有高家的印记,故而断定孙志是杀害高家的凶手。孙志被抓后,马钧又指认他与山匪勾结,说他做宁远县县令这些年,与山匪勾结,做了不少打家劫舍的事。由此,黄骏认定是孙志为了钱财,勾结山匪灭了高家满门。

刑部呈交大理寺复核,复核人的名字赫然写着郭义。

看完案卷,杨清宁忍不住开了口,“按照案卷上所写,定罪的是刑部,大理寺只是案件复核,就现有的证据来说,这么定罪并无不妥。就算孙志是被冤枉的,他要写血书,也应该状告永州知府或者刑部官员,为何要告郭义?”

王广笑着奉承道:“公公英明,一眼便看出问题所在。”

杨清宁的脸皮不够厚,被王广这么一夸,脸上直发烫,尴尬地咳了一声,道:“王大人,我们还是直接进入主题为好。”

王广忙不迭地应声,“孙志已于三年前撞墙而死,下官只能审问郭义,可郭义说他只是按照程序复核案件,并无任何不妥之处。后来,下官又分别派人去了永州和宁远,只是来回路途遥远,去的人还未回信。”

杨清宁眉头微蹙,道:“这案子已查了近两月,竟还没回信?可是路上出了岔子?”

有了前车之鉴,王广不得不实话实说,“公公容禀,前段时间一直在忙诸王闯宫一事,锦衣卫人手不够,半月前才算派人去永州查访。”

杨清宁总算明白案子进展缓慢的症结所在,“锦衣卫人手不够,王大人为何不向皇上禀告?”

王广苦着脸说道:“公公有所不知,诸王之乱虽然大获全胜,可朝廷也损失了不少人手。再加上京都百姓人心惶惶,许多宵小趁机作案,各衙门忙得脚不沾地,恨不能一人当两人用,即便下官禀告了皇上,也抽不出人手。”

这解释倒是说得过去,杨清宁也没为难他,随手将灭门案的案卷递给吴乾军,道:“统领瞧瞧。”

吴乾军接过案卷,仔细看了起来。

杨清宁则开始看有关郭闯中毒一案的案卷,他习惯性地先找验尸报告,可验尸记录只有短短几行字,看得他眉头直皱。

“王大人,这验尸记录是谁写的?”

王广被问得一愣,随即说道:“回公公,验尸记录一般都是仵作所写,可有不妥之处?”

“咱家是问哪个仵作所写?”杨清宁将验尸记录递了过去,道:“上面只写着死亡时间是八月三十,死亡原因是中毒,再无其他,王大人觉得这种验尸记录可妥当?”

王广听得一怔,随即接过验尸记录一看,顿时变了脸色,道:“不对,这验尸记录不对,下官之前看得并不是这个。”

“不是这个?这般说来这验尸记录被人掉包了?”杨清宁顿了顿,接着说道:“那原来的验尸记录是怎么写的?”

“因为郭闯与公公接触过,唯恐他也染上了天花,仵作便没进行太详细的验尸,简单查验过后,便将尸体拉出去少了。不过下官记得很清楚,那验尸记录上写着郭闯中的是剧毒,名叫……叫什么来着?”王广想了好一会儿,眼睛突然亮了亮,道:“叫夺命散,对,就是夺命散。”

听闻这个名字,众人纷纷变了脸色,八年前杨清宁为了救凌南玉中的就是这种毒,他也因此缠绵病榻,没想到八年后这种毒又重新出现,毒死了郭闯。

杨清宁的脸色也不好看,毕竟他是这种毒的直接受害者,长达八年的折磨,让他身心疲惫,没想到今天又听到了这个名字,难道冥冥中注定着什么?

郭义能被救回来,多半是亏了当年他曾中过这种毒,太医院对此毒有所研究。

第76章 宁远灭门案(5)

“这案卷在何处存放, 除了王大人,还有谁能动?”

杨清宁想不通,为何会有人调换验尸记录, 但凡看过验尸记录的,一看就能分辨真假, 那调换的意义又是什么?

“因为是正在调查的案卷, 所以一直是由下官保存,就被锁在里间的柜子里。钥匙只有一把, 下官随身携带,除非是撬锁, 否则没人拿得到。”

杨清宁转头看向小瓶子, 吩咐道:“你进去瞧瞧锁头是否有撬过的痕迹?”

小瓶子应声, 转身走向里间, 王广见状紧跟着走了进去。

吴乾军靠近杨清宁,小声说道:“当年用夺命散的是陈钰,可陈钰已经死了八年之久,断然不会是他, 难道与陈家人有关?”

当年的陈家除陈诉和陈钰被处死外,其他人都被发配辽东充军,还是杨清宁为他们求的情。

杨清宁眉头微蹙,道:“夺命散是毒娘子配制的毒药, 只要有钱在黑市上便能买到, 不能断言用夺命散的就与陈家有关。”

“倒也是。”吴乾军点点头,接着说道:“听闻当年还是公公为陈家求的情,是真是假?”

杨清宁一怔, 随即问道:“统领是从何处听说?”

吴乾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以皇上的性子, 绝不可能饶了陈家,除非是有人求情,而当年殿下只有六岁,哪懂得那么多。”

杨清宁苦笑道:“既然统领已经心知肚明,又何必再问?”

“我只是好奇,公公用何种理由说服的皇上。”

“统领在朝为官多年,理应明白好奇心太重,并非好事。”

“公公既然这么说,那就当我不曾问过。”

就在这时,小瓶子从里间走了出来,王广紧随其后。

“公公,那柜子的锁头并无破坏的痕迹。”

“既无破坏的痕迹,那就是掉包的人用钥匙打开的锁,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偷拿了王大人的钥匙,二是他配了一把钥匙。”杨清宁抬头看向王广,问道:“王大人好好想想,谁最有可能拿到你的钥匙。”

“王彦,一定是王彦!”王广面色难看地说道:“下官最信任他不过,曾多次给他钥匙,让他帮下官拿东西,他最有可能。”

杨清宁点点头,“那就等把人带来,好好查问查问。”

杨清宁继续看着手上的审讯记录,在郭义中毒身亡当晚,与之有过接触的有三人,一是送饭的狱卒汪三,二是负责值守的狱卒钱力和张望,三人都坚称自己并未下毒。

“王大人,劳烦你派人将这三名狱卒连同仵作一并带来,咱家有话要问。”

“好,下官这就去安排,公公稍候。”

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那三名狱卒便被带了进来,杨清宁打量着三人,有两名年轻人,年纪在二十岁左右,一个中年男人,年纪在四十岁左右。三人都神情憔悴,衣衫褴褛,尤以中年男人最为明显。他头发散乱,面黄肌肉,嘴唇干裂起皮,身上的衣服因为染血,而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走路时一瘸一拐,应是伤了腿。

三人相继跪倒在地,行礼道:“见过诸位大人。”

杨清宁扫了一眼三人,出声问道:“仵作呢?”

“仵作今日不在衙门,下官已派人去寻。”

杨清宁点点头,看向跪在堂中的三人,道:“报上名来。”

左边的年轻男人率先说道:“小人钱力。”

他身边的年轻男人紧接着说道:“小人张望。”

最后是中年男人,他喘了口气,慢吞吞地说道:“小人汪三。”

杨清宁点点头,“你们分别说说,与郭闯接触都在什么时间。”

三人相互对望一眼,依旧是钱力率先开口,“回大人,小人和张望那日负责夜间的值守,接班后循例在监牢里巡视,也就是在那时,小人们与他有过接触。不过小人只是照例问了一句他是谁,然后就和张望离开了,他在牢房里面,我们在牢房外面,根本没有直接接触。”

同类小说推荐: